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9447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面板,在液晶单元2的观看侧夹设第一粘合剂层3粘贴有第一光学薄膜4并且在液晶单元2的相反侧夹设第二粘合剂层5粘贴有第二光学薄膜6,其中第一粘合剂层3的蠕变偏移量(L1)为50~3000μm,第二粘合剂层5的蠕变偏移量(L2)为10~400μm,第一粘合剂层3的蠕变偏移量(L1)大于第二粘合剂层5的蠕变偏移量(L2),其中,蠕变偏移量是指: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μm、对10mm↑[2]的粘贴面积于23℃施加4.9N的拉伸剪切力的情况下,1小时后的偏移量。所述液晶面板能够抑制随着光学薄膜的收缩而导致的液晶面板周边部的漏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一般设有液晶单元和分别设置在液晶单元的两面侧的偏振片。前述液晶单元具有2个液晶 单元基板、夹在该两个基板之间的隔离物和在该2个基板的间隙 内注入的液晶材料。注入了液晶材料的液晶单元本身具有双折 射性,产生相位差。为了补偿该液晶单元的相位差,通常在液 晶单元与偏振片之间设置光学补偿层(例如专利文献l )。通常,这些偏振片等光学薄膜通过粘合剂贴合于液晶单元。 作为该光学薄膜用的粘合剂,从透明性、耐久性的观点来看, 通常使用丙歸酸系粘合剂。专利文献l: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3-344658号。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光学薄膜在加热条件下、加湿条件下容易伸缩。因 此,在将光学薄膜粘合之后,随着光学薄膜的伸缩,容易产生 光学薄膜的浮起、剥落。尤其,在使用拉伸薄膜作为光学薄膜的情况下,由于受热 等,薄膜在其主拉伸方向上收缩较大。如果光学薄膜这样收缩,液晶面板相应地弯曲,因此液晶 面板很容易产生漏光。由于这种漏光,例如产生了当液晶面板 处于黑色显示状态时在面板的周边部的黑色显示水平下降的问 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面板周边部随着光学薄膜收 缩而出现的漏光的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在液晶单元的观看侧夹设 第 一粘合剂层粘贴有第 一光学薄膜并且在液晶单元的相反侧夹 设第二粘合剂层粘贴有第二光学薄膜,其中第 一 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l )为50~ 3000|Lim,第二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 ) 为10 - 400ium,第一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l)大于第二粘 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其中,蠕变偏移量是指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pm、对10mm2 的粘贴面积于2 3 。C施加4. 9N的拉伸剪切力的情况下,1小时后的 偏移量。具体方法如实施例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液晶面板中的上述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 薄膜的至少 一个包含起偏振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液晶面板中,上述第一光学薄膜和第 二光学薄膜是包含起偏振器的偏振片,第一光学薄膜的起偏振 器的吸收轴方向被配置成与液晶面板的长边大致平行,而且第 二光学薄膜的起偏振器的吸收轴方向被配置成与液晶面板的短 边大致平行。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液晶面板中,上述起偏振器包含拉 伸薄膜,起偏振器的吸收轴在该拉伸薄膜的主拉伸方向上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液晶面板中,上述第 一 粘合剂层的蠕变偏 移量(Ll )与第二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的比值(Ll/L2) 为30以下,优选的是,第一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l)与第 二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的比值(Ll/L2)为2以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液晶面板中,上述第一粘合剂层的 蠕变偏移量(Ll)与第二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的比值 (Ll/L2)为5~20。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液晶面板中,在面板周边具有边框。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液晶面板中,上述第一粘合剂层和 第二粘合剂层以丙烯酸系粘合剂为主成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上 述4壬^可一个液晶面才反。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可以防止液晶面板周边 部的漏光,并且在整个面板中可具有良好的图像显示。尤其是, 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包含含拉伸薄膜的起偏振器、第 一光学薄膜的起偏振器的吸收轴方向被配置成与液晶面板的长 边基本平行、而且第二光学薄膜的起偏振器的吸收轴方向被配 置成与液晶面板的短边基本平行的液晶面板,可以进一步防止液晶面;f反周边部的漏光。 