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丁礼专利>正文

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8503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由下环圈(1),抗张力板(2),上环圈(3)、骨圆针(6)、承力柱(10)、气囊垫(11)和充气囊(12)等组成。其中上、下环圈分别由相互对应的弧段组成。每一上、下环圈的弧段均连接一块抗张力板2。在上、下环圈之间,至少有两根垂直的承力柱10。每一个抗张力板2的内侧,衬有一个气囊垫11。在上、下环圈上,分别装有一个横贯的骨圆针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器可以维持、稳定复位后的位置,从而解决早期功能活动,防止各种并发症,达到骨折早期愈合。(*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矫形器械,特别是属于复位骨折肢体的装置;具体地说,是属于一种创作骨科中长管骨新鲜与陈旧骨折的固定器具。目前在创伤骨科领域中,对于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闭合复位外固定即利用手法或各种牵引方法使骨折复位,而后分别用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架以及各种持续牵引等方法进行外固定。其中的闭合复位对于某些长管状骨骨折,例如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骨干骨折等,时常难以恢复其解剖位置,更不能解决早期功能活动的问题。另一类是开放复位内固定即利用手术的方法将骨折端暴露于术野直视下复位,而后将内固定器材固定于骨髓腔或骨外,以达到解剖复位和维持稳定骨折端的作用。其内固定器材包括髓内针(如骨圆针、V形钉、梅花针、Eecl氏针等)以及各种类型的钢板、螺丝钉、钢丝等。诸多的内固定器材,从骨折端的应力上分析,均不能满足原有骨的应力要求,也就是说,在骨折未愈合前均不能作早期的近乎生理需要的功能活动。随之而招致的便是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强硬甚或强直、骨质疏松,脱钙,甚至出现骨折不愈合。同时,长期卧床增加了病人的身心痛苦及静脉炎或静脉栓塞、积坠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陪床家属的服侍负担。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闭合复位外固定和开放复位内固定的上述诸多不足,研制一种特别适用于长管骨骨折的内外复合固定器。利用这种内外复合固定器,可以维持和稳定其复位后的位置,从而解决早期功能活动,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硬或强直,骨质疏松、脱钙、甚至骨折不愈合等,以及由此导致的静脉炎、静脉栓塞、积坠性肺炎等各种并发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构思和措施实现的利用本专利技术人研制的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与已知的内固定器组合使用,例如利用手术将内固定器材固定于骨髓内腔或骨外,使长管骨骨折维持解剖复位,再利用本技术的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通过骨折两端的横贯钢针,把骨折部位的各种应力引至外固定器上,将骨折处的应力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使病人在手术后便可进行近乎生理需要的功能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骨折早期愈合。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的a、b分别是本技术的正视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主要由下环圈1、抗张力板2、上环圈3、骨圆针6、承力柱10、气囊垫11和充气囊12等主要元件组成。其中1、下环圈1和上环圈3,分别由相互对应的偶数弧段组成。各个弧段的端部互为台阶形的扣合状,并在相互扣合的侧面有一个水平的长孔,由螺栓与螺母4组成可径向调节的滑动结构。根据人病肌容不同的肢体。松开螺母并径向滑动环圈的各个弧段,实现环圈周径的调整。2、上、下环圈的每一弧段均连接一块抗张力板2,而且上环圈与下环圈相互对应的抗张力板呈互为重迭的接合。