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伺服压力机及其运转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2459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伺服压力机及其运转方法。该伺服压力机无需增大马达容量,便能够在滑动件的移动区间更加高速地移动,并且在下死点附近的加压区间能够得到更大的加压力。该伺服压力机包括使在下表面上安装有上模的滑动件(5)升降移动的多肘节机构(10)、以及安装在固定于滑动件上方的上横梁(6)上并驱动多肘节机构的肘节驱动机构(20)。多肘节机构(10)由多个连杆(11,12,13,14)构成,具有三个以上的产生力放大作用的肘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肘节机构使滑动件升降移动的伺服压力机及其运 转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周知一种伺服压力机,其利用肘节机构(亦称关节机构)一般,肘节机构包括相互的一端部彼此被轴固定的笫一连杆和第 二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被轴固定在上横梁(夕,,^ )的一部分 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被轴固定在滑动件上,而且,在第一连杆和第 二连杆的连接点上轴固定有驱动连杆。在具有这种结构的肘节机构中,如果利用直动致动器使驱动连杆 相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作进退移动,则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 的肘节形状开闭式地变形,从而滑动件升降移动。通过采用这种肘节 机构,由于与曲柄机构相比能够使下死点附近的滑动件速度变慢,因 此能够分别满足移动区间(高速、无加压力)和加压区间(低速、加 压力大)的要求。在下述的专利文件1和2中公开了采用肘节机构的伺服压力机。 在专利文件1的伺服压力机中,利用伺服马达驱动具有滚珠丝杠 装置的肘节驱动装置,借助该肘节驱动装置驱动由用连接销连接的两 个连杆构成的肘节机构(在专利文件1中称为关节机构),通过该肘 节机构的屈伸运动,经由柱塞升降滑动件。该伺服压力机的肘节机构 是得到单级肘节效果(力的放大作用)的所谓单级肘节。专利文件2的伺服压力机包括围绕铅直方向的轴心被旋转驱动 的多头方螺杆、螺紋接合在该多头方螺杆上且随着螺杆的旋转可升降 的升降体,以及连接该升降体和滑动件的多连杆机构。多连杆机构具 有各自一端被轴固定在多头方螺杆的左右的一对第一连杆、各自一端 被轴固定在压力机机架上的左右一对第二连杆,以及各自一端被轴固 定在滑动件的左右一对第三连杆,左右的第一连杆至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彼此被轴固定在一起。如果旋转所述的多头方螺杆,则经由升降体 和多连杆机构,滑动件升降。该伺服压力机的肘节机构是得到双级肘 节效果的所谓双级肘节。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2-103089号公才艮专利文件2:(日本)特开2001-300778号公报上述的专利文件1的伺服压力机采用单级肘节,而专利文件2的 伺服压力机采用双级肘节。因此,在滑动件的移动区间能够高速地移 动,在加压区间能够作低速移动且得到大的加压力。然而,这种伺服压力机为了在滑动件的移动区间以更高的速度移 动,并且,在下死点附近的加压区间得到更大的加压力,就必须增大 马达容量。为此,存在马达大型化,成本增高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件1的伺服压力机中,在相当于肘节机构的中间 位置的高度配置有直动部(肘节驱动机构)。因此,在滑动件和直动 部之间有必要安装柱塞(延长连杆),以使在滑动件上升时直动部和 滑动件互不干涉,即能够确保行程。作为用于驱动滑动件的机构,这 种柱塞在本质上属于不必要的要素。即,存在包含本质上不必要的要 素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件2的伺服压力机中,由于多头方螺杆被垂直放 置,因此装置的整体高度变高。在压力机械中,要求控制装置整体高 度且要确保一定程度以上的行程,但是,在专利文件2的伺服压力机 中很难满足所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压力机, 其在无需增大马达容量的情况下,在滑动件的移动区间能够更加高速 地移动,并且,在下死点附近的加压区间能够得到更大的加压力。另 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肘节机构和滑动件之间无需安装柱塞的伺服 压力机。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装置整体高度的伺服压力机, 并提供这种伺服压力机的运转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伺服压力机采用了以下方案。 (1)本专利技术的伺服压力机特征在于,包括多肘节机构和驱动所述 多肘节机构的肘节驱动机构,所述多肘节机构使在下表面上安装有上模的滑动件升降移动,所述肘节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于所述滑动件的 上方的上横梁上,所述多肘节机构由多个连杆构成,具有三个以上的 产生力放大作用的肘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伺服压力机,采用了由多个连杆构成而具有三个以 上产生力放大作用的肘节的多肘节机构,即在实施例中得到三级肘节效果的三级肘节,因此,如图8和图9所示,与现有的单级肘节或双 级肘节相比,上死点侧的滑动件移动速度比下死点附近快,并且在下 死点附近达到低速、加压力大的状态。