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700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车辆座椅具有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的头枕,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的缓冲板,布置在缓冲板后方的冲击检测体。头枕通过主动式头枕机构与冲击检测体相连,若冲击检测体向后移动,则头枕向前移动。在缓冲板的上缘与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框架之间形成空间部。通过管件框架形成上部框架,从而加宽空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具有为了在乘坐者因来自后方的冲击(所谓“后冲击”)相对于车辆座椅向后移动时保护乘坐者的头部而使头枕向前方移动的功能。
技术介绍
对于以往的头枕而言,若因后部冲击,由乘坐者向后方推压设置在座椅靠背内的冲击检测体,则头枕会向前移动。专利文献1:特开2006—1171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以往的设有冲击检测体的座椅靠背中,难以有效地支承乘坐者脊背的上部侧。即为了有效地支承乘坐者脊背的上部侧而要求在座椅靠背的上部侧设置较宽的空间部,但是这种设计并不简单。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发生后部冲击时将乘坐者脊背的上部侧深深吸入座椅靠背内的车辆座椅。附图说明图1为车辆座椅的立体图。图2为上述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上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主视图。图4为上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视图。图5为座椅靠背的下部连杆与冲击检测体的连结部分的立体图。图6为上述下部连杆与上述冲击检测体的连结部分的剖面图。图7为上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视图。图8为显示乘坐者的骨架与缓冲板的关系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1具有座椅靠背2、座椅底部7以及设置在座椅靠背2上部的头枕6。头枕6由于车辆后部冲击产生的冲击载荷,能够实质地从通常支承位置向前方头部保护位置移动。座椅靠背2的座椅靠背框架3具有一对侧框架31、上部连结框架40和下部连结框架41,整体呈四边框形状。在座椅靠背框架3上安装有缓冲件4,缓冲件4的前侧由表层部件5覆盖。在上述上部框架40的附近,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3可动地设有沿横向延伸的头枕支承部10。在支承部10上固定有上述头枕6的支柱8的下部的所插入的纵向卡合部9。通过支柱8与纵向卡合部9,可自由调节高度地支承头枕6。在上述各个侧框架31的上部(或上部框架40的两侧),分别通过轴17轴支承纵长的上部连杆11。将上述头枕支承部10的端部固定在形成于上部连杆11的上部的连结部12上。支承部10最好由金属管形成。连结部12最好形成为C字状,并具有支承支承部10的后表面部的后板14、支承支承部10的上表面部的上板13、支承支承部10的下表面部的下板15。通过销21,将连结杆20的上部连结在上部连杆11的下部。在上述侧框架31,31之间设有横向延伸的支承杆60。在支承杆60与头枕支承部10之间设置上部弹簧61,通过上部弹簧61的弹力,向后方对头枕支承部10(头枕6)施力,并将其保持在通常支承位置。并且,若上部连杆11在图4中,以轴17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则头枕支承部10克服上部弹簧61的弹力向前方移动,从而朝头部保护位置向前推出头枕6。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3的内侧设有柔性缓冲板50。缓冲板50最好由聚丙烯树脂等合成树脂形成,实质上呈单一的四边形板状。缓冲板50安装在蛇形弹簧或模绕弹簧等座椅弹簧52上。座椅弹簧52至少具有上部座椅弹簧和下部座椅弹簧。各个座椅弹簧52实质上沿横向延伸,其两端连结在座椅靠背框架3的侧框架31,31上。座椅靠背2的缓冲件4位于缓冲板50的前侧并由缓冲板50弹性支承。上述缓冲板50在经由缓冲件4承受来自乘坐者T的通常载荷时,一边适度弹性变形,一边克服弹簧52的弹力在既定范围内向后移动,并柔软地支承乘坐-->者T。由于缓冲板50以“面”支承缓冲件4,因此,分散了乘坐者T的载荷,与仅仅以座椅弹簧52支承缓冲件4的以往结构相比,能够对乘坐者T提供更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舒适性。如图8所示,上述缓冲板50的上缘53位于比平均伸长的乘坐者T的第9胸椎X靠上方。乘坐者T的上半身的重心位于第9胸椎X附近。在落座姿态下,上半身的移动量,第9胸椎X的附近部分为最少的部分。若使上缘53位于比第9胸椎X靠上方,则缓冲板50能够对应于上半身的大部分的移动,有效地支承上半身。另外,若以乘坐者T的第9胸椎X的位置为基准设定上缘53的位置,则能够较低地设定上缘53,因此,在上缘53与上述上部框架40的水平管件框架42之间能够划分出较宽的空间部K。