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盛树专利>正文

一种拉链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389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拉链头,一种拉链头,包括拉头、马钩、连接环和拉片,该拉头具有形成在内部的导槽、形成在顶部的容置部以及形成在顶部并贯穿至导槽的穿孔;该马钩容设在容置部内,并形成有可通过穿孔而沉入导槽的钩部;该连接环把马钩和拉片连接在一起,该拉片具有与连接环相连的连接端以及供人们握持的握持端;该马钩尾部还具有位于垂直于与马钩钩部所在平面的弹性部和限位部,该限位部连接在弹性部后端,该弹性部在冲压过程中经扭转90度并向上弯折而呈U形,该限位部则与拉头尾部间形成有能使限位部固定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零件少、制造效率高、组装步骤少以及能大大便于自动化生产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头,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够减少拉链头零件个数而降 低装配难度的拉链头。
技术介绍
现有能实现自锁的拉链头,一般都包括拉头、马钩、弹簧、销轴、连接环以及拉片; 该拉头内部形成有导槽而供与拉链相配合,该拉头顶部还具有容置部和穿孔,该穿孔贯穿 至该导槽;该马钩容设在容置部内,并具有钩部,该钩部可通过穿孔而沉入导槽中;该弹簧 位于容置部内并两端分别抵靠在马钩与拉头上;该销轴贯穿该马钩而作为马钩的转动支 点;该连接环把马钩和拉片连接在一起,该拉片具有与连接环相连的连接端以及供人们握 持的握持端。其通过弹簧的弹性而推顶马钩,此时该马钩以销轴为转动中心,该马钩的钩部 则会沉入导槽中而能够达到自锁的功效;而当人们拽动拉片时,该拉片能将马钩脱离拉链, 让拉链头能自由对拉链进行操作。但是,上述拉链头在制造时,需要对马钩、弹簧、连接环以及销轴分别成型;而且在 组装时,其首先要将弹簧和马钩分别容设在容置部内,并使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马钩尾部 以及拉上,使得弹簧对马钩有推顶的功效,然后再将销轴贯穿马钩而使马钩可自由转动;故 其具有零件多和步骤多的缺陷,由此会大大增加自动化生产的难度,从而降低整个拉链头 的生产效率。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拉链头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链头零件多、步骤 多以及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种拉链头,包括拉头、马钩、连接环和拉片,该拉头具有形成在内部的导槽、形成 在顶部的容置部以及形成在顶部并贯穿至导槽的穿孔;该马钩容设在容置部内,并形成有 可通过穿孔而沉入导槽的钩部;该连接环把马钩和拉片连接在一起,该拉片具有与连接环 相连的连接端以及供人们握持的握持端;其中,该马钩尾部还具有位于垂直于马钩钩部所 在平面的弹性部和限位部,该限位部连接在弹性部后端,该弹性部在冲压过程中经扭转90 度并向上弯折而呈U形,该限位部则与拉头尾部间形成有能使限位部固定的限位结构。进一步,该马钩扭转成形。进一步,该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拉头顶部并向上延伸且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凸片,该 每一凸片内侧还均形成有供限位部设置的凹槽以及位于凹槽两端并分别与限位部前后两 端抵靠的两个凸缘,该两个凸片还均向内侧形成有供阻挡限位部从上端脱离的铆合部。进一步,该拉头容置部内还设置有限位孔,而该马钩上还设置有定位凸点,该限位 孔与该定位凸点扣合相抵。进一步,该马钩钩部穿过连接环,该连接环将马钩和拉片连接在一起。进一步,该限位部比该弹性部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拉链头,其通过在马钩的尾部冲压成型 有弹性部和限位部,该弹性部在冲压过程中经扭转90度并向上弯折而呈U形,并通过拉头 的限位结构而使限位部固定,由此该马钩钩部在弹性部的作用下推入导槽中,从而达到自 锁的功效。同时由于该马钩包含弹性部,而不需放置弹簧及销轴,故具有组装步骤少及组装 简单的特点,从而能大大便于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拉链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拉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拉链头中马钩展开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拉链头中马钩成品图。