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使酰基氟与二烷基氨基丙烯酸衍生物反应来制备不合氢氯化物的2-二卤代酰基-3-氨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2- 二商代酰基-3-氨基丙烯酸衍生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使酰基氟与二烷基氨基丙烯酸衍生物反应来制备不含氢氯化物 的2- 二卤代酰基-3-氨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式(I)的2-二卤代酰基-3-氨基丙烯酸酯是制备被二卤代甲基取代的吡唑基羧 酸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可以作为杀真菌活性成分的前体(参见W0 03/070705)。Tetrahedron Lett. 1996,37,8751-8754已经公开了以下内容三卤代酰化的氨基 丙烯酸酯在使相应的氯丙烯醛与被取代的胺反应时获得。所需作为原料的氯丙烯醛由相应 的三卤代乙酰乙酸酯通过卫尔斯迈尔(Vilsmeier)反应获得。该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在卫尔 斯迈尔反应中必须使用三氯氧磷,另一个缺点是工业规模的总产率不尽如人意。EP-A-1 000 926教导,三卤代酰氨基丙烯酸酯通过使三卤代乙酰乙酸酯与二烷基 甲酰胺缩醛反应获得。其中的一个缺点是脱酰化合物以副产物形式出现,并且须从所需产 物中除去,这就会导致额外的成本和产量损失。W0 03/051820教导,2_全卤代酰基_3_氨基丙烯酸衍生物可通过使3_氨基丙烯 酸酯与全卤代烷基羧酸酐反应获得。但是,所述方法并不适合用于制备被二卤代酰基取代 的氨基丙烯酸衍生物,因为在存在a-氢、存在三乙胺的情况下氯化氢会消除。如此形成的 二卤代烯酮是极其不稳定的化合物(参见J. Org. Chem. 1968,33,816),其容易聚合。W0 2005/042468公开了以下内容2_全卤代酰基_3_氨基丙烯酸衍生物可通过 在存在有机碱的情况下使3-氨基丙烯酸酯与酰基卤反应来获得。这些方法形成等摩尔量 的盐例如氢氯化物,其必须要通过过滤或者水法后处理来除去。如果下文中使用与本专利技术 有关的术语“氢氯化物”,则该术语应该涵盖所有通过与碱反应形成的杂质,例如氢氯化物、 HC1、其他盐。但是,仅通过过滤并不能从这些产物中完全地除去氢氯化物,因此产物中依然 存在一定量的氢氯化物。在很多情况下,水法后处理也不适宜,原因在于很多的2-全卤代 酰基-3-氨基丙烯酸例如2,2- 二氟代乙酰基-3-氨基丙烯酸易于水解。另外,有机碱的使用增加了该方法的花费,并产生了额外的废物。然而,从2-全卤代酰基-3-氨基丙烯酸酯中完全地除去氢氯化物具有重要的合成 意义,原因在于由于存在HC1或氢氯化物,其会与烷基胼反应,从而会损害环合的区域选择 性。例如,已注意到,在存在即便极少量的氢氯化物的情况下,不需要的区域异构的5-卤代 烷基-4-羧酸-吡唑的比例不成比例地增长。例如,US 5,498,624教导,3-二氟甲基吡唑衍生物可在使2-( 二氟乙酰基)-3-烷 氧基丙烯酸酯与胼在质子溶剂中反应时获得。同样地,该方法的产率也有待提高,原因在于 形成了高百分比的不需要的异构吡唑,并且对所需异构体的分离会导致进一步的损失。因 此,出于经济上的原因,这种方法的工业应用几乎是不可行的。烷氧基丙烯酸酯与胼衍生物的环合反应形成高百分比(最高达88% )的不需要的 5-卤代烷基-4-羧酸-吡唑(参见 J.Het. Chem. 1987,24,693)。二卤代甲基烷氧基丙烯酸酯由二卤代乙酰乙酸酯制备。二卤代乙酰乙酸酯不可购 得,并且其制备有在技术上是苛刻的,原因在于其必须例如要使用烯酮。因此,该化合物不 能经济可行地制备。W0 03/051820公开了以下内容可使2_全卤代酰基_3_氨基丙烯酸衍生物与胼 反应从而获得3-全卤代取代的吡唑。尽管使用非质子溶剂可以减少不需要的异构体的形 成,但是将其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二卤代化合物仍有待考虑。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经济上更可行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 获得高总产率的不含上述氢氯化物杂质的2- 二卤代酰基-3-氨基丙烯酸酯。