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38719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该血管吻合系统包括:插入管,其前端具有多个向外突出的钩,其后端具有环形凸起;和连结管,其具有与插入管的凸起相对应的凹槽,这样,两个插入管从连结管的两端被插入到连结管中而被固定。插入管和连结管由可被活体吸收的材料构成,并且当各自插入了一根血管并将血管固定在钩上的两个插入管从连结管的两端被插入连结管时,这两根血管的内壁在连结管的中心相互接触而被吻合到一起。由于可吸收的吻合系统不需要额外的吻合装置,因此,即使是在狭窄的空间内也有可能实施吻合术。进一步,由于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完全被活体吸收,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身体排异反应的风险。当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完全被吸收后,吻合的血管恢复其自身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游离瓣(free flap)手术中连接血管的血管吻合系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所述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可以通过使用两个 插入管和一个连结管简单地吻合血管。
技术介绍
游离瓣手术被用于重建由外伤或肿瘤切除所造成的组织缺陷。游离瓣手术是这样 一种手术技术,其通过完全切除给供体组织供血的血管,将该血管转移到受体部分,接着通 过微血管吻合将血管连接到受体部分的血管而移植组织。在游离瓣手术最重要的步骤,也 就是血管吻合术中,经常会用到非常细致的缝合。特别地,在微血管吻合术中,至少一个动 脉和两个静脉应当被连接。尽管微血管吻合术都是由擅长显微外科的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来 操作,这种手术还是需要大约1小时30分钟才能完成,这表明微血管吻合术是很难操作的。 因此,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学习该手术技术。在微血管吻合术中,静脉比动脉更难于缝合。 进一步,当供体血管和受体部分二者的直径存在较大差异或供体血管和受体部分彼此垂直 设置的时候,缝合会更困难。进一步,在使用缝合的微血管吻合术中,当针穿过血管时会伤害血管内壁,由此造 成如血栓这样的并发症。当供体血管和受体部分二者的直径存在较大差异的时候,实施微 血管吻合术会很困难。进一步,随着吻合时间延长,瓣缺血时间延长,由缺血再灌注损伤所 引起的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为了克服上述缺点,1962年,Nakayama和其他人研究了一种微血管缝合器,所述 缝合器包括两个金属环和十二个连结钉。虽然从那以后研究出了一些改进的微血管缝合 器,但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只有由Synovis ,Birminhm, USA制造的MAC(微血管吻合联结 器)系统。参照图9至11,描述一种MAC系统的使用方法。首先,通过血管测量仪测量血管直 径,选择一个合适直径的环并将其安装到吻合装置上。随后,吻合装置被放置到供体血管和 受体血管之间,其中一个血管被插入到环内并被翻转使得血管的内膜外翻。接着,血管被固 定在位于环上的钉。另一血管以相同的方式被固定。接着,设置在吻合装置手柄一端处的 翻转单元发生翻转使得两个环聚集到中心从而完成了吻合。最后,当翻转装置进一步翻转 时,彼此接合的环逐渐从吻合装置离开。MAC系统相对于使用缝合的微血管吻合具有很多优点。第一,使用MAC系统的血管 吻合只需要大约5分钟。短的吻合时间减少了瓣缺血情况,这使得由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 起的并发症的风险减少了并节省了整个手术时间。因此,MAC系统可以有效地使用在需要 长时间的手术中,如需要处理两个游离瓣或进行静脉移植的手术。第二,即使供体血管和受 体血管之间的直径存在较大差异,血管也可以容易地被吻合。尽管一个血管的直径比另一 个血管的直径大3. 5倍,血管也可以容易地被吻合。第三,手术后长期随访的结果不比那些 使用缝合的血管吻合的结果差。对于辐射血管以及正常血管,机械式的血管吻合表现出与使用缝合的血管吻合相似或比它们更好的旁路移植率(graftpatencyrate)。最后,掌握该 手术技术所需的培训时间不比使用缝合的血管吻合的培训时间长。因此,可以增加成功率。尽管MAC血管吻合系统有很多优点,但它的价格比缝合高很多。因此,患者难以负 担得起MAC血管吻合系统。进一步,由于MAC血管吻合系统永远留在体内,可能会发生身体 排异反应。更进一步,由于血管吻合系统由聚乙烯制成,它会对周围血管施加压力,使得血 管不如正常血管有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简单地进行血管吻合 术,并且经过预定时间后,它可以完全被活体所吸收,由此降低了身体排异反应。技术方案在一方面,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包括插入管,其前端具有多个向外突出的钩, 其后端具有环形凸起;和连结管,其具有与插入管的凸起相对应的凹槽,这样,两个插入管 从连结管的两端被插入到连结管而被固定。