图中拉链头100拉头1导槽11容置部12限位孔121穿孔13马钩2钩部21弹性部22限位部221扭转部222定位凸点23拉片3连接端31握持端32连接环33限位结构4凸片41凹槽411凸缘412铆合部4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 行详细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的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拉链头100,其包括拉头1、 马钩2和拉片3,该拉头1内部形成有导槽11,从而供与拉链(图中未示出)相配合,该拉 头1顶部还具有容置部12和穿孔13,该穿孔13贯穿至该导槽11 ;该马钩2容设在容置部 12内,并具有钩部21,该钩部21可通过穿孔13而沉入导槽11中;该拉片3具有与连接环 33相连的连接端31以及供人们握持的握持端32,该连接端31通过连接环33连接该马钩 钩部21,即该拉片3通过连接环33而把马钩钩部21拉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特征与现有 技术中拉链头100的结构相同,故不对其功能和效果进行再次描述,下面对本技术的 改进点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该马钩2呈片状,并该马钩2的尾部还一体成型有弹性部22和限位部221,该弹性部22和限位部221与马钩2钩部所在的平面垂直,该限位部221连 接在弹性部22后端,如图4所示,该弹性部22在冲压成型时经由扭转90度后,并向上弯折 而呈U形,具体优选的,其通过扭转成形而形成有扭转部222 ;该限位部221与拉头1尾部 之间形成有限位结构4,该限位结构4能使限位部221固定。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限位 结构4包括两个凸片41,该两个凸片41均位于拉头1顶部并向上延伸且呈相对设置,该每 一凸片41内侧还均形成有凹槽411和两个凸缘412,该凹槽411用于供限位部221设置, 该两个凸缘412则位于凹槽411两端并分别与限位部221前后两端抵靠,这样该两个凸缘 412就能放置该限位部221,从而可限制马钩2前后移动,该两个凸片41还均向内侧形成有 铆合部413,该铆合部413用于阻挡限位部221从上端脱离。这样就能够实现各个方向对 限位部221的限制,从而达到较佳的限位效果。优选的,该限位部221的宽度要大于弹性部 22,从而确保弹性部22具有较佳移动空间。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拉链头100,其通过在马钩2的尾部冲压成型有弹性 部22和限位部221,并弹性部22和限位部221在马钩2成品时均位于与马钩钩部21垂直 的平面内,该弹性部22在冲压成形时先扭转90度然后向上弯折而呈U形,具体优选的,其 通过扭转成形而形成有扭转部222 ;并通过限位结构4而使限位部221呈现为固定状,由此 该马钩2钩部21在弹性部22的作用下推入导槽11中,从而达到自锁的功效。同时由于该 马钩2包括弹性部,而不需要放置弹簧及销轴,故具有组装步骤少及组装简单的特点,从而 能大大便于自动化生产。优选的,为了让该马钩2的钩部21能够较轻松并稳定地深入导槽11中,该拉头1 容置部12内还设置有限位孔121,而该马钩2上还设置有其辅助作用的定位凸点23,该限 位孔121与该定位凸点23扣合相抵,通过该限位孔121与定位凸点23的配合,可以使得马 钩2的转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头,包括拉头、马钩、连接环和拉片,该拉头具有形成在内部的导槽、形成在 顶部的容置部以及形成在顶部并贯穿至导槽的穿孔;该马钩容设在容置部内,并形成有可 通过穿孔而沉入导槽的钩部;该连接环把马钩和拉片连接在一起,该拉片具有与连接环相 连的连接端以及供人们握持的握持端;其特征在于,该马钩尾部还具有位于垂直于马钩钩 部所在平面的弹性部和限位部,该限位部连接在弹性部后端,该弹性部在冲压过程中经扭 转90度并向上弯折而呈U形,该限位部则与拉头尾部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头,包括拉头、马钩、连接环和拉片,该拉头具有形成在内部的导槽、形成在顶部的容置部以及形成在顶部并贯穿至导槽的穿孔;该马钩容设在容置部内,并形成有可通过穿孔而沉入导槽的钩部;该连接环把马钩和拉片连接在一起,该拉片具有与连接环相连的连接端以及供人们握持的握持端;其特征在于,该马钩尾部还具有位于垂直于马钩钩部所在平面的弹性部和限位部,该限位部连接在弹性部后端,该弹性部在冲压过程中经扭转90度并向上弯折而呈U形,该限位部则与拉头尾部间形成有能使限位部呈固定状的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盛树刘福郎
申请(专利权)人:雷盛树刘福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