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其包含有:一伞杆,其一端为螺纹;一伞布模块,其设有一伞骨及一遮布体,该伞骨设于布体底面;同时进一步在伞骨与遮布体的中央上、下伞槽位置分别设一结合环及一枢座;一定位套筒,设于结合环与枢座之间且与结合环固接;一帽盖,设有一螺纹孔,该螺纹孔结合于伞杆的螺纹端;借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将伞杆的螺纹端分别穿伸伞布模块的枢座、定位套筒、结合环,最后才结合于帽盖,使得拆换伞布模块达到随易变化的目的,同时伞杆也可以独自从伞布模块拆出当作手杖使用,具方便性及实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将伞 骨与遮布体结合成一伞布模块,该伞布模块可随易拆换于伞杆的伞具结构。
技术介绍
一现有结构5,请参见图5及图6所示的可更换伞布的伞具结构的立体 外观图及分解图,为现有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89600号的《可更换伞 布之伞具结构》技术专利,其包含一主杆体51、及多数活动结合于主杆 体51上的伞骨52所构成的结构,该主杆体51的另一端具有一接合部53, 且该伞骨52的适当处具有一组接部521; —罩设于各伞骨52上的伞布54, 该伞布54中央处具有一与主杆体对应的穿孔541,且该伞布54的端缘具有 与各伞骨一端套设的套接部542,并于该伞布54 —面上具有与各伞骨52的 组接部接合的对接部543;以及一与主杆体51另一端接合部结合的套筒。借 此,可使伞布与伞骨快速拆卸及结合,而达到易于拆换该伞布的功效。上述现有结构如要拆换伞布,需先将伞布的套接部拆离于各伞骨端,再 将套接部拆离于组接部,又共有8组伞骨,总共要拆(l+2)x8-24次,可见现 有结构要拆换伞布相当地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方便拆换伞布模块的一种可拆换伞杆或伞 布的伞具结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伞杆可单独当作手4大使用的一种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其包含一伞杆,其一端为螺紋; 一伞布模块,其设有一伞骨及一遮布体,该伞 骨设于该布体底面;同时进一步在该伞骨与遮布体的中央上、下伞槽位置分 别设一结合环及一枢座; 一定位套筒,设于该结合环与该枢座之间且与结合 环固接; 一帽盖,设有一螺紋孔,该螺紋孔结合于该伞杆的螺紋端。借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将该伞杆的螺紋端分别穿伸该伞布模块的枢座、 定位套筒、结合环,最后才结合于该帽盖,使得拆换该伞布模块,达到随易 变化的目的,同时该伞杆也得独自从伞布模块拆出当作手杖使用。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确可达到如下的效果1. 本技术的伞布模块为遮布体与伞骨合而为一的单一模块,容易与伞杆分离,拆卸容易。2. 本技术的伞杆可单独当作手杖的功能,另该伞杆及握把端可设为 多节设计,使伞具整体收折储放空间小,以利于储放或外出携带。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2为本技术的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的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解的态样图5为现有结构的可更换伞布的伞具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图6为现有结构的可更换伞布的伞具结构的分解图。附图标记i兌明:1伞杆2伞布模块3定位套筒4帽盖现有结构11塑料件12把手21伞骨22遮布体23结合环24才区^31内螺紋41螺紋孔51主杆体52伞骨53接合部54伞布111螺紋231穿孔232凸缘233外螺紋241固定锁242通孔521组接部541穿孔542套接部543对接部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见图1及图2所示的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较佳实施例的 立体外观图及分解图,本技术A是关于一种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 构,其包含有:一伞杆l、 一伞布模块2、 一定位套筒3及一帽盖4;其中,该 伞杆1,为单一材质的长条杆,且具有木紋的外表,其一端为螺紋ill端, 另一端可折弯成倒钩状,该伞杆1也可以设为二件式,即螺紋lll端为一体 射出成型的塑料件ll,然后再黏固结合于该伞杆1的本体;该伞杆l的本体 可以为多节杆组设。