在此,插入管和连结管由可被活体吸收的材料 构成,当各自插入了一根血管并将血管固定在钩上的两个插入管从连结管的两端被插入连 结管时,两根血管的内壁在连结管的中心相互接触而被吻合到一起。插入管的前端可以是圆柱形管,该圆柱形管以120度为间隔被分成三个部分,每 个分开的部分可以具有两个设置在其上的钩。连结管的内部中心部分可以具有一个空间,该空间使得插入管的钩不接触连结管。插入管和连结管可以由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 glycoilic acid) (PLGA)制成,可以通过调节乳酸和乙醇酸(glycolic acid)的混合比例来控制吸收时间。有益效果常规的MAC系统需要额外的空间用于单独的吻合装置,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吸收的 血管吻合系统不需要额外的吻合装置。因此,即便是在狭窄空间中也有可能实施吻合术。进一步,由于MAC系统永久地留在活体内,因此会产生身体排异反应,而根据本发 明的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完全被活体吸收,这样就可能避免发生身体排异反应。当可吸 收的血管吻合系统完全被吸收后,吻合的血管恢复其自身弹性。更进一步,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费用低,使显微手术更易于 为患者所接受。附图说明图1至3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插入管的立体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结管的横截面视图。图5是说明两个插入管被插入到连结管的状态的视图。图6显示了血管被插入到插入管之前的状态。图7显示了血管被插入到插入管并固定在钩上的状态。图8显示了血管被插入管和连结管吻合后的状态。图9是说明常规MAC系统的视图。图10和11是说明使用常规的MAC系统吻合血管的方法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 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包括两个插入管和一个连结管。将参照图1 至3对插入管进行说明,将参照图4和5对连结管进行说明。然后,将参照图6至8对使用 插入管和连结管进行血管吻合的方法进行说明。图1至3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插入管100的立体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插入管100可以被分为前端101和后端103。前 端101具有多个附着于以附图标记102表示的圆柱形管上的钩104,钩104从圆柱形管向外 突出。圆柱形管102可以由一个管一体形成,或者可以分为以120度为间隔分开的三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个实施例,分开部分102的每一部分具有设置于其上的两个 钩 104。插入管100的后端103具有设置于其上的环形凸起106。如图1和2所示,两个 环形凸起106可以被设置在一个插入管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了前端101和后端 103的插入管100的总长被设定为大约4mm,圆柱形管的外半径被设定为2. 25mm,钩的高度 被设定为大约0. 5mm。该尺寸符合用于吻合直径为2-3mm的血管的血管吻合系统的大小,上 述尺寸的血管是显微手术中最常被吻合的血管。血管吻合系统的尺寸可以根据血管直径的 变化而调整。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结管200的横截面视图。图5是说明两个插入管 100被插入到连结管200的状态的视图。参照图4和5,连结管200具有一种结构,其中,两个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该血管吻合系统包括:插入管,其前端具有多个向外突出的钩,其后端具有环形凸起;和连结管,其具有与所述插入管的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这样,两个所述插入管从所述连结管的两端被插入到所述连结管中而被固定,其中,所述插入管和所述连结管由可被活体吸收的材料构成,并且当各自插入了一根血管并将所述血管固定在所述钩上的两个所述插入管从所述连结管的两端被插入所述连结管时,这两根血管的内壁在所述连结管的中心相互接触而被吻合到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7-8-29 10-2007-0087047一种可吸收的血管吻合系统,该血管吻合系统包括插入管,其前端具有多个向外突出的钩,其后端具有环形凸起;和连结管,其具有与所述插入管的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这样,两个所述插入管从所述连结管的两端被插入到所述连结管中而被固定,其中,所述插入管和所述连结管由可被活体吸收的材料构成,并且当各自插入了一根血管并将所述血管固定在所述钩上的两个所述插入管从所述连结管的两端被插入所述连结管时,这两根血管的内壁在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久金俊亨崔教昌宋承镐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美塔生物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