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7831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添加剂的重量百分比为蓄电池对应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01-10%,添加剂由沉淀SiO2和/或气相SiO2组成,或还包括CMC和PTFE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由于沉淀SiO2或气相SiO2的存在,添加剂可以与硫酸电解液相互作用,在体系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将硫酸和水包裹在其中,从而使电解液可以和活性物质充分接触;同时,沉淀SiO2或气相SiO2比表面积较高,改善了极板的孔隙度,提高了活性物质的表面利用率,提高了蓄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属于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在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因其价格便宜,原料易得,性能可靠等 优点,一直在二次电池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铅酸蓄电池电化学体系的局限 性,电池的质量密度与功率密度均较低,作为动力电池使用时电池的循环寿命较低,特别是 作为光伏系统与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电池及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时,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 态的状态下,负极板易发生硫酸盐化现象而使电池失效,使用寿命很不理想。近年来各国对新型储能器件进行了大胆研发,这其中就包括超级电容器和超级电 池。超级电容器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储能器件,具有快速充放电、功 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功率密度是普通电池的几十倍以上,而循环次数也可达10 万次以上。基于这些优异的性能,超级电容器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其能量密度远低 于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也限制了超级电容器的应用。超级电池是一种将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相结合的新型储能系统。蓄电池与超级电 容器采取内部连接,无需额外的昂贵的电子设备,成本低,同时,由于超级电容器的缓冲作 用,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可以有效抑制蓄电池中硫酸盐的积聚,延长蓄电池的循环寿命, 提高功率密度。其中,美国Axion Power公司开发的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I^b-C电池技术,经实验 验证,其循环寿命长,且快速充电能力较高,动力容量有所上升,且重量较轻,除此外,负极 没有硫酸盐化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连续和膏同常规铅酸电池和膏相比,负极和膏中掺入 大量的碳。但负极活性物质中掺炭会导致涂膏困难,膏体黏着性改变,不易附着在板栅上; 某些炭材料导电性较差,添加后会引起负极板内阻增加;掺炭后极板强度差,电池使用过程 中活性物质容易脱落,引起电池短路,电池自放电现象严重;由于炭材料和铅粉密度相差非 常大,添加后负极板的空隙率大幅度上升,负极易被氧化。而专利200710035835. 0公布了超级电池用双性极板,该专利在极板化成过程中, 在电解液中加入胶状纳米碳,化成时碳渗至负极板表面,最终形成碳包铅的结构,制成带电 容性的负极板。但该专利所述方法对于薄极板来说,有一定的作用,对厚极板来说则不适 用。由乙炔黑与碳纤维等构成的碳膜的电容性与超级电容器专用活性炭相比是微不足道 的,且专利中某些添加材料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应用。从上述超级电池和铅炭电池的研发可以看出,炭材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未 来铅酸电池的发展方向是铅酸电池+炭。对于普通的铅酸电池,炭材料的添加量为0.2%以 下;对于高炭铅酸电池,炭材料添加量为4%以上。如何对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做进一步的 结构配方改进,就成为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炭铝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以 使其能够提高极板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使硫酸能够与活性物质充分接触,提高活性物质 表面利用率;同时,还能保证掺炭后膏体的黏着性,增加极板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活性物 质脱落,从而达到提高铅酸蓄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极板添加剂包括正极板添加剂和负极板添加 剂,正、负极板添加剂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01-10%, 正、负极板添加剂分别为沉淀SiO2或气相Si02。所述沉淀SiA或气相SiA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 的 0. 5-10%。所述正、负极板添加剂还包括CMC或PTFE中的任意一种,沉淀SW2或气相SW2的 重量百分比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 01-5% ;所述CMC的重量百分比为对应 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01-5%,或PTFE的重量百分比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 铅粉含量的0.01-3%。所述正、负极板添加剂还包括CMC和PTFE的组合物,沉淀SW2或气相SW2的重量 百分比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 01-5% ;所述CMC和PTFE的重量百分比分 别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 01-2. 5%。一种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极板添加剂包括正极板添加剂和负极板添加 剂,正、负极板添加剂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01-10%, 正、负极板添加剂分别为沉淀SiO2和气相SiA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沉淀SiO2和气相SiA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 铅粉含量的0.01-5%。所述正、负极板添加剂还包括CMC或PTFE中的任意一种,组合物中沉淀SiO2和气 相SiA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ο. 01-3% ;CMC或PTFE的 重量百分比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 01-3%。所述正、负极板添加剂还包括CMC和PTFE的组合物,组合物中沉淀SiO2和气相 SiO2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 01-2. 5% ;CMC的重量百分 比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01-3%;PTFE的重量百分比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 方中铅粉含量的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既可以作为正极板添加剂,也可以作为 负极板的添加剂。由于沉淀S^2或气相S^2的存在,添加剂可以与硫酸电解液相互作用,在 体系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将硫酸和水包裹在其中,从而使电解液可以和活性物质充分接 触;同时,由于沉淀S^2或气相SiA比表面积较高,在极板中可以达到造孔的目的,改善极 板的孔隙度,提高活性物质表面利用率,因此对提高蓄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具有显著作用。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作为正极板添加剂时,能够改善极板孔 隙度,增加正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改善极板强度,提高化成效率,而且能够提高活性物 质的利用率和铅蓄电池放电容量。2.本专利技术所述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作为负极板添加剂时,能够增加负极活 性物质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改善掺炭后膏体与板 栅的黏着性,增加极板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活性物质脱落,从而提高蓄电池容量和循环寿 命。3.采用高比表面积的沉淀S^2或气相S^2作为极板添加剂成分,简便易行,对生 产设备无特殊要求,不会增加企业改进生产设备的额外负担,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4.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种用途和型号的蓄电池极板上,同时,还可以解决高炭电 池炭材料和板栅结合力差的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思想是提供一种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使其能够提高极板的 比表面积和孔隙度,使硫酸能够与活性物质充分接触,提高活性物质表面利用率;同时,改 善掺炭后膏体黏着性,增加极板强度,防止使用中活性物质脱落,达到提高蓄电池容量和循 环寿命的目的。实施例一首先取铅粉100公斤,锡粉80克,添加剂800克,其中添加剂包括沉淀S^2400克 和气相Si&400克,添加剂占正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 8%,搅拌3-5分钟 使其混合均勻,然后加入配方量的水搅拌lOmin,在10 12min内加入配方量的稀硫酸, 加酸同时不停的搅拌铅膏,加好酸后再搅拌10 1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炭铅酸蓄电池极板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添加剂包括正极板添加剂和负极板添加剂,所述正、负极板添加剂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对应蓄电池极板配方中铅粉含量的0.01-10%,所述正、负极板添加剂分别为沉淀SiO↓[2]或气相SiO↓[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雨王富茜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