在重迭接合部位的中线上有一个垂直的长孔,用以根据病人的身材通过抗张力板的上下伸缩调节固定器的高度,并由螺母8紧固之。3、在上、下环圈之间,至少有两根垂直的承力柱10、承力柱两端由螺母9分别紧固在上、下环圈上。4、每一个抗张力板2的内侧,均衬有一个气囊垫11。在使用时,可用充气囊12充气后,对肢体产生加压作用。5、上环圈和下环圈上,至少在一对相互对应的弧段侧面,钻有不少于两个的径向骨圆针孔7,用以将骨圆针6横穿在上下环圈上。在上环圈每个骨圆针孔的顶面和下环圈每个骨圆针孔的底面,均钻有一个轴向定位螺孔5,并由定位螺钉将骨圆针紧固在径向的骨圆针孔内。本技术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骨圆针6横贯穿过一部分环圈上的骨圆针孔7内,且应先按装下环圈1,后装上环圈3。因下环圈1所连接的抗张力板2重迭于内,而上环圈3所连接的抗张力板2重迭于外。然后再按下、上之顺序分别按装环圈的其余部分。调整周径至适合的程度,用螺栓和螺母4将环圈的各部固定成一体,再将固定器的高度调整至合适位置,通过螺栓和螺母8固定之。然后再按装承力柱并固定之,最后将各个气囊垫分别置入抗张力板2的内侧,并用充气囊12适量充气,即完成该固定器的全部按装过程。本技术固定器的上、下环圈、承力柱、螺栓、螺母等可选用铝合金或其他轻质、不锈合金材料;抗张力板可用能被X射线穿透的工程塑料;气囊垫和充气囊可用橡胶制造。根据不同部位长管骨的需要,可分别制成圆筒状或圆台状等不同几何形状或不同规格尺寸的系列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其特征是由下环圈、抗张力板、上环圈、骨圆针、承力柱、气囊垫和充气囊等组成;其中(1)、所说的下环圈和上环圈,分别由相互对应的偶数弧段组成,各个弧段的端部互为台阶形的扣合状;(2)、上、下环圈的每一弧段均连接一块抗张力板,而且上环圈与下环圈相互对应的抗张力板呈互为重迭的接合;(3)、上、下环圈之间,至少有两根垂直的承力柱,其两端由螺母分别紧固在上、下环圈上;(4)、每一个抗张力板的内侧,均衬有一个由充气囊充气的气囊垫;(5)、在上、下环圈上,至少有一对相互对应的弧段侧面,钻有不少于两个的径向骨圆针孔。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上、下环圈每个弧段相互扣合的侧面有一个水平的长孔,并由螺栓与螺母〔4〕组成可以径向调节的滑动结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其特征是在上、下环圈相互对应的抗张力板重迭接合部位的中线上有个垂直长孔,并由螺栓与螺母〔8〕组成可上下伸缩的结构。4.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其特征是在上环圈每个骨圆针孔的顶面和下环圈每个骨圆针孔的底面,均有一个轴向定位螺孔〔5〕。专利摘要一种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由下环圈(1),抗张力板(2),上环圈(3)、骨圆针(6)、承力柱(10)、气囊垫(11)和充气囊(12)等组成。其中上、下环圈分别由相互对应的弧段组成。每一上、下环圈的弧段均连接一块抗张力板2。在上、下环圈之间,至少有两根垂直的承力柱10。每一个抗张力板2的内侧,衬有一个气囊垫11。在上、下环圈上,分别装有一个横贯的骨圆针6。本技术的固定器可以维持、稳定复位后的位置,从而解决早期功能活动,防止各种并发症,达到骨折早期愈合。文档编号A61F5/04GK2170080SQ9323191公开日1994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王丁礼 申请人:王丁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管骨骨折内外复合固定器,其特征是由下环圈[1]、抗张力板[2]、上环圈[3]、骨圆针[6]、承力柱[10]、气囊垫[11]和充气囊[12]等组成;其中:(1)、所说的下环圈[1]和上环圈[3],分别由相互对应的偶数弧段组成,各个弧 段的端部互为台阶形的扣合状;(2)、上、下环圈的每一弧段均连接一块抗张力板[2],而且上环圈与下环圈相互对应的抗张力板呈互为重迭的接合;(3)、上、下环圈之间,至少有两根垂直的承力柱[10],其两端由螺母[9]分别紧固在上、下环圈上 ;(4)、每一个抗张力板[2]的内侧,均衬有一个由充气囊[12]充气的气囊垫[11];(5)、在上、下环圈上,至少有一对相互对应的弧段侧面,钻有不少于两个的径向骨圆针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丁礼
申请(专利权)人:王丁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