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具有接缝的压榨毛毯的方法、压榨毛毯以及底布技术

技术编号:5387694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接缝的压榨毛毯的方法,以及一种压榨毛毯,以及还涉及一种压榨毛毯的底布。底布(1)为单基底结构,具有形成接缝(12)的纵向纱线(10a、10b)以及在纸幅侧表面(A)中延伸的纵向纱线(7)。纵向纱线与横向纱线(8)编织。表面层的纵向纱线与中间层的纵向纱线和底层的纵向纱线的纱线比为至少2∶1∶1。此外,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具有长延伸部分,且它们的截面面积小于形成接缝环的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接缝的压榨毛毯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压榨毛毯的底布由多个纵向和横向纱线来编织,且至少一部分纵向纱线布置为形成用于底布的横向连 接边缘的接缝环。该接缝环可以布置成交叠在压榨部上,因此,与连接端连接的一个或多个 接缝纱线可以布置为用于所形成的接缝环槽道。而且,在编织后,一个或多个棉絮纤维层至 少在底布的纸幅侧表面上固定于该底布上,以便使结构更致密。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压榨毛毯和它的底布。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更详细地限定在独立权利 要求的前序部分中。
技术介绍
压榨毛毯用于造纸机的压榨部中,这样,要干燥的纸幅中的水可以穿透进入压榨 毛毯中。根据压榨部的结构,压榨毛毯可以布置在要干燥的纸幅的一侧或两侧上。压榨毛毯 的目的是在压榨后使得水以其不能重新进入纸幅中的方式输送。在压榨过程中,纸幅在压 榨毛毯上输送到在两个辊之间的间隙或辊隙。压榨毛毯的结构应当制成为使得在辊隙中, 水能够很容易地从纸幅传送给压榨毛毯。压榨毛毯包括底布,该底布首先使得压榨毛毯具 有所需的水容积。为了使得压榨毛毯的表面平滑,棉絮纤维至少固定在底布的纸幅侧表面 上。底布通常通过在编织机中编织来制造。 还可以在编织过程中在压榨毛毯的端部处形成接缝环,以便通过使连接端进行连 接来制造成闭环形式的压榨毛毯。将这种具有接缝的压榨毛毯安装在造纸机上通常比安装 已经成闭环形式的压榨毛毯更容易和更快。组成接缝环的纱线相对较粗,以便使接缝有足 够的拉伸强度,这样,在连接接缝时很容易处理该接缝环。不过,这种粗纱线的编织点和接 缝环可能在纸幅上引起标记。因此,已知在纸幅的纸幅侧表面上布置表面层。不过,存在表 面层不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防止由形成接缝环的粗纱线引起标记,这是需要使用大量棉絮 纤维的原因。具有大量棉絮纤维的毛毯易于阻塞。因此,产生的问题是该表面层没有足够 的能力来保护包括接缝环的底层部分以避免标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和改进的用于制造具有接缝的压榨毛毯的方法、一 种新颖和改进的具有接缝的压榨毛毯以及它的底布。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将表面层的纵向纱线的纱线密度与中间层的纵向纱线 的纱线密度和底层的纵向纱线的纱线密度的比布置成为至少两倍;使用截面面积比形成接 缝环的纵向纱线的截面面积基本更小的纱线作为表面层的纵向纱线;以及对于表面层的纵 向纱线,布置在至少5个横向纱线之上的长自由延伸部分。 本专利技术的压榨毛毯的特征在于表面层的纵向纱线的纱线密度与中间层的纵向纱 线的纱线密度和底层的纵向纱线的纱线密度的比为至少两倍;表面层的纵向纱线的截面面 积小于形成接缝环的纵向纱线的截面面积;以及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具有在至少5个横向纱线之上的长自由延伸部分。 本专利技术的底布的特征在于表面层的纵向纱线的纱线密度与中间层的纵向纱线的 纱线密度和底层的纵向纱线的纱线密度的比为至少两倍;表面层的纵向纱线的截面面积小 于形成接缝环的纵向纱线的截面面积;以及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具有在至少5个横向纱线之 上的长自由延伸部分。 本专利技术的思想是要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连接端形成于单基底压榨毛毯的底布上。 该底布具有至少三层,也就是,它具有在至少三层内的纵向纱线。在表面层的下面,纵向纱 线在两层中延伸。在中间层纱线和底层纱线中的多个纱线布置为形成用于连接端的接缝 环。纵向纱线密度布置成在表面层中比在中间层或底层中高。纱线密度比(也就是纱线比)为至少2 : i : i,这意味着在表面层中,与中间层纱线和底层纱线相比,每测量单位的纵向纱线的数目为至少两倍。