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自动压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9467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子自动压接机,用于加工空心杯直流电机的定子,由两个并排的压装机构、操作平台及PLC控制系统构成,压装机构由底座、定子压装胎筒、下模芯、通针和定位块组成压装下模,由上模、上模芯及弹簧组成的压装上模,通过压装上模和压装下模一次性压装成型定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来定子加工的五次工序,简化成一次工序,并且,一个操作台上安装两个压装机构,这样,一位操作员工可以连续操作两个压装机构,大大提高了定子的加工效率;又由于简化了工序,减少了加工过程的不稳定因素,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制造电机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生产空心杯 直流电机的定子自动压接机
技术介绍
空心杯电机和其它直流电机一样,包括定子和由线圈、旋转轴组成的转子,如图7所示,定子主要由机壳30、套管31、磁钢套32及上含油轴承34、下含 油轴承33组成,机壳30为上端封闭的套筒,套管31位于该机壳30内,且套 管31的上端从机壳30的顶部伸出,在机壳30内的套管31上固定套装磁钢套 32,套管31内的上下端分别装有上含油轴承34和下含油轴承33。电机运转时, 电流通过磁铁和线圈之间形成的电磁回路,使线圈旋转,线圈则通过毂带动转 子轴旋转,从而使电能转变成转动能。我国于1995年从日本引进第一台定子压 接机,当时生产一只定子需要七次工艺完成(磁钢组件压接上轴承一通孔一压 接磁钢、机壳一通孔一压接下轴承一通孔一定子研孔),每个工艺需要一名操作 工和一台相关设备,日产量只有800只/人,效率极其低下。由于生产一只定子 需用设备多,操作设备误差及员工的熟练技巧成为影响产品一致性的主要因素, 所以产品一致性很难保证,产品性能不稳定,报废品相当多,维修也极其不方 面。2002年根据国务院要求,所有进口设备应立足国内自主开发设计,进行了 第一次本行业设备国产化制造,将机器由七个工序设计五次,将上、下含油轴承合成一道工序完成,产品一致性有了好转,但使用设备的数量没有减少,生产效率也不理想,日产量达到1500只/人,虽然效率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产业需求量剧增,远远跟不上产能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定子压装机构, 通过该定子压装机构将定子一次压装成型,以减少工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 产品的一致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子压装机构,包括上汽缸或上液压缸、上模板、下模板及连接上模 板、下模板的两立柱导轨,在导轨上装有上下滑动的动模板,该动模板的中央 及下模板上相对地开有上圆孔和下圆孔,其中,在下圆孔内安装有底座,底座 的中央沿轴向设有中心孔,该中心孔内装有空心下模芯,该下模芯的上端伸出 底座并在该伸出段部上套装有倒"T"形定子压装胎筒,该定子压装胎筒的上端 面高于所述下模芯的上端面,所述下模芯的中心孔的上端扩口,并在该中心孔 内穿有通针,该通针的下端穿出底座与同步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通针的上端伸 出下模芯和定子压装胎筒,在所述定子压装胎筒的小直径段上套装有定位块, 该定位块的上端面低于所述下模芯的上端面;在所述上圆孔内装有上模,该上 模由上向下穿过上圆孔,在该上模的中央沿轴向设有台阶孔,台阶孔的下端扩 口,该扩口部分的孔径小于所述定子压装胎筒上端的外径,在该台阶孔内装有 "T"形上模芯,上模芯的下端从上模的台阶孔伸出,上模芯的上端与装在台阶 孔内的弹簧的下端相抵接,在所述上模芯的中心设有供所述通针插入的通孔, 该通孔的下端扩口,该扩口部分的孔径与所述下模芯中心孔的上端孔径相同;所述上汽缸或上液压缸的伸缩杆穿出上模板与所述动模板的上表面相连。由底座、定子压装胎筒、下模芯、通针和定位块组成压装下模,由上模、 上模芯及弹簧组成的压装上模,通过压装上模和压装下模一次性压装成型定子。 具体操作为在套管和磁钢套加工完成后,将套管和磁钢套装在一起构成磁钢 组件;压装定子时,依次将下含油轴承、磁钢组件、上含油轴承和机壳装在通 针上,最后开动上汽缸或上液压缸,推动动模板进而带动上模向下运动,同时, 在压装过程中,启动同步电机带动通针旋转,进行通孔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压装,最后定子成形,大大提高了加工定子的工作效率,且确保了产品质量 的一致性。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在所述底座的下端经螺钉连接有垫片,该垫片的 中央开有供所述通针穿出的孔,该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底座的中心孔的孔径,通 过垫片来支撑下模芯。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改进,所述同步电机的下方安装有下汽缸或下液 压缸,该下汽缸或下液压缸的伸縮杆与同步电机的下端连接,当定子压装完成, 启动下汽缸或下液压缸,下汽缸或下液压缸的伸縮杆向上移动进而带动通针向 上移动,将压装成型的定子顶出,便于取出。