图8和图9是在马达作功量相 同的条件下对采用三级肘节的本专利技术伺服压力机和采用单级肘节或双 级肘节的现有伺服压力机进行比较的图。因而,无需增大马达容量,便能够在滑动件的移动区间更加高速 地移动,在下死点附近的加压区间能够得到更大的加压力,并且,不 会导致马达的大型化以及成本的增大。或者,在维持与以往相同的加 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减小马达容量,因此能够实现马达的小型化以及 成本的降低。(2)在上述(1 )的伺服压力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肘节机 构具有相互的一端彼此被轴固定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一端被轴 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轴固定点而另一端被沿着铅垂 线引导的第三连杆、以及一端被轴固定在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的第 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被轴固定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二 连杆的另一端被轴固定在所述上横梁上,所述肘节驱动机构具有在水 平方向上作直线往复移动的直动部,该直动部被轴固定在所述第四连 杆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直动部的直线往 复移动联动地动作,以使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作屈伸运动。 这样,通过连接第一连杆至第四连杆能够构成三级肘节。 由于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与肘节驱动机构的直动部经由第三连杆 及第四连杆连接,因此,与单级肘节的情况(专利文件1的情况)相 比,能将直动部配置在上方。由于能够将直动部配置在上方,因此即 使滑动件上升也不会干涉直动部。另外,随着滑动件的上升,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动作,以使第一 连杆和第二连杆作闭合动作,并且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轴固定点向上方移动,因此在滑动件与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之间也不产生干涉。6因而,在肘节机构与滑动件之间无需安装柱塞。在本专利技术的伺服压力机中,由于直动部被配置为不在铅直方向上 移动,而是在水平方向上作直线往复移动,因此能够确保一定程度以 上的行程且抑制装置的整体高度。(3) 在上述(2)的伺服压力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节驱动丝杠4几构,所述螺母部件构成所述直动部。如上所述,由于采用进给丝杠机构,因此在不改变行程长度的情 况下,通过改变进给丝杠的外径或导程,便能够自由地改变减速比。(4) 在上述(2)的伺服压力机中,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铅垂线 线对称地具有一对所述多肘节机构和一对所述肘节驱动机构, 一侧的 所述多肘节机构和另一侧的所述多肘节机构的各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 彼此被轴固定在一起, 一侧的所述肘节驱动机构与另一侧的所述肘节 驱动机构的各所述直动部以相互靠近或背离的方式动作。如上所述,通过相对于铅垂线线对称地配备多个多肘节机构和肘 节驱动机构,在多个连接点支撑滑动件,因此增大了应对偏心栽荷的 能力。另外,由于各第四连杆的一端彼此被轴固定在一起,因此,无需 采用特别的部件,便能够相互支撑作用于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轴固 定点的横向载荷,对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沿着铅垂线进行引导。因而,能够省略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上下引导部件34"。(5) 在上述(3)的伺服压力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肘节 驱动机构是由共用的进给丝杠和一对螺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压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肘节机构和驱动所述多肘节机构的肘节驱动机构,所述多肘节机构使在下表面上安装有上模的滑动件升降移动,所述肘节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于所述滑动件的上方的上横梁上, 所述多肘节机构由多个连杆构成,具有三个以上的 产生力放大作用的肘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秀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