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写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085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写笔,所述笔芯后端设置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设置有数个台阶;在连接头后端的笔杆内壁上周向均布设置有多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笔杆上的支撑台阶,和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台阶上的支撑杆,支撑杆后方设置有支撑杆复位弹簧与笔杆内腔壁连接;支撑杆的后方有配重球腔室,配重球腔室内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一配重球和第二配重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写字时只需将笔竖起,即可令笔尖伸出并抵紧,可进行写字,当写字完毕后,只需将笔杆水平搁置,笔尖即可自动收回笔杆内部。无需按动按钮或者其他操作,既可实现笔尖的自动收回功能,使用非常方便省力,也使得笔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写笔,尤其是一种手写笔。
技术介绍
笔是人们用于书写的工具,其中笔尖,是一支笔中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部分,一但 笔尖被损坏,则笔就无法使用了。一般的笔,均需要设置一个笔套来保护笔尖。但笔套取放 比较麻烦且容易丢失。故又有一种可靠弹簧将笔杆缩回,使笔尖收至笔杆内进行保护的笔, 一般多为圆珠笔或者签字笔等。但这种笔在使用中,当需要笔尖伸出或者缩回时,需要按下 笔杆末端的一个按钮,仍然具有使用不便的缺陷。同时当写字完毕后忘记按下按钮使笔尖 收回时,则仍然会导致笔尖裸露在外面,进而容易造成笔尖损坏或者被笔尖的墨水弄脏别 的物体。故如何设计一种停笔后,无需按下按钮即可使得笔尖自动收回的笔,即成为本领 域有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写字时笔尖可自动 伸出,同时停笔后,笔尖可自动收回的手写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写笔,包括笔杆,位于笔杆内的笔芯,笔芯前端为笔尖,压接于笔芯和笔杆 之间的笔芯复位弹簧;其特点在于,所述笔芯后端设置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设置有数个 向后端直径逐渐减小的台阶;在连接头所在位置后端的笔杆内腔壁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 至少3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笔杆上的支撑台阶,和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 支撑台阶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位于支撑台阶的后方位置设置有支撑杆复位弹簧与笔杆内 腔壁连接;支撑杆的后方设置有配重球腔室,配重球腔室内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一配重球和 第二配重球,所述第一配重球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台阶处支撑杆之间距离,且第一配重球 的重量大于笔芯复位弹簧弹力,所述第二配重球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台阶处支撑杆之间距 离,且第二配重球的重量应使得其与支撑杆后端接触时足以压缩支撑杆复位弹簧并使得支 撑杆前端抵接在连接头的台阶上。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端均为笔尖所在方向,后端为相反 方向。本技术的手写笔,当笔杆水平搁置时,所述第一配重球和第二配重球均位于 配重球腔室内,笔芯在笔芯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笔尖收回笔杆内,形成保护。当需要写字 时,当笔杆由水平方向转化为竖直方向后,第一配重球首先下落并通过支撑杆之间最窄处 (即支撑台阶所在位置处),最终抵接在笔芯后端的连接头上,由于第一配重球的重量大于 笔芯复位弹簧弹力,故第一配重球可以使得笔芯下移并使得笔尖伸出笔杆外。然后第二配 重球下落并抵接在支撑杆后端,第二配重球可以克服支撑杆复位弹簧弹力,使得支撑杆后 端往笔杆内壁方向转动,支撑杆前端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往笔杆中心方向转动并最终抵接在连接头上的台阶上,使得笔芯被抵紧而不能往后端移动。此时可以进行正常写字。当写字完毕后,方向笔杆,在笔杆由竖直转向水平方向的过程中,第二配重球和第 一配重球回滚至配重球腔室内。此时支撑杆在支撑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支撑杆前端 脱离连接头的台阶并往笔杆内腔壁方向转动,笔芯在失去支撑杆支撑后也在笔芯复位弹簧 作用下向后方移动复位,使得笔尖随笔芯自动缩回笔杆内部,从而得到保护。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杆的后端具有一个向笔杆内壁方向弯曲的倾斜段。在于第一 配重球和第二配重球在滚动的过程中,不会被支撑杆后端抵住,滚动更加顺畅。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写字时只需将笔竖起,即可令笔尖伸出并 抵紧,可进行写字,当写字完毕后,只需将笔杆水平搁置,笔尖即可自动收回笔杆内部。