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改进,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部沿径向开有螺纹孔, 该螺纹孔贯通至底座的中心孔,在该螺纹孔内装有开槽锥端紧定螺钉,该开槽 锥端紧定螺钉的内端与所述下模芯的外壁抵接,通过开槽锥端紧定螺钉将下模 芯抵紧,防止下模芯串动。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改进,在所述定位块的外部套装有螺母,该螺母 下端的内螺纹与所述底座上端的外螺纹配合,通过螺母将定子定位块、压装胎筒锁紧。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改进,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安装在台阶孔内的开槽 锥端调整螺钉的下端相抵接,该开槽锥端调整螺钉与台阶孔的孔壁螺纹连接, 通过开槽锥端调整螺钉调整弹簧的伸縮长度,进而调整上模芯的压力。本技术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自动压接机,该定子自动压接机包括两个并排的压装机构、操作平台及PLC控制系统,每个压装机构包括上汽 缸或上液压缸、上模板、安装在操作平台上表面的下模板及连接上模板、下模 板的两立柱导轨,两个压装机构的上模板为同一个件,两个压装机构的下模板 也为同一个件,在导轨上装有上下滑动的动模板,该动模板的中央及下模板和 操作平台上相对地开有上圆孔和下圆孔,其中,在下圆孔内安装有底座,底座 的中央设有轴向的中心孔,该中心孔内装有空心下模芯,该下模芯的上端伸出 底座并在该伸出段部上套装有倒"T"形定子压装胎筒,该定子压装胎筒的上端 面高于所述下模芯的上端面,所述下模芯的中心孔的上端扩口,并在该中心孔 内穿有通针,该通针的下端穿出底座与同步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同步电机经导 线与PLC控制系统相连,PLC控制系统发送指令控制同步电机的开切,通针的 上端伸出下模芯和定子压装胎筒,在所述定子压装胎筒的小直径段上套装有定 位块,该定位块的上端面低于所述下模芯的上端面;在所述上圆孔内装有上模, 该上模的下端从上圆孔伸出,在该上模的中心设有台阶孔,台阶孔的下端扩口, 该台阶孔内装有"T"形上模芯,上模芯的下端从上模的台阶孔伸出,上模芯的 上端与装在台阶孔内的弹簧的下端相抵接,在所述上模芯的中心设有供所述通 针插入的通孔,该通孔的下端扩口;所述上汽缸或上液压缸的伸縮杆穿出上模 板与所述动模板的上表面相连,该上汽缸或上液压缸经管路与电磁阀相连,电磁阀经导线与PLC控制系统相连,PLC控制系统发送指令控制电磁阀的开闭。 由底座、定子压装胎筒、下模芯、通针和定位块组成压装下模,由上模、 上模芯及弹簧组成的压装上模,通过压装上模和压装下模一次性压装成型定子。具体操作为在套管和磁钢套加工完成后,将套管和磁钢套装在一起构成磁钢 组件;压装定子时,依次将下含油轴承、磁钢组件、上含油轴承和机壳装在通 针上,最后开动上汽缸或上液压缸,推动动模板进而带动上模向下运动,同时, 在压装过程中,启动同步电机带动通针旋转,进行通孔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压装,最后定子成形,大大提高了加工定子的工作效率,且确保了产品质量 的一致性。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改进,所述同步电机的下方安装有下汽缸或下液 压缸,该下汽缸或下液压缸的伸縮杆与同步电机的下端连接,该下汽缸或下液 压缸经管路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子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汽缸(26)或上液压缸、上模板(20)、下模板(21)及连接上模板(20)、下模板(21)的两立柱导轨(23),在导轨(23)上装有上下滑动的动模板(22),该动模板(22)的中央及下模板(21)上相对地开有上圆孔和下圆孔,其中,在下圆孔内安装有底座(3),底座(3)的中央沿轴向设有中心孔,该中心孔内装有空心下模芯(7),该下模芯(7)的上端伸出底座(3)并在该伸出段部上套装有倒“T”形定子压装胎筒(6),该定子压装胎筒(6)的上端面高于所述下模芯(7)的上端面,所述下模芯(7)的中心孔的上端扩口,并在该中心孔内穿有通针(8),该通针(8)的下端穿出底座(3)与同步电机(14)的输出轴相连,通针(8)的上端伸出下模芯(7)和定子压装胎筒(6),在所述定子压装胎筒(6)的小直径段上套装有定位块(13),该定位块(13)的上端面低于所述下模芯(7)的上端面;在所述上圆孔内装有上模(9),该上模(9)由上向下穿过上圆孔,在该上模(9)的中央沿轴向设有台阶孔,台阶孔的下端扩口,该扩口部分的孔径小于所述定子压装胎筒(6)上端的外径,在该台阶孔内装有“T”形上模芯(10),上模芯(10)的下端从上模(9)的台阶孔伸出,上模芯(10)的上端与装在台阶孔内的弹簧(11)的下端相抵接,在所述上模芯(10)的中心设有供所述通针(8)插入的通孔,该通孔的下端扩口,该扩口部分的孔径与所述下模芯(7)中心孔的上端孔径相同;所述上汽缸(26)或上液压缸的伸缩杆穿出上模板(20)与所述动模板(22)的上表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建
申请(专利权)人:铜梁县科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