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建光专利>正文

一种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6215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理学和物理学教学模型技术,特别是一种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其主要结构是由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的球体、由教学意义上代表涡旋力的涡旋线、由教学意义上代表重力的幅射式的直杆线、由教学意义上代表磁力线的环状线互相配合地组成。填补了世界物理学和物理学教学模型技术的相关空白。适用于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学和科普宣传,甚至于物理学理论研究乃至其它科学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学和物理学教学模型技术,特别是一种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 二,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物理学理论和重大发现中,有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 的相对论,等等。然而,他们的力学模型已经渐渐地被最近十年的新的重大的物理学发现所 淘汰。因为,宇宙中一种新的相互作用力即“天体磁旋力”,已经被中国的一位大专利技术家发现 了。这种力,实际上已经取代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和爱因斯坦的力学。从某种意义上看,“天 体磁旋力”具有统一已有的四大相互作用力(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 用力)的强力趋势。“天体磁旋力”虽然被发现,但是其原理还有发展的空间,以及它的教学模型还未 被提出。实际上,还没有人提出过有关用于科学理论的或物理学教学的广义天体磁旋力模 型。因此,在此有必要对“天体磁旋力”原理作出进一步的阐述或论述,并提出可用于 物理学理论及科学研究的和物理学教学的一种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相关物理学理论和物理学教学模型技术的不足而提 供可用于物理学理论及科学研究的和物理学教学的一种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广义天体磁旋力”。以下就是关于对它的详细论述。“地球磁旋力”的发现者在中国专利“地球磁旋力测定仪”申请号200310112509. 7 的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中提出磁旋力的定义是物质的旋转中心的高速旋转,其周围的物质 被该旋转中心所吸引,并且驱动其周围的物质围绕该旋转中心旋转(包括公转)。这类力的 本质上是一种涡旋力,形成涡旋状的运动状态。在现实宇宙的涡旋星系中、恒星中、行星中和许多卫星中,这类力普遍存在着。它 们的天体核中心,都是具有这类力的旋转中心。在这类力被发现之前,人们对其一无所知, 也没有相关的文献记载。这类力因存在于天体上,所以叫做“天体磁旋力”(实际上,它也存 在于原子和粒子中,这时则称其为“原子磁旋力”和“粒子磁旋力”)。它包括有“银河系磁 旋力”或“涡旋星系磁旋力”、“太阳磁旋力,,或“恒星磁旋力”、“行星磁旋力,,或“地球磁旋 力”或“木星磁旋力”或“土星磁旋力”或天“王星磁旋力”、“月球磁旋力”或“卫星磁旋力”,寸寸。其实,已有的关于对这类“天体磁旋力”的论述,比如,在中国专利“地球磁旋力测 定仪”申请号200310112509. 7的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中提到的“磁旋力”,还存在着不够完善之 处,即缺少对“天体磁场力”与它相关特性的有关论述。众所周知,地球有磁场,实际上这是 地球的“天体磁场力”所为。“天体磁场力”来自何方?过去人们只是认为,那是地球内部含有铁物质所致。其实那是一种误解。那么,含铁物质又是怎样产生天体磁场的?无人能够 解答。“天体磁场力”,即是指,天体磁场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力或相互作用力;天体磁场中的 磁力线,是它的基本表现形式。“天体的磁场力”,实际上是由上述定义的“天体磁场”衍生出来的一种力学现象。 在中国专利“一种测量重量自变的演示装置”申请号200710308021. X的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中 已经指出,天体吸引力或重力,是由旋转中心的“基态液负压定向连续位移传递效应”及其 物理学意义上的“平衡趋势”的作用下、进一步产生“基态液负压全方位连续位移传递效应” 而引发出来的。由于旋转中心的高速旋转,这是宇宙中的一个局部小区域极强的负压中心, 通过第一级的“平衡趋势”产生第一级作用力,即旋转力、形成涡旋状的运动状态的作用力,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涡旋力”(这个力称谓为“天体涡旋力”);其方向为由外到内地向心式 的涡旋线状。