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工器官、结构力学及生物力学领域。结核、肿瘤切除椎体后,往往造成一到二段椎体缺损,无法用一般植骨方法修复,而必需代之以人工椎体,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人工椎体(如)虽然可以支撑固定,但是弹性极小而且不能活动,术后脊柱强直,患者活动受到限制,更严重的是做为一种长期植入物,以往的人工椎体不具备活动性和预应力弹性功能,不能与人体脊柱的力学环境相适应,在脊柱活动时易在假体两端与椎体的界面上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假体的松动,引起严重的后果。本项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具有弹性和活动功能的人工椎体。该人工椎体由切口弹性元件和两端的可升降固定平台组成。切口弹性元件的结构是在管状壁上切割出切口,从而使其产生弹性,切口在前后位上的数目多于两侧位,使前后位的活动度大于两侧位,从而满足人体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弯的生物力学要求;并具有一定可压缩性,受到过度载荷时弹性元件可以缓冲、并靠弹性元件上的限位凸耳实现闭合立定,控制椎体在受到过载应力时的变形幅度。固定平台与弹性元件采取正反向螺纹联接,转动弹性元件即可升降两端固定平台,调节安装尺寸,手术时可先通过旋转弹性元件降低固定平台,安装到缺损部位后再反向旋转弹性元件升高两端固定平台,使假体与相邻椎体牢固结合,同时将固定平台上的固定钉压入上下方相邻椎体,并在弹性元件内产生预压应力。安装调整完毕后用两端的锁紧螺栓定位固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活动式人工椎体在植入人体后两端可产生预紧压应力,能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同时该人工椎体具有前屈、后伸、左右侧弯的可变形能力,能够避免假体两端的界面产生应力集中。另外当受到过载时,弹性元件切口内的限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椎体,由切口弹性元件[1]和固定平台[2]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林,郝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