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湘泗专利>正文

消鼾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90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有效防止打鼾的结构新颖的消鼾枕,它包括枕套和枕芯,枕芯底面为平面,而其上表面呈波浪形,从前向后包括前波峰、波谷和后波峰,在前波峰和前侧边缘之间有一半椭圆形凹陷区域,前侧边缘处最薄,后波峰处最厚。由于这种波浪状结构,使用者睡眠时头颈基本在一直线方向上,从而使呼吸道保持畅通,消除了产生鼾声的主要因素。(*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是一种能消除鼾声的枕头。现有的睡枕有多种,如海绵枕、充气枕、竹编枕和药枕等,这些枕头的不同在于其填充材料,以便达到柔软,凉爽或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这些现有枕头的缺点是其形状难以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要,导致相当一部分使用者在睡眠时发出令人厌烦的鼾声。现代医学证实,产生鼾声的重要原因是呼吸气路受阻,而枕头的合理结构是保持气路畅通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消鼾枕,该枕能使使用者的头颈保持自然,从而消除气路受阻产生的鼾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消鼾枕包括枕套和枕蕊。枕套包覆在枕蕊外表面,它通常由透气性好的布料制成。枕蕊采用了与现有枕蕊不同的形状,其前部(与使用者的颈部靠近的一侧)较薄,后部(与使用者的头顶靠近的一侧)较厚,但从前部至后部,枕蕊厚度是先增加,尔后减小,最后再增加,也就是说,从前后方向看,枕蕊上表面呈波浪起伏形状,包括前波峰,波谷和后波峰,前波峰稍低于后波峰,在前波峰和枕蕊前侧边之间,还设有一个大致为半椭圆形的凹陷区域,使用者的颈部压在该凹陷区域。为保持良好弹性,枕蕊用泡沫材料制成。由于采用了波浪状枕蕊,使用者头颈不会产生过度弯折,从而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了鼾声。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消鼾枕的枕蕊结构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消鼾枕枕蕊的A-A剖面图。本技术的消鼾枕包括枕套和枕蕊两部分,枕套与现有枕套是相似的,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说明,图1和2中也未示出枕套。本技术的关键是枕蕊的结构,如图1和2所示,枕蕊前部较薄,后部较厚,底面基本为平面,而上表面呈波浪状,从前至后包括前波峰1、波谷2和后波峰3,前波峰稍低于后波峰,波谷处的厚度大约为后波峰处厚度的1/2-2/3,波谷位于前后方向枕蕊底边中央稍靠后的位置,在前波峰1和前侧边4之间还有凹陷区域5,区域5大致凹半椭圆形。使用时,使用者颈部与区域5接触,头中部位于波谷位置,头顶部与后波峰3接触,这样,无论采用什么睡姿,头颈都近乎成直线,因而可保证呼吸道畅通。权利要求一种消鼾枕,包括枕套和枕蕊,枕套装在枕蕊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枕蕊底面为平面,上表面呈波浪形,从前向后依次为前波峰、波谷和后波峰,在前波峰和前侧边缘之间有一凹陷区域,前侧边缘最薄,后波峰处最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有效防止打鼾的结构新颖的消鼾枕,它包括枕套和枕芯,枕芯底面为平面,而其上表面呈波浪形,从前向后包括前波峰、波谷和后波峰,在前波峰和前侧边缘之间有一半椭圆形凹陷区域,前侧边缘处最薄,后波峰处最厚。由于这种波浪状结构,使用者睡眠时头颈基本在一直线方向上,从而使呼吸道保持畅通,消除了产生鼾声的主要因素。文档编号A61F5/56GK2126542SQ92227760公开日1993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郭湘泗 申请人:郭湘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鼾枕,包括枕套和枕蕊,枕套装在枕蕊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枕蕊底面为平面,上表面呈波浪形,从前向后依次为前波峰、波谷和后波峰,在前波峰和前侧边缘之间有一凹陷区域,前侧边缘最薄,后波峰处最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湘泗
申请(专利权)人:郭湘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