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铰刀夹头和铰刀装置。铰刀夹头,包括:连接杆、衬套和固定销,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有与钻床的锥孔相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设有容纳所述衬套的第一开口部,所述衬套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内侧,所述衬套的第二端设有夹设铰刀的第二开口部,所述固定销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衬套的第一端同轴连接,所述衬套的第一端沿所述固定销的轴向相对于所述连接杆摆动,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固定销静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在钻床主轴跳动或者与工作台面不垂直的情况下,绞制的孔不满足精度要求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刀夹头和铰刀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铰刀夹头和铰刀装置。技术背景在现有的机械加工工艺中,高精度的孔通常采用安装在钻床上的铰刀装置饺制 而成。具体来说,现有技术的铰刀装置包括过渡套和铰刀,过渡套的一端插入钻床主轴 上的莫式孔,另一端与铰刀固定连接。由于大部分钻床主轴跳动较大,带动铰刀装置在铰削时摆动量较大,导致铰刀 装置前端的铰刀不能正确定心,从而扩大孔的直径尺寸,造成误差;若钻床主轴与工作 台面不垂直,绞刀装置的轴心与孔的轴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从而导致绞孔的运动轨迹 和孔呈角度,绞制后的孔出现双曲线性,导致绞制后的孔不满足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铰刀夹头和铰刀装置,以解决在钻床主轴跳动或者与工作 台面不垂直的情况下,绞制的孔不满足精度要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铰刀夹头,包括连接杆、衬套和固定销,所述连接杆的 第一端设有与钻床的锥孔相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设有容纳所述衬套的第 一开口部,所述衬套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内侧,所述衬套的第二端设有夹 设铰刀的第二开口部,所述固定销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衬套的第一端同轴连接,所述衬 套的第一端沿所述固定销的轴向相对于所述连接杆摆动,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固定销 静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和衬套上分别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销的容纳腔,且所 述连接杆的容纳腔和所述衬套的容纳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销穿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容纳 腔和所述衬套的容纳腔中,且所述固定销与所述连接杆的容纳腔紧配合,所述固定销与 所述衬套的容纳腔之间存在间隙。本技术的铰刀夹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内壁与所述衬套的第 一端形成的空腔中的顶销、弹簧和钢球,所述顶销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内 壁且与内壁紧配合,所述钢球夹设在所述顶销的第二端与所述衬套的第一端形成的空间 中,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顶销上,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压设在所述内壁和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铰刀装置,包括上述铰刀夹头和夹设在所述衬套的第二 开口部中的铰刀。本技术铰刀夹头和铰刀装置,由于衬套可以相对于钻床摆动,因此,衬套 内部嵌设的绞刀会和钻床主轴发生偏移,从而使衬套内的绞刀随着零件的孔的方向铰 制,而不受钻床主轴跳动或者不垂直的影响。因此,采用本技术绞制的孔,精度较高,误差较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 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 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铰刀夹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铰刀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连接杆;2-衬套;3-固定销;4-顶销;5-弹簧;6-钢球;7-铰刀;11-连接杆的第一端;12-连接杆的第二端;13-连接杆的容纳腔;21-衬套的第一端;22-衬套的第二端;23-衬套的容纳腔;41-顶销的第一端;42-顶销的第二端111-连接端;121-第一开口部;221-第二开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 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铰刀夹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铰刀 夹头包括连接杆1、衬套2和固定销3,连接杆1的第一端11设有与钻床的锥孔相配合 的连接端111,连接杆1的第二端12设有容纳衬套2的第一开口部121,衬套2的第一端 21插设在第一开口部121的内侧,衬套2的第二端22设有夹设铰刀的第二开口部221, 固定销3将连接杆1和衬套2的第一端21同轴连接,衬套2的第一端21沿固定销3的轴 向相对于连接杆1摆动,连接杆1相对于固定销3静止。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和衬套2之间通过固定销3相互连接的结构可 以为连接杆1和衬套2上分别设有用于容纳固定销3的容纳腔13和容纳腔23,且连接 杆1的容纳腔13和衬套的容纳腔23同轴设置,固定销3穿设在连接杆1的容纳腔13和 衬套2的容纳腔23中,且固定销3与连接杆1的容纳腔13紧配合,固定销3与衬套2的 容纳腔23之间存在间隙。通过上述结构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的铰刀夹头中,连接杆1相对于钻床固 定,而衬套2可以相对于连接杆1,也即相对于钻床,绕固定销3摆动。在安装该铰刀夹头时,可以先将绞刀安装在衬套2的第二开口部221中,该第二 开口部221可以为一莫氏锥孔。然后,将绞刀夹头的连接端111安装在钻床上,该连接 端111可以为一莫氏外锥,其可以安装在钻床的莫氏锥孔中。在使用铰刀制孔时,在未 吃刀之前,可以先扶正铰刀,引导其接近孔缘,以防止铰刀与工件发生撞击。开始铰削时,为了引导铰刀铰进零件孔中,可采用手动进给。当铰进2-3mm时,可以改用机动进 给,以获得均勻的进给量。当绞刀顺着零件的孔铰制时,即使钻床主轴跳动或者与工作 台面不垂直,由于衬套可以相对于钻床摆动,因此,衬套内部嵌设的绞刀会和钻床主轴 发生偏移,从而使衬套内的绞刀随着零件的孔的方向铰制,而不受钻床主轴跳动或者不 垂直的影响。进一步更为具体地,为了保证衬套2相对于连接杆1的摆动较为平稳,本实施 例,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部121的内壁与衬套2的第一端21形成的空腔中的顶销4、 弹簧5和钢球6,顶销4的第一端41插设在第一开口部121的内壁且与内壁紧配合,钢 球6夹设在顶销4的第二端42与衬套2的第一端21形成的空间中,弹簧5套设在顶销4 上,且弹簧5的两端分别压设在内壁和衬套2的第一端21上。通过上述结构描述可知,顶销4和钢球6可以顶住衬套2,向衬套2传递轴向 力,从而使得衬套2粗定位,弹簧5可以进一步压紧衬套,从而使得衬套2在摆动过程中 不会随意晃动,而钢球6可以在衬套2摆动的过程中不断滚动,从而使得衬套2能够平稳 地摆动。通过加工顶销4的端面,可控制固定销3和衬套2间隙的均勻度,从而保证衬 套2能够可靠地摆动,而不会受到固定销3的接触摩擦力的影响。本实施例的铰刀夹头,在安装上铰刀后,由于衬套可以相对于钻床摆动,因 此,衬套内部嵌设的绞刀会和钻床主轴发生偏移,从而使衬套内的绞刀随着零件的孔的 方向铰制,而不受钻床主轴跳动或者不垂直的影响。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铰刀夹头安 装的铰刀绞制的孔,精度较高,误差较小。图2为本技术铰刀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铰刀 装置可以包括铰刀夹头和夹设在该铰刀夹头的衬套的第二开口部中的铰刀。本实施例的 铰刀夹头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铰刀装置,由于衬套可以相对于钻床摆动,因此,衬套内部嵌设的 绞刀会和钻床主轴发生偏移,从而使衬套内的绞刀随着零件的孔的方向铰制,而不受钻 床主轴跳动或者不垂直的影响。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铰刀装置绞制的孔,精度较高,误差较小。需要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刀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衬套和固定销,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有与钻床的锥孔相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设有容纳所述衬套的第一开口部,所述衬套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内侧,所述衬套的第二端设有夹设铰刀的第二开口部,所述固定销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衬套的第一端同轴连接,所述衬套的第一端沿所述固定销的轴向相对于所述连接杆摆动,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固定销静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玉梅,吉金平,张京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