该伞布4莫块2,设有一伞骨21及一遮布体22,该伞骨21设于该遮布体 22底面,其结合方式与现有的伞具相同;同时,进一步在该伞骨21与遮布 体22的中央上、下伞槽位置分别设一结合环23及一枢座24,又结合环与枢 座分别设有一穿孔231、固定锁241及通孔242,特别的是,该结合环23具 有一般伞具的上伞槽的构造特征,该枢座24具有一般伞具的下伞槽的构造特 征,致伞骨21可以结合于结合环23与枢座24之间,借以控制结合环23与 枢座24的间距,即能达伞布模块2展开及收合的目的。5该定位套筒3,设于该结合环23与该枢座24之间,且与结合环23固接, 其固接的方式为该结合环23设有一凸缘232,该凸缘232的周围设有一外螺 紋233,该定位套筒3与该结合环23的结合端设有一内螺紋31,借由内螺紋 31和外螺紋233达到定位套筒3与结合环23结合的目的。该帽盖4,设有一螺紋孔41 ,该螺紋孔41结合于该伞杆1的螺紋111端。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将该伞杆1的螺紋111端分别穿伸该伞布模块2的枢座 24的通孔242、定位套筒3、结合环23的穿孔231,最后才结合于该帽盖4, 即完成本技术A的组设,又本技术A组设完成后跟一般的伞具一样, 同样可为撑开收合、遮阳避雨的功能;欲撑开伞时,将在伞杆1的杆体滑动 的枢座24朝上滑至定位套筒3的底侧,然后按下该枢座24的固定锁241, 便将枢座24固定于伞杆1的杆体预设位置,即便可撑开伞布模块2;同样, 欲收伞时,只要将固定锁241打开,将枢座24在伞杆的杆体上往下滑,即便 可收伞。参见图4所示的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各组件拆解 的态样图,本技术A欲更换或拆卸伞布模块2相当地方便,先将枢座24 的固定锁241打开,再旋开帽盖4,然后再将伞杆1依序从结合环23、定位 套筒3及枢座24抽拉出来,便将本技术A的所有组件分离出来,如此 便能更换不同的伞布模块2,然后再反秩序地组回去,以达到拆换伞具伞布 的目的;也可将已拆下的伞布模块2、定位套筒3收藏好,将帽盖4锁固于 伞杆l的螺紋lll端,就可将伞杆1拿来当散步或登山时的手仗使用;特别 的是,该伞杆1的本体可以为多节杆组设,故如不用伞具时,除了将各组件 卸下外,伞杆1的本体暨伞把手12可以拆设为多节,因此可缩小储放空间及 不同用途变化者,以利于储放或外出携带使用。综合上述,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其包 含:一伞杆,其一端为螺紋; 一伞布模块,其设有一伞骨及一遮布体,同时进6一步在伞骨与遮布体的中央上、下伞槽位置分别设一结合环及一枢座; 一定 位套筒,设于结合环与枢座之间且与结合环固接; 一帽盖,设有一螺紋孔; 借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将伞杆的螺紋端分别穿伸伞布模块的枢座、定位套筒、 结合环,最后才结合于帽盖,使得拆换伞布模块达到随易变化的目的,同时 伞杆也可以独自从伞布模块拆出当作手杖使用,具方便性及实用性,且其构 成结构又未曾见于书刊或公开使用,符合申请要件。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乃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运用的技术原 理,若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 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伞杆,一端为螺纹;一伞布模块,设有一伞骨及一遮布体,该伞骨设于该遮布体底面;该伞骨与遮布体的中央上、下伞槽位置分别设一结合环及一枢座;一定位套筒,设于该结合环与该枢座之间,且与结合环固接;一帽盖,设有一螺纹孔,该螺纹孔结合于该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换伞杆或伞布的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伞杆,一端为螺纹; 一伞布模块,设有一伞骨及一遮布体,该伞骨设于该遮布体底面;该伞骨与遮布体的中央上、下伞槽位置分别设一结合环及一枢座; 一定位套筒,设于该结合环与该枢座 之间,且与结合环固接; 一帽盖,设有一螺纹孔,该螺纹孔结合于该伞杆的螺纹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火煌,
申请(专利权)人:许火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