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中的分组转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036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中重新布置数据传送的解决方案。因而,在电信网络中的与第一用户终端相关联的第一逻辑连接和与第二用户终端相关联的第二逻辑连接的网络节点中接收与第一逻辑连接有关并且源于第一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其中该数据分组被寻址到第二用户终端。然后,网络节点检查第一逻辑连接和第二逻辑连接所共用的中间网络节点,并且如果已经检测到共用中间网络节点,则通过中间网络节点在第一与第二逻辑连接之间布置捷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信网络中的分组转发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信网络中运送数据分组,该电信网络包括在电信网络中建立的逻辑连接内的有线和无线通信链路。
技术介绍
为了在住宅提供无线宽带接入和高数据传送速率,在住宅部署的并且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已经面世可用颇有时日。根据IEEE802.11x标准(无线局域网或者Wi-Fi)来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或者路由器已经可用经年,但是根据蜂窝无线电电信标准来进行通信的专用基站近来已经进入世场。专用基站通常与未协调的部署相关联、即蜂窝电信系统的网络基础架构和覆盖并不基于专用基站的地理部署。专用基站可以有诸多称谓,这些称谓包括家用基站、家用节点B、飞速e节点B或者简称为家庭接入,并且该专用基站已经成为运营商和制造商团体内的热议话题。专用基站是不在蜂窝网络的运营商控制之下的用于未协调的部署的消费品。专用基站可以位于与公用基站不同的频率层上。例如,W-CDMA(宽带码分多址)中的5MHz的一个频率层可以被用于公用小区中,而分离的频率层用于专用部署,专用基站也潜在地打算用作公用容量增强层。可以假设终端用户购买经济型专用基站并且在他的住宅安装该专用基站作为物理实体。专用基站然后向专用基站的所有者注册的用户设备提供覆盖和服务。可以经由DSL(数字用户线)和经由运营商的核心网络朝向因特网连接专用基站。运营商的核心网络通常包括给用户设备提供IP(网际协议)连接的一个或者更多网络节点。更详细地,通过一个或者更多网络节点在用户设备与对等实体(例如因特网服务器或者另一用户设备)之间传送由用户设备发送/接收的数据分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内重新布置和优化数据传送以便增加网络容量的解决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如独立权利要求1和35所述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如独立权利要求16、31、32和34所述的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如独立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下面参照以下附图仅通过例子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图示了用于向专用基站所服务的用户设备提供IP服务的网络体系架构的例子;图2图示了用于向用户设备提供IP服务的网络体系架构的另一例子;图3图示了用于在图1中所示网络的专用基站内为数据传送提供捷径的实施例;图4图示了用于在图2中所示网络的网元中为数据传送提供捷径的实施例;图5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在中间网络节点中为数据传送提供捷径的信令图;图6A图示了用户终端传输的数据分组的格式;图6B图示了图6A的数据分组在用于隧道连接(tunneling)的封装之后的格式;图7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设备的框图;并且图8是图示了在电信网络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重新布置数据传送的过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虽然说明书可以在若干处提到“一”、“一个”或者“一些”实施例,但是这未必意味着每个这样的提及都涉及相同实施例或者特征仅适用于单个实施例。也可以组合不同实施例的各单个特征来提供其它实施例。在图1中图示了移动电信网络的一般体系架构,该移动电信网络通过连接到电信网络的一个或者更多专用基站向用户终端提供无线语音和分组交换数据传送服务。图1是仅示出了网络的一些元件和功能实体的简化系统体系架构,所有元件和功能实体都是其实施方案可以与所示的实施方案不同的逻辑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移动电信系统也包括其它功能和结构。移动电信网络可以包括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包括通过有线连接来相互连接的并且被配置成运送与网络所服务的用户终端相关联的数据的多个网络节点。移动电信系统的网络可以提供通向诸如因特网150的其它网络的连接。移动电信网络还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专用基站124、126、128,所述一个或者更多专用基站124、126、128连接到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向专用基站124、126、128的覆盖范围内的用户终端132至142提供无线的无线电连接。覆盖范围通常称为小区。图1中所图示的用户终端132和134由第一专用基站124服务,用户终端136由第二专用基站服务,而用户终端138、140和142由第三专用基站服务。可以根据公用移动电信系统的标准化规范来实施专用基站124至128与用户终端132至142之间的无线电接口。更详细地,无线电接口可以是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长期演进,诸如在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内被标准化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并且具有普遍的公用基站基础架构(未示出)。然而,可以根据另一移动电信系统的规范来实施无线电接口,该另一移动电信系统具有公用基站的固定基础架构,这些公用基站连接到维持该基础架构并且在该系统的覆盖范围内提供通信服务的运营商的固定网络。在这一阶段定义公用基站与专用基站之间的区别。