附图说明图l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立体 参考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 一个实施方案的、省略中心 部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示出观看侧的偏振片和相反侧的偏振片的配置的立 体参考图。图4是示出液晶面板的弯曲状态的参考图。 图5是示出蠕变偏移量测定方法的剖面参考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在液晶单元的观看侧夹设第 一 粘合剂层 粘贴有第一光学薄膜并且在液晶单元的相反侧夹设第二粘合剂 层粘贴有第二光学薄膜,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1 )为50 3000nm,第二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为10 ~ 400(am,第一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l)大于第二粘合剂层 的蠕变偏移量(L2)。另外,第一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l ) 优选为80 2500ium,更优选为150 ~ 2000jim。另一方面,第二 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 )优选为20 ~ 200nm,更优选为30 ~ 150拜。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第 一 粘合剂层能緩和第 一 光学薄膜的 收缩引起的应力,从而能够防止液晶单元变形。以下具体说明 本专利技术。这里,在本专利技术中,粘合剂包括通常称为胶粘剂的材料。 另外,第 一 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可以统称为"粘合剂 层"。第一光学薄膜和第二光学薄膜可以统称为"光学薄膜"。 (液晶面^反的组成实例)图l和图2示出了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 一个实例。l表示液晶面板,IO表示设置在该液晶面板l的周围的边框, IOO表示设置在液晶面板I上的光单元(light unit)。边框10用公知的框状部件构成,所述框状部件形成一个露 出液晶面板l的观看面(图像显示面)的开口部。该边框10具有 覆盖液晶面4反l的侧部la的侧面部ll和矩形才医状的正面部12,该 正面部12从该侧面部11向内侧弯曲并且覆盖液晶面板1的观看 面周边部lb。该边框IO以与液晶面板1的侧部la和观看面周边部lb接触 或者具有小的间隙的状态被安装在液晶面板1上。光单元100被设置在液晶面板l的相反侧(所谓的"背光单 元")。在图2中,2表示液晶单元。3表示设置在液晶单元2的观看侧的第 一 粘合剂层。4表示夹设第 一 粘合剂层3粘贴在液晶单元2 上的第一光学薄膜。5表示设置在液晶单元的相反侧的第二粘合 剂层。6表示夹设第二粘合剂层5粘贴在液晶单元2上的第二光学薄膜。这里,术语"第一,,和"第二,,是为了方便区分构成部件而加 上的。因此,术语"第一"和"第二"决不意味着光学薄膜和粘合 剂层的排列顺序、优劣等。液晶面板l形成为其观看面从正面看为长方形。因此,液晶 面板l的观看面的横向长度比纵向长度更长。对液晶面板l的横 向长度与纵向长度比没有特别限制,通常,横向长度:纵向长度 =4:3,或者为16:9等。液晶单元2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液晶单元。例如,液晶单元 2具有 一对液晶单元基4反;夹设于该液晶单元基板之间的隔离 物;在该一对液晶单元基板之间注入的液晶材料;在观看侧的 液晶单元基板的内面设置的滤色器;以及在另 一液晶单元基板 的内面设置的驱动用TFT基板等电极元件。液晶单元基板只要透明性优异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液晶 单元基板,可以使用钠钙玻璃、低碱硼硅酸盐玻璃、无碱铝硼 硅酸盐玻璃等透明玻璃板;聚碳酸酯、聚曱基丙烯酸甲酯、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环氧树脂等光学用树脂板等具有挠性的透明基板。对液晶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该材料是显示液晶相的材 料。液晶单元2的模式也可适当选择。液晶单元2例如可以采用 VA型、IPS型、TN型、STN型、OCB型等任何模式。其中,VA 型(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单元2由于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液晶单元的观看侧夹设第一粘合剂层粘贴有第一光学薄膜并且在液晶单元的相反侧夹设第二粘合剂层粘贴有第二光学薄膜,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1)为50~3000μm,第二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为10~400μm,第一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1)大于第二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 其中,蠕变偏移量是指: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μm、对10mm2的粘贴面积于23℃施加4.9N的拉伸剪切力的情况下,1小时后的偏移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竹正之外山雄祐金城直隆清水享吉田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