而且,理想的是表面层的纵向纱线的截面面积比形成接缝环的纵向纱线的截面面积基本更小。此外,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具有在至少5个横向纱线之上 的长自由延伸部分。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表面层,压榨毛毯的底布具有平滑表面,该平滑表面能够避 免在进行干燥的纸幅上形成标记。通过使用具有较高纵向纱线密度的结构,可以使得表面 层具有平滑表面。此外,棉絮纤维层很好地固定在致密的表面层上,并因此耐磨。当底布的 表面层平滑时,缝在压榨毛毯中的棉絮纤维的量可以更少。这样,还可以防止压榨毛毯的阻 塞。通过使用具有更小截面面积的纱线也可以影响表面层的平滑性。即,与粗纱线相比, 更容易将细纱线布置成在表面织物中更致密,而且,与粗纱线相比,更容易布置细纱线的交 织。此外,具有更小截面面积的纱线与粗纱线相比通常更少引起标记。相反,形成接缝环的 纱线较粗,因此,它们能够接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纵向力。在连接接缝时,由粗纱线制造 的接缝环也更容易处理。而且,在表面织物的纸幅侧表面上的纵向纱线的长自由延伸部分 增加了纱线的接触面积,这又使得表面织物更平滑和减少标记。表面层的编织可以为缎纹 状。 实施例的思想是纱线密度比为至少3 : i : i,也就是,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密度与 中间层和底层相比为至少三倍。 实施例的思想是纱线密度比为至少4 : i : i,也就是,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密度与 中间层和底层相比为至少四倍。 实施例的思想是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在连接端处转向至与它们的运行方向相反的 方向,且在连接端处不形成可连接接缝环。当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往回转向时,它们在编织后 并不需要切割。此外,在转向点处形成织边,因此结构不容易松开。 实施例的思想是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在连接端处转向至与它们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且在连接端形成可连接接缝环。这时,底布的表面层可以具有辅助接缝,该辅助接缝 可以提高接缝的强度。而且,通过使用附加接缝可以减少由接缝引起的标记。 实施例的思想是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在连接端处转向至与它们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这样,纱线的朝向连接端的第一部分和远离连接端的第二部分在相同的平面上平行 地延伸。此外,朝向连接端延伸的第一部分和远离连接端的第二部分与横向纱线在不同点 处进行交叉,因此,并排的纵向纱线尽量覆盖纵向纱线在横向纱线下面延伸的编织点。这 样,表面层的纵向纱线紧密设置在一起,并在纸幅侧表面上形成较大的接触区域。6 实施例的思想是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在连接端处围绕至少一个横向边缘纱线转向 至与它们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边缘纱线是与底布结构的其余部分分开的纱线,且它的 结构和材料可以与编织的其它横向纱线不同。边缘纱线可以留在底布中,或者可以选择在 编织后在固定棉絮纤维层之前被除去。使用边缘纱线有利于表面层的纵向纱线的转向。 实施例的思想是边缘纱线留在底布中,且它的截面面积、结构和材料选择为使得 在接缝环槽道和基底织物之间的区域更致密。此外,边缘纱线可以选择为使得棉絮纤维也 可以通过例如在接缝槽道旁边缝合而很好地固定。边缘纱线可以由折叠的单纤丝或多纤丝来制造o 实施例的思想是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在接缝环槽道的边缘处转向,这样,它们不会 在接缝环槽道之上延伸。因此,转向点在接缝环槽道和基底织物的边界处。 实施例的思想是当从纵向看时,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在接缝环槽道处转向。这时,表 面纱线保护接缝区域,并且还有利于固定棉絮纤维。 实施例的思想是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在第一连接端处延伸远于接缝环的中点,因此 形成保护接缝环槽道的接缝折片。而且,表面层的纵向纱线在第二连接端处在接缝环的中 点之前转向,并与接缝折片的长度相关。