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忠泰专利>正文

非骨水泥人工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459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上用于替代人体内已损坏的关节的人工关节,这种人工关节为钛丝网微孔结构羟基磷灰石型,即在普通的人工关节的表面上覆盖上一层钛丝网或小珠粒形成的不规则的、彼此相通的微孔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覆盖一层羟基磷灰石,这样原骨可长入人工关节的微孔结构中,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上应用的假肢体,尤其是用于替代人体内已经损坏的关节的人工关节。人工关节应用于人体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近30多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上每年安装人工关节的病人达数十万之多,且与年递增,现在应用的人工关节分两大类型一类是骨水泥人工关节,另一类是非骨水泥人工关节。第一种类型的人工关节,其最大缺点就是松动,且发生率很高。国外于近十几年来重点研究非骨水泥人工关节,目前已有两种,一种是微孔型人工关节,它是用钛丝网或小珠粒压挤、烧结在人工关节的表面,使之在人工关节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彼此相通的微孔结构,经实验证明金属钛与骨有亲合力,而且只有微孔,骨才能长入其内。另一种是羟基磷灰石型,它是在普通人工关节表面烧结或喷涂上一层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具有导向成骨性能,促进周围骨向人工关节表面生长。这两种类型的人工关节都比骨水泥人工关节先进,这两种人工关节外形合理、各自用配套工具,安装后,人工关节与骨接触严丝合缝,具有永久能力。另外这两种人工关节均依赖骨生长固定,并最终与载骨形成一个整体,这是人体自身的生物学固定,故是永久性的,它们可在人体内使用30年,其磨损是微小的,如果不发生松动,安装一次人工关节有希望可供终生使用。但是这两种非骨水泥人工关节依赖骨生长固定,其固定力并非都很充分,有的仍发生松动,有的遗留有微动,临床上产生相应的症状,松动率约为10-20%。动物实验也表明,不是全部的微孔内均有新骨长入,有新骨长入的微孔只占全部微孔的30-70%。羟基磷灰石人工关节表面上的羟基磷灰石厚度若太厚容易碎裂,若太薄则数月数年后容易被缓慢吸收,最终导至致人工关节的松动。因此,这两种非骨水泥人工关节仍存在有松动和固定不牢固的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制造出一种性能更好的、能依赖人体自身成骨牢固地固定在载骨上的人工关节,其牢固程度如同将人工关节种植和生长在载骨上一样,使人工关节置换术不再有发生松动的后顾之忧,提高疗效,以取代现有的人工关节。本技术是由人工关节柄[4]、臼帽[5]、球[3]、金属杯[2]组成的人工关节,它的特点在于在人工关节柄的宽头部分[6]和端头部分[7]加有一层由钛丝网或小珠粒形成的不规则的、彼此相通的微孔结构层[8],并在此微孔结构层上再覆盖一层羟基磷灰石层[9]。使用时,人工髋关节的金属杯[2]用螺钉[1]固定在髋骨上,将人工髋关节柄[4]插入股骨腔内后,由于金属钛丝网与骨有合力,而且有微孔,而羟基磷灰石又具有导向成骨性能,能促进周围骨向人工关节表面生长,因此,随着原骨逐渐长入微孔内,原骨与人工关节就会形成一个整体。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这种人工关节其成骨的导向性可使骨长入微孔内更多、更快、更容易;新的人工关节上羟基磷灰石的表面面积比平面的羟基磷灰石型人工关节的表面面积增大5倍,因此导向成骨的能力也增加5倍;此外,由于羟基磷灰石具有生物活性,能产生导向成骨,骨小梁能长入更多的微孔内,即使微孔内羟基磷灰石碎裂或被吸收,因骨小梁已长入和堵塞了微孔,良好的固定作用已经达到,因而不会产生人工关节松动;再有,在人工关节柄的端头增设一个喷涂羟基磷灰石的微孔结构,增加了一个成骨、固定人工关节的部位,使人工关节柄得到更加可靠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的人工髋关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人工髋关节由人工髋关节柄[4]、髋臼帽[5]、球[3],金属杯[2],螺钉[1]组成,人工髋关节柄[4]由金属制成,在它的宽头部分[6]和端头部分[7]上用压挤或烧结的方法覆盖上一层钛丝网或小珠粒形成的不规则的、彼此相通的微孔结构层[8],然后再在以基础之上,喷涂或烧结上一层厚度为50μm左右的羟基磷灰石层[9]。临床使时,将人工髋关节的金属杯[2]用螺钉[1]固定,在髋骨上,人工髋关节柄[4]插入股骨腔内,有钛丝网微孔羟基磷灰石部分即可与原骨长为一个整体。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替代骨关节用的人工关节,它包括人工关节柄、臼帽、球、金属杯、螺钉,其特征在于在人工关节柄的宽头部分和端头部分上有一层钛丝网或小珠粒形成的不规则的、彼形相通的微孔结构层,在该层上面还覆盖有一层羟基磷灰石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上用于替代人体内已损坏的关节的人工关节,这种人工关节为钛丝网微孔结构羟基磷灰石型,即在普通的人工关节的表面上覆盖上一层钛丝网或小珠粒形成的不规则的、彼此相通的微孔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覆盖一层羟基磷灰石,这样原骨可长入人工关节的微孔结构中,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文档编号A61F2/30GK2173045SQ9324727公开日1994年8月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马忠泰 申请人:马忠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替代骨关节用的人工关节,它包括人工关节柄[4]、臼帽[5]、球[3]、金属杯[2]、螺钉[1],其特征在于在人工关节柄[4]的宽头部分[6]和端头部分[7]上有一层钛丝网或小珠粒形成的不规则的、彼形相通的微孔结构层[8],在该层上面还覆盖有一层羟基磷灰石层[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泰
申请(专利权)人:马忠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