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包括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前弯梁、中空的连接梁和后弯梁,前弯梁包括前顶板和前底板,前顶板与前底板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前底板的前端侧边与前下弧形弯板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前下弧形弯板的弧形面朝前上方凸起;后弯梁包括后顶板和后底板,后顶板与后底板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后底板的后端侧边与后下弧形弯板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后下弧形弯板的弧形面朝后上方凸起,连接梁的前端插装在前顶板和前底板构成的前插装槽内,连接梁的后端插装在后顶板和后底板构成的后插装槽内。防护栏碰撞人或异物时,能够缓解冲撞力,减轻对人的伤害,并可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技术背景现有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通常为钢质的较为复杂结构,其自重也较大,由此 会导致增大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同时也不具有抗冲击和缓冲结构设计。此外,现有的车 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具有很多尖出的棱角,在防护栏碰撞人或异物时,不能够缓解冲撞力, 由于无法减轻对人的伤害,或者降低对物体的破坏,常常造成较为严重的伤人事故,或者造 成对物品的严重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防护栏碰撞人或异物时,能够缓解冲撞力,进而减 轻对人的伤害,或者降低对物体的严重破坏,并且自重轻,可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 节约能源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包括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前弯梁、中空的连 接梁和后弯梁,前弯梁包括前顶板和前底板,前顶板与前底板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 前顶板下表面的中部与前立筋板的顶端一体相连,前立筋板的板面位于左右方向,前立筋 板的底端与所述前底板上表面的中部一体相连,前底板的前端侧边与前下弧形弯板的后端 侧边一体相连,前下弧形弯板的弧形面朝前上方凸起,前下弧形弯板的前端侧边与前半圆 弧形板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前半圆弧形板的弧形面朝下方凸起,前半圆弧形板的前端侧 边与前上弧形弯板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前上弧形弯板的弧形面朝前上方凸起,前上弧形 弯板、所述前半圆弧形板和所述前下弧形弯板构成一个前缓冲吸震腔,前上弧形弯板的后 端侧边与所述前顶板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所述前缓冲吸震腔内设有前筋板,前筋板的板 面位于左右方向,前筋板的上端与所述前上弧形弯板下表面的中部相连,前筋板的下端与 所述前下弧形弯板上表面的中部相连;所述后弯梁包括后顶板和后底板,后顶板与后底板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 后顶板下表面的中部与后立筋板的顶端一体相连,后立筋板的板面位于左右方向,后立筋 板的底端与所述后底板上表面的中部一体相连,后底板的后端侧边与后下弧形弯板的前端 侧边一体相连,后下弧形弯板的弧形面朝后上方凸起,后下弧形弯板的后端侧边与后半圆 弧形板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后半圆弧形板的弧形面朝下方凸起,后半圆弧形板的后端侧 边与后上弧形弯板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后上弧形弯板的弧形面朝后上方凸起,后上弧形 弯板、所述后半圆弧形板和所述后下弧形弯板构成一个后缓冲吸震腔,后上弧形弯板的前 端侧边与所述后顶板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所述后缓冲吸震腔内设有后筋板,后筋板的板 面位于左右方向,后筋板的上端与所述后上弧形弯板下表面的中部相连,后筋板的下端与 所述后下弧形弯板上表面的中部相连,所述连接梁的前端插装在所述前顶板和所述前底板 构成的前插装槽内,连接梁的后端插装在所述后顶板和所述后底板构成的后插装槽内。3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其中所述前立筋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前顶板和 所述前底板的板面,前立筋板的后板面与所述连接梁的前端相贴,连接梁的前端通过铆接 或焊接与所述前顶板和所述前底板相连,所述后立筋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后顶板和所述后 底板的板面,后立筋板的前板面与所述连接梁的后端固定相贴,连接梁的后端通过铆接或 焊接与所述后顶板和所述后底板固定相连。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其中所述前弯梁、所述连接梁和所述后弯梁的 表面为光滑表面。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在使用时,对于进入防护栏范围的人或物品,本 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会通过铝合金挤压制成的前弯梁和后弯梁的弧形面把人或 异物推出行车范围,或者通过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中空的连接梁把人或物品挡在车轮外面, 由于铝合金挤压制成的前弯梁内的前缓冲吸震腔、后弯梁内的后缓冲吸震腔以及铝合金挤 压制成的中空的连接梁可以最大限度做到吸能、缓冲,在行驶中如果碰撞人或异物,本专利技术 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也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冲撞力,进而减轻对人的伤害,或者降低 对物体的破坏,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标准。