专用基站与公用基站之间的差别在于:公用基站(在正常条件下)可由位于公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的任何用户终端接入。另一方面,专用基站是单独用户的所有物,并且因此,专用基站专用于提供到向专用基站注册的有限数目的用户终端的无线电连接。换而言之,专用基站的所有者可以配置专用基站以提供仅通向特定用户终端的ID所限定的用户终端和/或附着于这些用户终端的SIM(用户识别模块)的无线电连接。图1中所图示的专用基站124、126、128通过xDSL(数字用户线)连接被连接到有线网络。xDSL连接例如可以是异步DSL连接(ADSL)或者甚高速DSL(VDSL)连接。专用基站124、126、128可以连接到DSL接入复用器122,该DSL接入复用器122位于xDSL接入网络120中接近专用基站的位置并且被配置成通过复用技术来连接xDSL接入网络到电信网络其它部分的多个DSL连接。在图1的示例性体系架构中,DSL接入复用器122将专用基站连接到管理电信网络的运营商的区域接入网络110。特别是,DSL接入复用器122终结DSL连接并且向宽带接入服务器112转发数据分组,该宽带接入服务器112聚集经过多个用户连接来传送的数据分组并且将这些数据分组朝向其实际目的地地址转发。宽带接入服务器112可以聚集也来自除了图1中所图示的xDSL接入网络120以外的其它DSL接入网络的用户连接。DSL接入复用器122和宽带接入服务器112是常见的现有技术网络的元件,并且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不更详细地讨论它们的操作。运营商的IP(网际协议)骨干100网包括终结网络节点104,该终结网络节点104终结用户终端132至142的逻辑连接。逻辑连接可以例如是在给定的用户终端与终结网络节点104之间建立的IP连接。在移动电信网络领域中,逻辑连接也可以称为承载服务。终结网络节点104在本说明书中被称为分组数据网络(PDN)系统体系架构演进(SAE)网关(GW)节点、即简称为PDNSAEGW,但是终结网络节点104的特征不限于此。PDNSAEGW104是长期演进(LTE)的分组交换网络和系统体系架构演进(SAE)第3.9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网元。换而言之,当用户终端132至142中的任一用户终端向对端实体(向因特网服务器或者向用户实体)请求分组数据传送服务时,在用户终端与PDNSAEGW104之间建立逻辑连接(IP连接)。在建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信网络中的分组转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其包括:在电信网络中的各与第一用户终端相关联的第一逻辑连接和与第二用户终端相关联的第二逻辑连接的中间网络节点中接收与所述第一逻辑连接有关并且源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将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与服务列表进行比较,所述服务列表包括通过所述中间网络节点运送数据分组的用户终端的地址;并且如果所述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与所述服务列表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地址匹配,则经过所述第二逻辑连接朝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运送接收到的数据分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FI 2007-8-17 200755781.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中运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其包括:在电信网络中的各与第一移动用户终端相关联的第一逻辑连接和与第二移动用户终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逻辑连接的中间网络节点中接收通过所述第一逻辑连接传送的并且源于所述第一移动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将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与服务列表进行比较,所述服务列表包括通过所述中间网络节点运送数据分组的移动用户终端的地址,其中移动用户终端的地址中的每个地址都与一个或多个逻辑连接相关联,所述一个或多个逻辑连接被建立在移动用户终端与电信网络的核心网络内的终结网络节点之间;由所述中间网络节点向所述数据分组中插入捷径预备指示符,所述捷径预备指示符向所述终结网络节点表明所述中间网络节点正为所述第一逻辑连接预备捷径;从所述终结网络节点接收对所述捷径预备指示符的确认,所述确认包括捷径预备批准消息或者捷径预备拒绝消息;并且如果所述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与所述服务列表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的地址匹配,则经过特定的第二逻辑连接朝向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运送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其中所述特定的第二逻辑连接首先通过如下方式来确定:向所述终结网络节点运送通过所述第一逻辑连接而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经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逻辑连接中的一个从所述终结网络节点接收所述数据分组;并且将所述第一逻辑连接与所述特定的第二逻辑连接进行连接,以便提供捷径,用于经由所述捷径向所述特定的第二逻辑连接运送接下来的通过所述第一逻辑连接而接收到的数据分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在所述服务列表中未包括所述目的地地址,则朝向所述第一逻辑连接的终结网络节点运送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分组。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具有通过所述中间网络节点的第二逻辑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逻辑连接和所述第二逻辑连接包括至少一个隧道式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中间网络节点中通过将所述第一逻辑连接连接到所述第二逻辑连接来为所述第一移动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布置捷径。