该目的通过一种制备式(I)的2- 二卤代酰基-3-氨基丙烯酸衍生物的方法来实现,<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i_12烷基基团、C5_18芳基、C7_19烷芳基和C7_19芳烷基基团; 或者R1和R2与其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可形成还可任选含有一个或者两个选自0、S和S02 基团的杂原子的五元环至六元环;Y选自(C = 0)0R3、CN和(C = 0)NR4R5,其中R3、R4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Ch2烷基 基团、c5_18芳基、C7_19烷芳基和C7_19芳烷基基团,R4和R5与其连接的氮原子和/或其他选自 C、N、0和S的原子一起可形成可被Cm烷基基团取代的五元环或者六元环;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氟、氯、溴和碘,该方法通过使式(II)的酰基氟与式(III)的3-氨基丙烯酸衍生物反应而实施,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在不存在碱的情况下实现,<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其中X1和X2各自定义如上,<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其中R1、! 2和Y各自定义如上。宽泛定义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卤素(X),除非另外指明,包括选自氟、氯、溴和碘的那些元素,优选 使用氟、氯和溴,特别优选使用氟和氯。任选被取代的基团可以被单取代或多取代,并且对于多取代而言,取代基可以相 同或不同。被一个或者多个卤原子(-X)取代的烷基基团例如选自三氟甲基(CF3)、二氟甲基 (CHF2)、CF3CH2、C1CH2、CF3CC12、CF3CHF0本专利技术中烷基基团,除非另外指明,为直链的、支链的或者环状的饱和烃基。定义“(^-(12烷基”涵盖了本文所定义的烷基基团的最大范围。具体而言,该定义 涵盖了例如以下含义甲基、乙基、正丙基和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正 戊基、正己基、1,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正庚基、正壬基、正癸基、正i^一烷基、正~h~ 焼基。本专利技术中烯基基团,除非另外指明,为含有至少一个单不饱和度(双键)的直链 的、支链的或者环状的烃基。定义“(2_(12烯基”涵盖了本文所定义的烯基基团的最大范围。具体而言,该定义 涵盖了例如以下含义乙烯基;烯丙基(2-丙烯基)、异丙烯基(1-甲基乙烯基);丁-1-烯 基(丁烯基)、丁 -2-烯基、丁 -3-烯基;己-1-烯基、己-2-烯基、己-3-烯基、己-4-烯 基、己-5-烯基;庚-1-烯基、庚-2-烯基、庚-3-烯基、庚-4-烯基、庚-5-烯基、庚-6-烯 基;辛-1-烯基、辛-2-烯基、辛-3-烯基、辛-4-烯基、辛-5-烯基、辛-6-烯基、辛-7-烯 基;壬-1-烯基、壬-2-烯基、壬-3-烯基、壬-4-烯基、壬-5-烯基、壬-6-烯基、壬-7-烯 基、壬-8-烯基 ’癸-1-烯基、癸-2-烯基、癸-3-烯基、癸-4-烯基、癸-5-烯基、癸-6-烯 基、癸-7-烯基、癸-8-烯基、癸-9-烯基;十一碳-1-烯基、十一碳-2-烯基、十一碳-3-烯 基、十一碳-4-烯基、十一碳-5-烯基、十一碳-6-烯基、十一碳-7-烯基、十一碳-8-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备式(Ⅰ)的2-二卤代酰基-3-氨基丙烯酸酯的方法,***(Ⅰ)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12]烷基基团、C↓[5-18]芳基、C↓[7-19]烷芳基和C↓[7-19]-芳烷基基团,或者R↑[1]和R↑[2]与其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可形成还可任选含有一个或者两个选自O、S和SO↓[2]基团的杂原子的五元环至六元环,Y选自(C=O)OR↑[3]、CN和(C=O)NR↑[4]R↑[5],其中R↑[3]、R↑[4]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C↓[1-12]烷基基团、C↓[5-18]芳基、C↓[7-19]烷芳基和C↓[7-19]芳烷基基团,R↑[4]和R↑[5]与其连接的氮原子和/或其他选自C、N、O和S的原子一起可形成可被C↓[1-6]-烷基基团取代的五元环或者六元环;并且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氟、氯、溴和碘,所述方法通过使式(Ⅱ)的酰基氟与式(Ⅲ)的3-氨基丙烯酸衍生物发生反应而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不存在碱的情况下实现,***(Ⅱ)其中X↑[1]和X↑[2]各自定义如上,***(Ⅲ)其中R↑[1]、R↑[2]和Y各自定义如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帕森诺克,N卢,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