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的前弯梁、 中空的连接梁和后弯梁是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与现有的钢结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相 比,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具有自重轻,可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节约能源 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包括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前弯梁 1、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中空的连接梁2和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后弯梁3,前弯梁1包括 前顶板4和前底板5,前顶板4与前底板5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前顶板4下表面的 中部与前立筋板7的顶端一体相连,前立筋板7的板面位于左右方向,前立筋板7的底端与 前底板5上表面的中部一体相连,前底板5的前端侧边与前下弧形弯板6的后端侧边一体 相连,前下弧形弯板6的弧形面朝前上方凸起,前下弧形弯板6的前端侧边与前半圆弧形板 8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前半圆弧形板8的弧形面朝下方凸起,前半圆弧形板8的前端侧边 与前上弧形弯板9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前上弧形弯板9的弧形面朝前上方凸起,前上弧形 弯板9、前半圆弧形板8和前下弧形弯板6构成一个前缓冲吸震腔10,前上弧形弯板9的后 端侧边与前顶板4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前缓冲吸震腔10内设有前筋板11,前筋板11的板 面位于左右方向,前筋板11的上端与前上弧形弯板9下表面的中部相连,前筋板11的下端 与前下弧形弯板6上表面的中部相连;后弯梁3包括后顶板14和后底板15,后顶板14与后底板15的板面沿水平方向 并列设置,后顶板14下表面的中部与后立筋板17的顶端一体相连,后立筋板17的板面位 于左右方向,后立筋板17的底端与后底板15上表面的中部一体相连,后底板15的后端侧 边与后下弧形弯板16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后下弧形弯板16的弧形面朝后上方凸起,后下弧形弯板16的后端侧边与后半圆弧形板18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后半圆弧形板18的弧形 面朝下方凸起,后半圆弧形板18的后端侧边与后上弧形弯板19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后上 弧形弯板19的弧形面朝后上方凸起,后上弧形弯板19、后半圆弧形板18和后下弧形弯板 16构成一个后缓冲吸震腔12,后上弧形弯板19的前端侧边与后顶板14的后端侧边一体相 连,后缓冲吸震腔12内设有后筋板13,后筋板13的板面位于左右方向,后筋板13的上端与 后上弧形弯板19下表面的中部相连,后筋板13的下端与后下弧形弯板16上表面的中部相 连,连接梁2的前端插装在前顶板4和前底板5构成的前插装槽内,连接梁2的后端插装在 后顶板14和后底板15构成的后插装槽内。上述前立筋板7的板面垂直于前顶板4和前底板5的板面,前立筋板7的后板面 与连接梁2的前端相贴,连接梁2的前端通过铆接或焊接与前顶板4和所述前底板5固定 相连,后立筋板17的板面垂直于后顶板14和后底板15的板面,后立筋板17的前板面与连 接梁2的后端相贴,连接梁2的后端通过铆接或焊接与后顶板14和后底板15固定相连。上述前弯梁1、连接梁2和后弯梁3的表面为光滑表面。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在使用时,可将其按照与图1中连接梁2垂直方 向将其安装在车辆右侧面的下部(左侧防护栏安装可参照右侧方法),在车辆行驶中,对于 进入防护栏范围的人或物品,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用铝合金侧防护栏,其特征是:包括采用铝合金挤压制成的前弯梁(1)、中空的连接梁(2)和后弯梁(3),前弯梁(1)包括前顶板(4)和前底板(5),前顶板(4)与前底板(5)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前顶板(4)下表面的中部与前立筋板(7)的顶端一体相连,前立筋板(7)的板面位于左右方向,前立筋板(7)的底端与所述前底板(5)上表面的中部一体相连,前底板(5)的前端侧边与前下弧形弯板(6)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前下弧形弯板(6)的弧形面朝前上方凸起,前下弧形弯板(6)的前端侧边与前半圆弧形板(8)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前半圆弧形板(8)的弧形面朝下方凸起,前半圆弧形板(8)的前端侧边与前上弧形弯板(9)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前上弧形弯板(9)的弧形面朝前上方凸起,前上弧形弯板(9)、所述前半圆弧形板(8)和所述前下弧形弯板(6)构成一个前缓冲吸震腔(10),前上弧形弯板(9)的后端侧边与所述前顶板(4)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所述前缓冲吸震腔(10)内设有前筋板(11),前筋板(11)的板面位于左右方向,前筋板(11)的上端与所述前上弧形弯板(9)下表面的中部相连,前筋板(11)的下端与所述前下弧形弯板(6)上表面的中部相连;所述后弯梁(3)包括后顶板(14)和后底板(15),后顶板(14)与后底板(15)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后顶板(14)下表面的中部与后立筋板(17)的顶端一体相连,后立筋板(17)的板面位于左右方向,后立筋板(17)的底端与所述后底板(15)上表面的中部一体相连,后底板(15)的后端侧边与后下弧形弯板(16)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后下弧形弯板(16)的弧形面朝后上方凸起,后下弧形弯板(16)的后端侧边与后半圆弧形板(18)的前端侧边一体相连,后半圆弧形板(18)的弧形面朝下方凸起,后半圆弧形板(18)的后端侧边与后上弧形弯板(19)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后上弧形弯板(19)的弧形面朝后上方凸起,后上弧形弯板(19)、所述后半圆弧形板(18)和所述后下弧形弯板(16)构成一个后缓冲吸震腔(12),后上弧形弯板(19)的前端侧边与所述后顶板(14)的后端侧边一体相连,所述后缓冲吸震腔(12)内设有后筋板(13),后筋板(13)的板面位于左右方向,后筋板(13)的上端与所述后上弧形弯板(19)下表面的中部相连,后筋板(13)的下端与所述后下弧形弯板(16)上表面的中部相连,所述连接梁(2)的前端插装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良,苏振佳,祝伟忠,马广开,纪殿龙,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丛林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