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将所述第一逻辑连接与所述第二逻辑连接进行连接还包括:在所述中间网络节点中将所述第一逻辑连接的标识符链接到所述第二逻辑连接的标识符。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存储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头部信息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逻辑连接朝向所述终结网络节点运送所述数据分组;通过所述第二逻辑连接从所述终结网络节点接收所述数据分组;将从所述终结网络节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分组的头部信息与所述头部信息的所存储的至少部分进行比较;如果从所述终结网络节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头部信息与所述头部信息的所存储的至少部分匹配,则在所述中间网络节点中将所述第一逻辑连接与所述第二逻辑连接进行连接;并且在所述中间网络节点中将要在所述第一移动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之间传送的所寻址的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直接朝向每个数据分组的头部信息中所寻址的作为所述数据分组的目的地的所述移动用户终端运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存储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头部信息的至少部分包括:存储以下头部信息:所述数据分组的源地址、所述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所述数据分组的协议标识符、源端口地址和目的地端口地址。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中间网络节点提供一个或者更多网际协议连接作为在一个或者更多移动用户终端与所述终结网络节点之间的逻辑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间网络节点是专用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由所述专用基站向所述专用基站所服务的所述第一移动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提供作为所述第一逻辑连接的部分的第一无线电承载和作为所述第二逻辑连接的部分的第二无线电承载,其中所述第一逻辑连接与所述第一移动用户终端相关联,而所述第二逻辑连接与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相关联;通过所述第一无线电承载从所述第一移动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数据分组;将所述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与所述服务列表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所述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与所述服务列表中所包括的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的地址匹配,则通过所述第二无线电承载朝向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运送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分组。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位于所述第一逻辑连接的隧道式连接内的所述中间网络节点中,将为了通过所述隧道式连接传送而被封装的所述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与所述服务列表中所包括的地址进行比较。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针对所述数据分组执行地址查找过程,以获得封装到已封装的数据分组的净荷部分中的目的地地址。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标识要连接的所述第一逻辑连接和所述第二逻辑连接,以便根据所述第一逻辑连接和所述第二逻辑连接的隧道终点标识符提供捷径。12.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有选择地配置所述中间网络节点,以禁用为所述第一移动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布置捷径的功能。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隧道式连接的节点中实现所述方法。14.一种用于在电信网络中运送数据分组的设备,其包括:接口,用于传输和接收作为通信信号的数据分组;以及在电信网络中的各与第一移动用户终端相关联的第一逻辑连接和与第二移动用户终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逻辑连接的中间网络节点的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接收通过所述第一逻辑连接传送的并且源于所述第一移动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将所述数据分组的目的地地址与服务列表进行比较,所述服务列表包括通过所述中间网络节点运送数据分组的移动用户终端的地址,其中移动用户终端的地址中的每个地址与一个或多个逻辑连接相关联,所述一个或多个逻辑连接被建立在移动用户终端与电信网络的核心网络内的终结网络节点之间;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成:向要朝向所述终结网络节点运送的所述数据分组中插入捷径预备指示符,所述捷径预备指示符向所述终结网络节点表明所述中间网络节点正为所述第一逻辑连接预备捷径;并且从所述终结网络节点接收对所述捷径预备指示符的确认,所述确认包括捷径预备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阿尔托M莱蒂拉S维斯特里南
申请(专利权)人: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