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刚专利>正文

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04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通过完善捕捞技术,减少捕捞对克氏原螯虾苗种的伤害,暂养停食4-6小时,减少排泄量,筛选体质健壮的克氏原螯虾苗,采用聚乙烯网布的钢筋网箱,可相互叠加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添加水草保持运输环境湿度,提高运输成活率。本方法利用克氏原螯虾生理特性,通过无水运输,大幅降低了运输器具的重量和体积,可方便的进行车辆运输。使用本方法,运输时间可达10-12小时,运输成活率可达90%以上,从而达到高密度运输、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High density transport technique of larvae of crayfis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ambarus species of high density transport technolog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fishing technology, reduce fishing of Procambarus species damage, foster starved for 4 - 6 hours, reducing discharge, Procambarus shrimp screening healthy body, using steel mesh cage polyethylene, each other superposition to improve transport capacity, by adding water to maintain the humid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ransportatio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ortation. The method can reduce the weight and the volume of the transport device by using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lobster, which can greatly facilitate the transportation of vehicles. By using this method, the transportation time is up to 10 - 12 hours, and the survival rate can reach more than 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生经济动物的高密度运输技术,具体为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 术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克氏原螯虾尸roca/^ariAs c7arh7 /raro0是一种淡水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 虾或克氏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我国食用克氏原 螯虾的历史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后期己出现在饭店销售,到90年代后由于消 费者对克氏原螯虾的认识和媒体的广泛宣传推广,国内大中城市的螯虾消费日益火爆。螯虾 食品已普遍进入国内的饭店、宾馆、超级市场和家庭餐桌。在南京、上海、北京、杭州、常 州、无锡、苏州、淮安、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 一年消费量都在力-吨以上。养殖户对养殖 克氏原螯虾的热情十分高涨,对虾苗和亲虾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建立高密度条件下克氏 原螯虾苗种的长途运输技术,提高运输成活率,是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最传统的克氏原螯虾苗种运输方法总体上都比较简陋,未能较好的满足高密度运输的条 件,例如,以前较多使用的蛇皮袋装运,由于没有架体支撑,抵抗破坏的能力差,无法堆高 充分利用车厢空间,且由于挤压严重,运输成活率较低。用水箱运输方法不便捷,用水量大, 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高密度苗种运输技术。解决克氏原螯虾苗种长途 高密度集约运输技术,降低运输成本,充分利用运输效能,提高运输动物成活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通 过完善捕捞技术,减少捕捞对克氏原螯虾苗的伤害,通过暂养停食,减少排泄量,采用聚乙 烯网布的钢筋网箱,可相互叠加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添加水草保持运输环境湿度,提高运输成 活率,从而达到高密度运输的目的。技术路线克氏原螯虾苗种捕捞一暂养一苗种要求一运输一放养l.克氏原螯虾苗种的捕捞在捕捞前三天要禁止向池中冲水,防止幼虾大量蜕壳,捕捞时造成伤害。克氏原螯虾虾 苗采用地笼网捕捞,每日必须数次重复放下、收起、取虾。