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件的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1194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性材料件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底板;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底板上;第一极头,所述第一极头支撑在所述框架上;第二极头,所述第二极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极头与所述第一极头相对且彼此隔开预定距离,其中被测试的磁性材料件适于放置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之间;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彼此相对的端面上。利用该测试装置,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磁性材料件快速老化,以考核例如磁钢的磁性材料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该测试装置降低了测试所需的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材料的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以及电动车辆上的永磁电机的磁钢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的磁钢在电机中已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将它作为转子的磁极已很常见。例如在CN 2112900U的技术中,就公开了一种有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电机转子部件。随着一系列高性能磁钢、特别是稀土永磁材料的问世,永磁电机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运用,特别是应用在混合动力以及电动车辆上的主驱电机上,所述主驱电机基本上都为永磁同步电机。在未使用磁钢的普通电机中,当电机运行时,电机需要励磁才能开始运转,而启动时的励磁电流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与此相比,在使用了稀土永磁体的电机电动机中,由于不需要励磁线圈和直流电源,电机刚开始运行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来进行励磁,从而也就不存在励磁损耗,而直接依靠其本身的永磁体就能快速启动,从而在运行中也会省去转动时所要消耗的电能,也不需要滑环炭刷。由此,提供了与使用励磁线圈的普通电机所不具备的优点,例如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效率高等。但是,磁钢在电机内部受到多种冲击因子的影响。作为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部件的磁钢,其稳定性、寿命对电机的稳定性和寿命有直接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子中,对磁钢影响最大的因子为高温、低温、振动、磁负荷和磁冲击等。而如果直接使用制造好的永磁电机来测试磁钢的性能,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而且传统的测试设备体积大、制造成本昂贵。因此,这就极其需要设计一种磁钢测试装置来模拟磁钢在电机内的受到的各种冲击因子的影响。且该测试装置能在短时间内使磁钢快速老化,-->以考核磁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原因,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磁钢测试装置,该磁钢测试装置能够:模拟磁钢在整机中受到的高低温的影响;模拟磁钢在整机中受到的振动的影响;模拟磁钢在整机中受到的磁负荷的影响;模拟磁钢在整机中受到的磁冲击的影响;增加各冲击因子的强度,使磁钢快速老化;以及控制各冲击因子的能量,定量地分析对磁钢的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钢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装置可以包括:底板;框架,所述框架可以设置在底板上;第一极头,所述第一极头可以支撑在所述框架上;第二极头,所述第二极头可以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极头与所述第一极头相对且彼此可以隔开预定距离,其中被测试的磁性材料件可适于放置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之间;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置在第一极头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极头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极头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极头的端面彼此相对。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温度降低装置,其中所述底板、框架、第一极头、第二极头设置在所述温度降低装置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可以分别包括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所述第一盖件连接到第一极头上并覆盖住第一加热元件,第二盖件可以连接到第二极头上并覆盖住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与所述第一极头的所述端面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绝热部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极头的所述端面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绝热部件。进一步地,发热元件的加热温度范围可以为30℃-15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可以分别为圆柱体形。进一步地,所述脉冲电流的峰值电流可以为所述恒定电流的1-1.2倍。通过上述加热元件以及温度降低装置,可以达到模拟磁钢在整机中受到的高低温的影响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装置的第一极头上设置有磁负荷线圈和磁冲击线-->圈,从而可以方便地模拟磁钢在整机中受到的磁负荷的影响以及模拟磁钢在整机中受到的磁冲击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装置的底板的下部设置有对所述磁钢提供振动的振动台。利用该振动台可以对磁钢在三个坐标的方向上进行振动,从而实现对磁性材料件的振动模拟效果。此外,将上述的测试装置的部件同时作用,就可以模拟复杂环境下对于磁性材料件、特别是磁钢材料件的工作环境的模拟效果,即本技术集成了上述各种冲击因素对磁钢的影响,从而可以模拟磁钢在电机里的实际情况,并可使磁钢快速老化,以测试磁钢的质量。从而根据本技术的测试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就可以实现复杂工作环境的模拟,降低了磁性材料件、特别是磁钢材料件的测试成本。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磁性材料件的测试装置的剖视图;以及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磁性材料件的测试装置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磁钢件;2、2’、加热元件;3、隔热板;4、磁负荷线圈;5、磁冲击线圈;6、上极头;7、上板;8、低温箱;9、框架;10、下极头;11、底板;12、振动台;13、铝套;14、螺栓;15、上压板;16、16’:热传感器;17、17’: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使用磁钢件作为示例来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磁性材料件的测试装置,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普通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将本测试装置用于测试任何磁性材料所形成的部件,从而确定该材料在各种复杂工作环境下的材料性能。由此,本技术的测试件不仅仅限于磁钢件,其只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磁性材料件的测试装置的剖视图。其中用于测试磁钢件1的该测试装置包括:底板11;框架9,所述框架9设置在底板11上;上极头6,所述上极头6支撑在所述框架9上;下极头10,所述下极头10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下极头10与所述上极头6相对且彼此隔开预定距离,其中被测试的磁钢件1适于放置到上极头6和下极头10之间;磁钢件加热元件2,2’,所述磁钢件加热元件2,2’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极头6和下极头10彼此相对的端面上。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上极头6的详细构造。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上极头6可以由导磁性能良好的材料制造、例如电工纯铁,由此当在上下极头6、10中形成磁路时,能够在上下极头6、10形成均匀的磁力线分布。且进一步地,为了组装和后续安装线圈的需要(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该上极头6可以形成为圆柱体形状。所述下极头10可以与所述上极头6相似地形成。在图1所示的测试装置中,所述下极头10通过多个螺栓14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上极头6与上压板15固定连接,且该上压板15通过螺栓(未示出)固定到与框架9固定接合的上板7,从而起到对上极头6的固定作用。在需要替换磁钢件1或者对上极头6进行安装维护时,可以通过卸载所述螺栓而卸下所述上极头。为了保证所述上下极头6、10的对准,在所述下极头10的外周设置对准用铝套13,当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所述上极头6可以插入到所述容纳下极头10的铝套13中。下面结合图2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测试装置的上下极头6、10的相对端面处的放大图。如图2中所示,所述上极头6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性材料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底板; 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底板上; 第一极头,所述第一极头支撑在所述框架上; 第二极头,所述第二极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极头与所述第一极头相对且彼此隔 开预定距离,其中被测试的磁性材料件适于放置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之间; 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彼此相对的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材料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底板;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底板上;第一极头,所述第一极头支撑在所述框架上;第二极头,所述第二极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极头与所述第一极头相对且彼此隔开预定距离,其中被测试的磁性材料件适于放置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之间;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彼此相对的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头和第二极头分别包括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所述第一盖件连接到第一极头上并覆盖住第一加热元件,第二盖件连接到第二极头上并覆盖住所述第二加热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与所述第一极头的所述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热部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极头的所述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热部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