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0286 阅读:7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2、电源输入端Vin和电源输出端Vout,分压电阻R1、R2,续流二极管D1,自举电容C1,三极管Q1和上拉电阻R3;所述驱动方法主要是利用自举电容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设计了自举升压电路,利用三极管Q1与续流二极管D1的性能,使MOS管迅速导通和迅速截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其不需要利用专门的MOS管驱动芯片,能实现MOS管工作在完全导通或者截止的状态,其电路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涉及一种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 电路,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汽车LED照明的开关调节式LED驱动中的MOS管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LED具有响应速度快、低功耗、节能、寿命长等显著优点。由于LED的快速响应速 度,特别适用于汽车制动灯及转向灯的应用,可减少汽车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LED 光源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照明领域。LED驱动技术也随着LED应用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得到 发展。LED是一种随着通过LED电流值的变化而变化光通亮的发光源,因此如果需要LED 发光恒定,则必须控制流过LED的电流值恒定。通常所采用的LED驱动恒流方法有线性调 节式和开关调节式两种方法。线性调节式的核心技术是利用工作于线性区域的开关管作为 一个动态可调电阻来控制负载,以保证在输入电压变化的情况下,开关管负荷不同的功耗, 从而使流过LED负载的电流基本维持不变。但这种驱动技术不但受输入电压范围的限制, 而且损耗很大,效率很低,导致电路板的发热问题严重。而开关调节式是能量变换中效率较 高的,理想状态下可以达到90%以上。这种驱动技术的核心是将快速通断的开关管置于输 入与输出之间,通过调节通断比例(即占空比)来控制输出直流电压的平均值,该平均电压 由可调宽度的方波脉冲构成,方波脉冲的平均值就是直流输出电压。用LC滤波器将方波脉 冲平滑成无纹波直流输出,其值等于方波脉冲的平均值。整个开关电路采用负反馈,通过检 测输出电压并结合负反馈控制占空比,稳定输出电压不受输入电压及负载变化的影响。目 前,降压式(BUCK)、升压式(BOOST)、升降压式(BUCK-BOOST)的开关调节式电路被广泛应用 于民用照明和汽车照明。降压式(BUCK)电路,适用于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的场合,虽然开关的门极驱动 不会成为较大的问题,但是难处在于驱动N-MOS管时,门极电压至少要比输入电压高5V,或 更有可能是高出IOV0但如果需要产生比输入更高的电压,就需要选用MOS管,这样只要把 门极电平拉到地就可以开通了。但针对降压式电路的电路拓扑结构,一些没有MOS管驱动 能力的PWM调制芯片无法驱动MOS管,如果仅简单地使用上拉电阻去控制MOS管的导通和 截止,无法使MOS管达到完全的导通和截止状态,MOS管的开关非正常状况会影响整个LED 驱动电路的正常工作。驱动门极的一个通用方法是MOSFET专用驱动芯片,但专用的MOSFET 驱动芯片价格相对较高,不具有普通性,无法大范围推广。在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44259. 6”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中,公开了一种P型功率 MOS开关管驱动电路,在P型功率MOS开关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连接有一个推挽驱动电路 和一个浮动分压电路。推挽驱动电路利用三极管Ql禾FIQ2相互交替开通时所产生的瞬态 电流对P型功率MOS管内部的寄生电容进行快速的充放电控制;浮动分压电路为P型功率 MOS管提供一个稳定的负脉冲栅源电压值。从而提高P功率MOS管的动态特性,降低它的开 关损耗。但其无法现在P型功率MOS管完全导通或截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 动电路,其不需要利用专门的MOS管驱动芯片,能实现MOS管工作在完全导通或者截止的状 态,其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 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2、PWM控制芯片、电源输入端Vin和电源输出端Vout,限流模块、分 压模块2和3,单向续流模块,充电模块和开关模块;电源输入端Vin经过MOS管Q2的栅、源 极间的分压模块3后,通过分压模块2和限流模块串联后再连接到PWM控制芯片的OUT输 出端;充电模块的一端接在限流模块、分压模块2之间,其另一端与所述单向续流模块的负 极和开关模块相连接,所述单向续流模块的正极与分压模块2 —端和MOS管Q2的栅极相连 接;所述分压模块3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一端和MOS管Q2的源极相连接,同时与电源输 入端Vin连接,所述分压模块3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另一端和MOS管Q2的栅极相连 接;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电源输出端Vout相连接。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较好的是,所 述开关模块为三极管。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较好的是,所 述充电模块为电容。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其不需要利用专 门的MOS管驱动芯片,能实现MOS管工作在完全导通或者截止的状态,其电路简单,成本低 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 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用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 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有任何限制。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的电 路原理图。所述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2、PWM控制芯片、 电源输入端Vin和电源输出端Vout,限流模块1,分压模块2、3,单向续流模块4,充电模块 5和开关模块6 ;电源输入端Vin经过MOS管Q2的栅、源极间的分压模块3后,通过分压模 块2和限流模块1串联后再连接到PWM控制芯片的OUT输出端;充电模块5的一端接在限 流模块1、分压模块2之间,其另一端与所述单向续流模块4的负极和开关模块6相连接, 所述单向续流模块4的正极与分压模块2 —端和MOS管Q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分压模块3 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6 —端和MOS管Q2的源极相连接,同时与电源输入端Vin连接,所 述分压模块3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6的另一端和MOS管Q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电源输出端Vout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开关模块6可以为三极管,所述充电模块5可以为电容。其中,所述PWM 控制芯片常见的有TL494、TL594、TL5001、UC1842、UC1843、 UC1844, UC2842, UC2843, UC2844, UC3842, UC3843, UC3844 等。这些 PWM 控制芯片的管脚信 息及其他说明资料都可以通过各芯片厂商的芯片介绍资料获得,在购买芯片时可以得到或 者通过各厂商网站可以获取到各芯片资料。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其不需要利用专 门的MOS管驱动芯片,能实现MOS管工作在完全导通或者截止的状态,其电路简单,成本低 廉MTv ο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并且参照附图描 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构思下的基本说 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技术实质精神范围内的技术创造, 即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包括对电路组成方式的修改、对电路 布局构造的变更,如替换本技术中的元器件的类型或型号,以及其他非实质性的替换 或修改等,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汽车LED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2、PWM控制芯片、电源输入端Vin和电源输出端Vout,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汽车LED照明电路中的MOS管驱动电路还包括限流模块(1)、分压模块(2、3),单向续流模块(4),充电模块(5)和开关模块(6);  电源输入端Vin经过MOS管Q2的栅、源极间的分压模块(3)后,通过分压模块(2)和限流模块(1)串联后再连接到PWM控制芯片的OUT输出端;  充电模块(5)的一端接在限流模块(1)、分压模块(2)之间,其另一端与所述单向续流模块(4)的负极和开关模块(6)相连接,所述单向续流模块(4)的正极与分压模块(2)一端和MOS管Q2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分压模块(3)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6)一端和MOS管Q2的源极相连接,同时与电源输入端Vin连接,所述分压模块(3)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6)的另一端和MOS管Q2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电源输出端Vout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颖夏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