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地笼网的网眼。地笼网下好后,笼梢高出水面,便于进笼的克氏原螯虾透气。地笼网下好后要注意经常去观察,地笼网中的克氏原螯虫下数量不可过多,要及时收捕, 否则会造成克氏原螯虾的窒息死亡。地笼网使用7 10天后必须要进行彻底的冲洗、暴晒, 有利于提高捕获量。2. 克氏原螯虾苗种的暂养作为运输的克氏原螯虾苗种从养殖池或繁殖池中捕出后放在清洁水体中暂养停食4-6小 时,让其肠胃内的污物排空。暂养时密度不宜过大。3. 克氏原螯虾苗种的要求要求体长3.5cm以上、体色纯正,体表无附着物、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的 虾苗,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成活率。4. 克氏原螯虾苗种的运输采用聚乙烯网布钢筋网隔箱分层运输法,用钢筋做成80cmX40cmX10cm的框架,选择网 目大小适当的聚乙烯网片覆盖四周,钢筋框架外包裹塑料软管,防止运输中相互摩擦造成网片 损坏,网隔上面有网盖扣住,网隔箱底铺一层水草后放入克氏原螯虾苗种,然后再覆盖少量湿 润水草, 一只一只地垒叠,每只网隔箱可放克氏原螯虾苗种6 8千克,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持虾 体潮湿,每隔2小时喷洒清水一次。在炎热夏天运输克氏原螯虾苗种,需采用空调车,降低运 输温度。此法运输量大,对奸的伤害小,运输时间长可达8-10小时,成活率达90以上%。5. 克氏原螯虾苗种的放养抵达目的地后,放养克氏原螯虾苗种必须遵守正确的方法,先让克氏原螯虾苗种连同箱 子放入水中浸泡1 2分钟,提起静放1 2分钟再浸泡,反复4 5次,使虾体充分吸水,彻 底排出鳃中的空气后再开箱分散放养在养殖池中,不可堆积,翌日对各放养点进行详细检査, 发现有死亡要及时取出枰重、计数,并及时补充。本专利技术根据克氏原螯虾生理特点,选取聚乙烯网布的钢筋网隔箱运输,并且从捕捞、暂 养、运输前的准备挑选到运输后的放养进行全程优化控制,实现了克氏原螯虾苗种的高密度 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运输密度大,成本小,运输成活率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附图表示的是一种适合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的聚乙烯网布钢筋网隔箱示意图,整 个网箱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10厘米,图中的l表示网箱框架支撑钢筋,圆柱形,直径0.3 厘米,相互焊接成四边形框架,图中的2为聚乙烯网布,网目大小O. l厘米,捆扎覆盖在整个 框架的四面,图中的3为活动盖板,大小为40X40厘米,活动可打开,图1中的4为塑料软管, 单面剖开后用网绳固定在钢筋框架四周,防止网隔箱相互垒叠摩擦,造成聚乙烯网布破损。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 捕捞采用地笼网捕捞克氏原螯虾苗种,每日早、中、晚重复放下、收起、取虾。地 笼网下好后,笼梢高出水面,便于进笼的克氏原螯虾透气。2. 暂养将从养殖池捕捞上的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在水泥池中暂养排污4-6小时。3. 挑选选择体色纯正,体表无附着物,附肢齐全、无病无伤、躯体光滑、活动能力强 的克氏原螯虾苗种,去除有病有伤的虾苗。4. 运输采用80cmX40cmX10cm聚乙烯钢筋网隔箱分层运输,网隔箱底铺少量水草后 放入克氏原螯虾苗种,然后再覆盖少量湿润水草,每只网隔箱放克氏原螯虾苗种8千克,网 隔箱一只一只地垒叠,每两个小时向箱体喷洒清水,保持虾体湿润。5. 放养经过8小时的运输抵达目的地后,将虾连同箱子放入水中浸泡1 2分钟,提起静放1 2分钟再浸泡,反复4 5次,使克氏原螯虾腮部充分吸水。 用本方法运输的克氏原螯虾成活率在9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完善捕捞技术,减少捕捞对克氏原螯虾的伤害,通过暂养停食,减少排泄量,采用聚乙烯网布的钢筋网箱,可相互叠加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添加水草保持运输环境湿度,提高运输成活率,从而达到高密度运输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完善捕捞技术,减少捕捞对克氏原螯虾的伤害,通过暂养停食,减少排泄量,采用聚乙烯网布的钢筋网箱,可相互叠加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添加水草保持运输环境湿度,提高运输成活率,从而达到高密度运输的目的。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 地笼网捕捞克氏原螯虾,每日早、中、晚重复放下、收起、取虾。地笼网下好后, 笼梢高出水面。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原螯奸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将从 养殖池捕捞上的克氏原螯奸苗种放在清洁流动的水体中暂养4-6小时,暂养期间 停止投饲。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原螯虾苗种高密度运输技术,其特征在于选择 体色纯正,体表无附着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刚严维辉李佳佳朱锡和唐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彭刚严维辉李佳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