无需 按动按钮或者其他操作,即可实现笔尖的自动收回功能,使用非常方便省力,也使得笔尖能 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时,笔杆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时,笔杆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本技术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手写笔,包括笔杆1,位于笔 杆1内的笔芯2,笔芯2前端为笔尖3,压接于笔芯2和笔杆1之间的笔芯复位弹簧4 ;其 中,所述笔芯2后端设置有一连接头5,该连接头5上设置有数个向后端直径逐渐减小的台 阶;在连接头5所在位置后端的笔杆内腔壁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至少三组支撑装置,所述 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笔杆1上的支撑台阶6,和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台阶6上的支撑杆 7,支撑杆7上位于支撑台阶6的后方位置设置有支撑杆复位弹簧8与笔杆内腔壁连接;支 撑杆7的后方设置有配重球腔室,配重球腔室内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一配重球10和第二配重 球9,所述第一配重球10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台阶处支撑杆7之间距离,且第一配重球10 的重量大于笔芯复位弹簧弹力4,所述第二配重球9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台阶处支撑杆7之 间距离,且第二配重球9的重量应使得其与支撑杆7后端接触时足以压缩支撑杆复位弹簧 8并使得支撑杆7前端抵接在连接头5的台阶上。所述支撑杆7的后端具有一个向笔杆1 内壁方向弯曲的倾斜段。图1为本技术实施时,笔杆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如其所示,此 状态时,第一配重球10下落并抵接在笔芯2后端的连接头5上,由于第一配重球10的重量 大于笔芯复位弹簧4弹力,故第一配重球10可以使得笔芯2下移并使得笔尖3伸出笔杆1 外。然后第二配重球9下落并抵接在支撑杆7后端,第二配重球9可以克服支撑杆复位弹 簧8弹力,使得支撑杆7后端往笔杆1内壁方向转动,支撑杆7前端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往笔 杆1中心方向转动并最终抵接在连接头5上的台阶上,使得笔芯2被抵紧而不能往后端移 动。此时可以进行正常写字。图2为本技术实施时,笔杆1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如其所示, 此状态时所述第一配重球10和第二配重球9均位于配重球腔室内,此时支撑杆7在支撑杆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复位,支撑杆7前端脱离连接头5的台阶并往笔杆1内腔壁方向转动, 笔芯2在失去支撑杆支撑后也在笔芯复位弹簧4作用下向后方移动复位,使得笔尖3随笔 芯2自动缩回笔杆1内部,从而得到保护。权利要求1.一种手写笔,包括笔杆,位于笔杆内的笔芯,笔芯前端为笔尖,压接于笔芯和笔杆之 间的笔芯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后端设置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设置有数个 向后端直径逐渐减小的台阶;在连接头所在位置后端的笔杆内腔壁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 至少3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笔杆上的支撑台阶,和可转动连接在支撑台 阶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位于支撑台阶的后方位置设置有支撑杆复位弹簧与笔杆内腔壁连 接;支撑杆的后方设置有配重球腔室,配重球腔室内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一配重球和第二配 重球,所述第一配重球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台阶处支撑杆之间距离,且第一配重球的重量 大于笔芯复位弹簧弹力,所述第二配重球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台阶处支撑杆之间距离,且 第二配重球的重量应使得其与支撑杆后端接触时足以压缩支撑杆复位弹簧并使得支撑杆 前端抵接在连接头的台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后端具有一个向笔杆内壁 方向弯曲的倾斜段。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写笔,所述笔芯后端设置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设置有数个台阶;在连接头后端的笔杆内壁上周向均布设置有多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笔杆上的支撑台阶,和可前后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写笔,包括笔杆,位于笔杆内的笔芯,笔芯前端为笔尖,压接于笔芯和笔杆之间的笔芯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后端设置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设置有数个向后端直径逐渐减小的台阶;在连接头所在位置后端的笔杆内腔壁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至少3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笔杆上的支撑台阶,和可转动连接在支撑台阶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上位于支撑台阶的后方位置设置有支撑杆复位弹簧与笔杆内腔壁连接;支撑杆的后方设置有配重球腔室,配重球腔室内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一配重球和第二配重球,所述第一配重球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台阶处支撑杆之间距离,且第一配重球的重量大于笔芯复位弹簧弹力,所述第二配重球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台阶处支撑杆之间距离,且第二配重球的重量应使得其与支撑杆后端接触时足以压缩支撑杆复位弹簧并使得支撑杆前端抵接在连接头的台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