较宽的空间部K在冲击时能够有效地吸收乘坐者T上身(胸椎附近)的向后移动的能量。因此,在本申请中,通过管件形成上部框架40,确保上部框架40的刚性并减小上部框架40的上下宽度,由此,易于确保较宽的空间部K。在上述侧框架31,31之间设有横向延伸的冲击检测体27。将冲击检测体27邻接设置在缓冲板50的后方。检测体27的两侧分别通过销28,28与由轴33,33轴支承在侧框架31,31上的下部连杆25,25连结。在下部连杆25上,通过销26连结上述连结杆20的下部。若由于后部冲击,车辆座椅1相对于乘坐者T相对向前方移动,则会在缓冲板50上施加超过上述通常载荷的冲击载荷,由此,缓冲板50超过既定范围而向后移动,随后与冲击检测体27抵接并使检测体27向后移动。检测体27的向后移动在图4中,使下部连杆25逆时针转动,并使连结杆20向下运动。杆20的向下移动使上部连杆11逆时针转动,因此,头枕支承部10向前移动,并向前推出头枕6,从而在发生后部冲击时能够保护乘坐者T的头部(颈部)。通过冲击检测体27的向后移动向前方推出头枕6的机构成为主动式头枕机构。如图6所示,上述下部连杆25由轴33安装在侧框架31的内侧鼓出部32上。下部连杆25具有与上述冲击检测体27连结的连结臂35以及向连结臂35的相反侧延伸的反向臂37。反向臂37具有向侧框架31延伸的支承凸起38。在冲击检测体27不动作时,在支承凸起38与侧框架31之间形成间隙S。若冲击检测体27由于后部冲击而向后移动,则在图4中,沿逆时针转动方-->向牵引下部连杆25的连结臂35,但由于在支承凸起38与侧框架31之间形成间隙S,因此在下部连杆25上不会施加多余的转动阻力,从而其能够顺利转动,并向前推出头枕6,以保护乘坐者T的头部(颈部)。与此相对,在后部冲击的能量巨大时,在图4中沿逆时针转动方向牵引下部连杆25的连结臂35,另外,在图6中,也沿箭头A方向对其进行牵引。这些动作可以同时产生,也可以分别以时间差产生。问题在于:下部连杆25的连结臂35在图6中,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由于该移动偏离下部连杆25本来的运动,因此,会阻碍整体的顺利运动。因此,在连结臂35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时,使反向臂37沿逆箭头A的方向移动,使支承凸起38与侧框架31抵接。若支承凸起38与侧框架31抵接,则会大大限制连结臂35朝箭头A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抑制不理想的运动。并且,由于因支承凸起38与侧框架31接触产生的下部连杆25的转动阻力的增加与巨大的后部冲击能量相比是很小的,因此下部连杆25能够顺利转动,向前方推出头枕6而对乘坐者T的头部(颈部)加以保护。上述上部框架40呈倒U字状,具有水平管件框架42,从管件框架42两侧向下方延伸的纵向管件框架43。使纵向管件框架43的下部与侧框架31的上部重叠并焊接固定重叠部分。重要的是,为了确保较宽的空间部K,将纵向管件框架43固定在左右的侧框架31的上部。在后部冲击时,通过主动式头枕机构使头枕6向前方移动对于保护乘坐者的头部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另外,在后部冲击时,对乘坐者脊背的上部侧进行有效地支承对于保护乘坐者来说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在产生后部冲击时,希望能够将乘坐者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座椅,通过主动式头枕机构能够前后移动地将头枕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设置感测后冲击时乘坐者腰部附近的向后移动的冲击检测体,经由连杆机构连结冲击检测体以及主动式头枕机构而通过冲击检测体的向后移动使头枕向前移动而对乘坐者的头部进行支承,上述座椅靠背框架至少由筒状部件来形成设置上述主动式头枕机构的上部框架,从而,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形成由上部框架和左右的侧框架包围的空间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6-2 155457/2006;JP 2006-6-2 155458/20061.一种车辆座椅,通过主动式头枕机构能够前后移动地将头枕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设置感测后冲击时乘坐者腰部附近的向后移动的冲击检测体,经由连杆机构连结冲击检测体以及主动式头枕机构而通过冲击检测体的向后移动使头枕向前移动而对乘坐者的头部进行支承,上述座椅靠背框架至少由筒状部件来形成设置上述主动式头枕机构的上部框架,从而,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形成由上部框架和左右的侧框架包围的空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框架通过由筒状部件形成的水平管件框架和纵向管件框架形成为C字状,主动式头枕机构位于由C字状的上部框架的水平管件框架与纵向管件框架包围的空间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上部框架的左右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田将也新妻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