接缝折片提供了用于棉絮纤维层的良好固定基底, 并防止由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具有接缝的压榨毛毯的方法,该压榨毛毯用于造纸机的压榨部,该方法包括:在编织机器中一次编织单基底三层底布(1),该底布(1)包括纸幅侧(R)表面层(A)、中间层(B)和在辊侧表面(T)上的底层(C);在底布中编织在三层中的多个纵向(MD)纱线以及多个横向(CMD)纱线(8),这些横向(CMD)纱线布置成与纵向纱线交叉;在所述底布(1)中形成至少第一横向(CMD)连接端(4)和第二横向(CMD)连接端(5);在所述连接端处通过中间层(B)和底层(C)的纵向纱线而形成多个接缝环(12),用于形成接缝;以及在编织后将至少一个棉絮纤维层(2)至少固定在底布的纸幅侧表面(R)上;其特征在于:将表面层(A)的纵向纱线(7)的纱线密度与中间层(B)的纵向纱线(10a)的纱线密度和底层(C)的纵向纱线(10b)的纱线密度的比布置成分别为至少两倍;使用截面面积比形成接缝环的纵向纱线(10a、10b)的截面面积基本小的纱线作为表面层(6)的纵向纱线(7);以及对于表面层(6)的纵向纱线(7),布置在至少5个横向纱线(8)之上的长自由延伸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FI 2007-9-28 20075682一种用于制造具有接缝的压榨毛毯的方法,该压榨毛毯用于造纸机的压榨部,该方法包括在编织机器中一次编织单基底三层底布(1),该底布(1)包括纸幅侧(R)表面层(A)、中间层(B)和在辊侧表面(T)上的底层(C);在底布中编织在三层中的多个纵向(MD)纱线以及多个横向(CMD)纱线(8),这些横向(CMD)纱线布置成与纵向纱线交叉;在所述底布(1)中形成至少第一横向(CMD)连接端(4)和第二横向(CMD)连接端(5);在所述连接端处通过中间层(B)和底层(C)的纵向纱线而形成多个接缝环(12),用于形成接缝;以及在编织后将至少一个棉絮纤维层(2)至少固定在底布的纸幅侧表面(R)上;其特征在于将表面层(A)的纵向纱线(7)的纱线密度与中间层(B)的纵向纱线(10a)的纱线密度和底层(C)的纵向纱线(10b)的纱线密度的比布置成分别为至少两倍;使用截面面积比形成接缝环的纵向纱线(10a、10b)的截面面积基本小的纱线作为表面层(6)的纵向纱线(7);以及对于表面层(6)的纵向纱线(7),布置在至少5个横向纱线(8)之上的长自由延伸部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一个横向纱线系统来编织底布(1)的横向纱线(8)。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两个横向纱线系统来编织底布(1)的横向纱线(8)。4. 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在表面层(A)中延伸的纵向纱线(7)在连接端(4、5)处转向至与它们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且并不形成接缝环。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在表面层(A)中延伸的纵向纱线(7)在连接端(4、5)处转向至与它们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同时形成可连接的接缝环。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表面层(6)的纵向纱线(7)在连接端(4、5)处围绕至少一个横向边缘纱线(16)转向至与它们的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后且在安装棉絮纤维(2)之前除去所述边缘纱线(16)。8.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表面层(A)的纵向纱线(7)在编织过程中在接缝区域之上延伸;以及在编织后在接缝区域处切割表面层(A)的纵向纱线(7)。9. 一种造纸机的压榨部的压榨毛毯,包括单基底编织底布(l),该底布(1)具有一个在另一个顶上的三层,即纸幅侧(R)表面层(A)、中间层(B)和辊侧表面(T)上的底层(C);多个纵向(MD)纱线(7、 10)和多个横向(CMD)纱线(8),它们彼此交叉;至少第一横向(CMD)连接端(4)和第二横向(CMD)连接端(5);在所述连接端处的多个接缝环(12),用于形成接缝,接缝环(12)由中间层(B)和底层(C)的至少一些纵向(MD)纱线(10a、10b)形成;以及至少一个棉絮纤维层(2),该棉絮纤维层固定在底布(1)的至少纸幅侧表面(R)上;其特征在于表面层(A)的纵向纱线(7)的纱线密度与中间层(B)的纵向纱线(10a)的纱线密度和底层(C)的纵向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米科宁T维尔塔宁
申请(专利权)人:坦姆菲尔特PMC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