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6331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其包括制动盘、位于所述制动盘两侧面的摩擦块、支承所述摩擦块的钳体支架、沿所述制动盘轴线方向推动所述摩擦块的钳体和位于所述摩擦块一侧的摩擦块压板,所述摩擦块压板中部设有朝向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倾斜的可沿垂直于所述制动盘轴线的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元件。该盘式制动器可以使摩擦块在制动解除后及时回到初始位置,改善散热条件,避免摩擦块与制动盘拖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式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科技的进步和大众安全意识的提高,盘式制动器在汽车上的使用越来 越多,包括重型牵引车、载货车和工程车都开始配备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块 和制动盘相配合,在车辆制动时,盘式制动器钳体推动由钳体支架支撑的内外摩擦块向 制动盘运动,靠摩擦块与制动盘之间的挤压摩擦力产生制动力。一般来说,解除制动后,钳体的推力取消,摩擦块挤压制动盘的力也随之小 时,摩擦块与制动盘之间应该脱离接触。但目前实际上是靠制动盘的旋转把摩擦块甩开 以实现摩擦块与制动盘脱离,但由于钳体支架与摩擦块之间存在摩擦力等原因,分离效 果并不明显,车辆解除制动后摩擦块与制动盘还存在拖磨的现象,并且摩擦块与制动盘 的接触还会影响其散热,使得摩擦块温度持续上升,加剧摩擦块、制动盘磨损,并对制 动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以克服上述缺 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其 可以使摩擦块在制动解除后及时回到初始位置,改善散热条件,避免摩擦块与制动盘拖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 器,其包括制动盘、位于所述制动盘两侧面的摩擦块、支承所述摩擦块的钳体支架、沿 所述制动盘轴线方向推动所述摩擦块的钳体和位于所述摩擦块一侧的摩擦块压板,所述 摩擦块压板中部设有朝向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倾斜的可沿垂直于所述制动盘轴线的方向弹 性变形的弹性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不对称摩擦块的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块压板中部 设有朝向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倾斜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可沿垂直于所述制动盘轴线的 方向弹性变形,制动时,该弹性元件会被压缩,沿所述制动盘径向向外发生变形,解除 制动时,该弹性元件复位会将摩擦块上端带离制动盘,利于制动盘和摩擦块分离。由于 所述摩擦块压板可以使摩擦块在制动解除后及时回到初始位置,保持摩擦块与制动盘存 在一定间隙,从而避免摩擦块与制动盘拖磨并改善散热条件,进而可以起到防止因长时 间高温引起的摩擦片剥落的作用,延长制动盘与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盘式制动 器性能。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簧片,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优选地,所述钳体支架与所述摩擦块相接触的支承面与所述制动盘的轴线方向呈夹角,所述摩擦块与所述钳体支架6相配合的面中部与所述钳体支架的支承面之间设 有间隙,该结构可以减小摩擦块与钳体支架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进一步有利于摩 擦块与制动盘的分离。所述夹角优选为3° 15°。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 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块压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块和钳体支架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其可以使摩擦块在制 动解除后及时回到初始位置,改善散热条件,避免摩擦块与制动盘拖磨。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 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7、位于所述制动盘7两侧面的摩擦块3、 5、支承所述摩擦块3、5的钳体支架6、沿所述制动盘7轴线方向推动所述摩擦块3、5的 钳体2和位于所述摩擦块3、5 一侧的摩擦块压板4。结合图2,所述摩擦块压板4中部 设有朝向所述制动盘7的轴线倾斜的弹性元件8,该弹性元件8可沿垂直于所述制动盘7 轴线的方向弹性变形。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元件8为簧片。所述钳体支架6通过螺栓 与车桥刚性连接,所述摩擦块压板4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钳体2上。盘式制动器的 其它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故在此省略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钳体支架6与所述摩擦块3、5相 接触的支承面与所述制动盘7的轴线方向呈夹角A,所述摩擦块3、5与所述钳体支架6 相配合的面中部与所述钳体支架6的支承面之间设有间隙9。所述夹角A优选为3° 15°。显然,所述摩擦块3与所述钳体支架6相接触的面也可以为弧形或其它类似形状, 只要保证摩擦块3、5与所述钳体支架6的接触面积减小即可。制动时,两摩擦块3、5通过钳体6的推力在支承面上相对运动,摩擦块压板4 中部的簧片倾斜角度被压缩变小,制动解除后,摩擦块没有了钳体6的推力,在簧片作 用下其上端被带离制动盘7,此时,摩擦块3、5下端与钳体支架6的接触面积减小,接 触面的摩擦力相应减小,这样,摩擦块3、5从斜面上滑下,从而实现制动盘7与摩擦块 3、5的分离。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位于所述制动盘两侧面 的摩擦块、支承所述摩擦块的钳体支架以及沿所述制动盘轴线方向推动所述摩擦块的钳 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摩擦块一侧的摩擦块压板,所述摩擦块压板中部设有 朝向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倾斜的可沿垂直于所述制动盘轴线的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簧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支架与所述摩擦块 相接触的支承面与所述制动盘的轴线方向呈夹角,所述摩擦块与所述钳体支架6相配合 的面中部与所述钳体支架的支承面之间设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3° 1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其包括制动盘、位于所述制动盘两侧面的摩擦块、支承所述摩擦块的钳体支架、沿所述制动盘轴线方向推动所述摩擦块的钳体和位于所述摩擦块一侧的摩擦块压板,所述摩擦块压板中部设有朝向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倾斜的可沿垂直于所述制动盘轴线的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元件。该盘式制动器可以使摩擦块在制动解除后及时回到初始位置,改善散热条件,避免摩擦块与制动盘拖磨。文档编号F16D65/095GK102011816SQ201010567049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叶爱凤, 夏强, 张光哲, 彭德阳, 柏郧霜, 胡华东, 谢浩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摩擦块回位结构的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位于所述制动盘两侧面的摩擦块、支承所述摩擦块的钳体支架以及沿所述制动盘轴线方向推动所述摩擦块的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摩擦块一侧的摩擦块压板,所述摩擦块压板中部设有朝向所述制动盘的轴线倾斜的可沿垂直于所述制动盘轴线的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郧霜叶爱凤张光哲谢浩彭德阳胡华东夏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