由于第一级的“平衡趋势”未能“完成”该区域内外之间的正压与负压相互平 衡的“任务”,因而须新的一级的“平衡趋势”作用来“接替”式地“完成”该区域内外之间的 正压与负压平衡的“任务”,这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紧接着通过第二级“平衡趋势”的作 用而产生第二级作用力,即吸引力,表现为万有引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力”;其方向为 由外向内地幅射状的向心式、与天体表面的水平面互相垂直式的直线状。因此,在此把“基态液负压定向连续位移传递效应”称为“基态液涡旋线向心式负 压定向连续位移传递效应”,它所形成的“通道”则称为“涡旋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 道”;而把“基态液负压全方位连续位移传递效应”称为“基态液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 连续效应”,它所形成的通道就称为“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同时把这些 “通道”均简称为“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实际上,由于通过第二级“平衡趋势”作用而产生的第二级作用力,仍然未能“完 成”该区域内外之间的正压与负压平衡的“任务”,因此,须通过第三级的“平衡趋势”来产生 第三级作用力,即“天体磁场力”来“完成”该区域内外之间正压与负压平衡的“任务”。“天 体磁场力”的方向为由天体旋转中心发出、纵向(即与“天体涡旋力”的涡旋盘面互相垂直 式)地穿过天体旋转中心,从天体旋转中心的一极向外延伸并作椭圆环式地向外绕过天体 旋转中心并包围之而后到达天体旋转中心的另一极、最后又回复到天体旋转中心。如地球 的天体磁场力是由南极到北极或由北极到南极,并回到天体旋转中心的。因此,就产生了天 体的磁力线,即椭圆环式的线路。它是一种新的“负压位移连续效应”形成的“负压位移连 续效应通道”,在此称之为“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这种新的“负压 位移连续效应”在此称之为“椭圆环状纵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天体磁场力”形成磁力线和磁场。因此,“天体磁场力”的模型,实际上就是磁力 线和磁场组合而呈现出来的形状模型。“天体磁场力”的方向,就是其磁力线的方向。简要 地说,天体的磁力线就是“天体磁场力”。不过,磁场包含着相关密度的“宇宙基态液”。由于上述的缘故,因此把包含着“天体涡旋力”、重力(或引力)、“天体磁场力”这 三级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力或天体磁旋力,在此称谓为“广义天体磁旋力”。它具有这三大特 性“天体涡旋力”、重力(或引力)、“天体磁场力”。为了“完成”天体旋转中心区域内外之间正压与负压平衡的“任务”,“广义天体磁 旋力”中的这三种或三级作用力“天体涡旋力”、重力(或引力)、“天体磁场力”,在天体球 体形成后仍然“积极努力”地“工作”,即高速运动着,并且使大量的“宇宙基态液”高速地从“天体涡旋力”、重力(或引力)、“天体磁场力”这三级力运动所形成的“通道”(即“涡旋线 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椭圆环状纵 向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流动进入到天体旋转中心。以最大本能和最短的时间 来实现该区域内外之间的正压与负压平衡。简要地说,这类方式就是一种简单的填充方式, 即把区域外密度相对较大的“宇宙基态液”填充到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内,从而实现该区域 内外之间的正压与负压平衡。就是“平衡趋势”作用的基本含义。尤其是,“天体磁旋力”的天体旋转中心处呈现为棒状或轴状(呈与涡旋线盘面 垂直状态)时,不但进行“基态液涡旋线向心式负压定向连续位移传递效应”和“基态液重 力直线向心式负压全方位连续位移传递效应”,并形成“涡旋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 道”和“重力直线向心式负压位移连续效应通道”;而且,还进行“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物理学教学的一种广义天体磁旋力模型,其特征是,结构由一个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的球体、一条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涡旋力的涡旋线、若干条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引力的直杆线、若干条在教学意义上代表天体磁力线的环状线组成;球体开有若干小孔道,每一小孔道与一根直杆线配合;球体分别与涡旋线、直杆线和环状线配合,即涡旋线的中心区配合于球体的核心区,同时涡旋线向球体外周围延伸出来;直杆线与球体表面的水平面互相垂直、内心地连接球体的核心区,并向球体外延伸出来;环状线与涡旋线盘面互相垂直、并纵向地配合于球体的核心区,并由球体两极穿出弯曲地围绕着地配合于球体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冯建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