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7431 阅读:4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其可为主动或从动机构,其包括固定盘、可动盘、油封盖、滑动元件、金属片、套环、弹簧、弹簧盖、摩擦组件及螺固元件,固定盘设有基座套筒;可动盘借由其上的中空导柱套设在基座套筒上,该油封盖套设在该中空导柱上,且该油封盖邻近于该可动盘的一端周缘,向外侧凸设有一第一凸缘;该滑动元件是由铁氟龙材料所构成,且该滑动元件的一侧抵靠住第一凸缘;该金属片的一侧抵靠住滑动元件的另一侧;该套环套设在油封盖上,且其上的第二凸缘的一侧抵靠在该金属片上;该弹簧套设在该套环上,且该弹簧的一端抵靠住该第二凸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维持该总成构造的顺畅运作,进而大幅提升车辆加速的流畅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该总成构造是利用一摩 擦系数极小的滑动元件,产生固态润滑性,防止弹簧因扭转而累积产生过大的扭力,令弹簧 能顺畅地进行轴向伸缩,以消除弹簧所产生的噪音,并提升车辆加速的流畅度。
技术介绍
随着摩托车制造工艺的进展,以及市场上的各式需求,摩托车制造厂商纷纷推出 各式各样的产品,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借此提高销售成绩及市占率。其中各家厂商无不将 研发主力集中在摩托车的引擎及相关元件的开发上,特别是扮演动力传输的皮带盘,更是 各厂商倾注心力研发改进的主要元件。然而传统的皮带盘却存在着噪音及加速不流畅等问 题,以下兹配合图式,说明现有皮带盘的各项缺失及其成因图1所示为一传统的皮带盘。在图1中,一固定盘10的一侧面中央凸设有一基座 套筒101,一可动盘11的一侧面中央凸设有一中空导柱111,该中空导柱111是用以套住该 基座套筒101。该基座套筒101的外侧表面设有数个扭力导销102,而该中空导柱111上设 有数个扭力导槽112,各该扭力导槽112是呈斜向排列,且各该扭力导销102分别对应于各 该扭力导槽112。如此,当该固定盘10与该可动盘11之间的距离被撑开时,该可动盘11即 透过该等扭力导槽112及该等扭力导销102的对应关系,而发生旋转。此外,一油封盖12是套设在该中空导柱111上,且该油封盖12的一端周缘凸设有 一第一凸缘121,一弹簧13的一端抵靠住该油封盖12的该第一凸缘121。另,该弹簧13的 另一端抵靠着一弹簧盖14。一摩擦组件15 (离合器)是透过其上的开口 151及一螺固元件 16,被固定在该基座套筒101的固定部103上。该固定盘10与该可动盘11之间可套设一 皮带,以接收或传送动力,此时,该固定盘10与该可动盘11即开始旋转,并进一步带动该摩 擦组件15转动,使车辆得到动力。承上,当该固定盘10与该可动盘11旋转,且该可动盘11远离该固定盘10,压缩该 弹簧13时,该可动盘11即借由该等扭力导槽112及该等扭力导销102发生旋转,且以摩擦 力带动该弹簧13发生扭转,使该弹簧13无法纯粹以轴向压缩方式收缩,而累积扭力。当该 可动盘11多次往复压缩该弹簧13后,该弹簧13即不断地累积扭力,并逐渐发生变形(外 径增大)。请参阅图2所示,该弹簧13为受扭力变形前的状态,当该弹簧13累积扭力变形 后,即成为弹簧13a的状态,其外径大于正常状态(弹簧13)的外径。承上,当弹簧累积的扭力超过一临界值时,该弹簧13即瞬间释放所累积的扭力, 并回复为原本的形状(正常状态)。图3所示为引擎转数与时速之间的关系,当使用者催动 油门提高引擎转数时,时速会随的增加,两者的关系呈现一圆滑曲线。但当该弹簧13累积 的扭力超过一临界值,使该弹簧13瞬间释放扭力时,即发生如图3中标示A处的现象。在 标示A处中,引擎转数瞬间下降,对车辆加速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可知,该弹簧13的扭力瞬 间释放不仅影响到该皮带盘的运行,更令使用者感受到迟滞及停顿感。此外,当该弹簧13 受扭转而发生变形时,该弹簧13即无法顺畅地进行轴向伸缩,并与周围零件发生摩擦,不仅产生噪音,更大幅折损该弹簧13的使用寿命,相当不理想。因此,如何改善传统皮带盘的诸多缺失,使弹簧能顺畅地进行轴向伸缩,以避免弹 簧扭转变形所产生噪音,并提升车辆加速的流畅度,即为本技术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 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揭诸多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期 令弹簧能顺畅地进行轴向伸缩,据以提升车辆加速的流畅度。本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其可为一主动 或从动机构。该总成构造包括一固定盘、一可动盘、一油封盖、一滑动元件、一金属片、一套 环、一弹簧、一弹簧盖、一摩擦组件及一螺固元件,其中该固定盘的一侧面中央设有一基座套 筒,该基座套筒的外侧表面设有数个扭力导销,且该基座套筒远离该固定盘的一端上,设有一 固定部,该固定部的外径是小于该基座套筒的外径,且该固定部的外侧表面设有螺纹;该可 动盘的一侧面中央设有一中空导柱,该中空导柱是套设在该基座套筒上,该中空导柱上设有 数个扭力导槽,且各该扭力导槽是分别对应于各该扭力导销;该油封盖是套设在该中空导柱 上,且该油封盖邻近于该可动盘的一端周缘,向外侧凸设有一第一凸缘;该滑动元件是由铁 氟龙(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英文缩写为PTFE)材料所构成,且该滑动元件的 一侧是抵靠住该第一凸缘;该金属片的一侧是抵靠住该滑动元件的另一侧;该套环是套设在 该油封盖上,且该套环邻近于该第一凸缘的一端周缘上,向外侧凸设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二凸 缘的一侧是抵靠在该金属片的另一侧上,使该滑动元件及该金属片被夹在该第一凸缘及该第 二凸缘之间;该弹簧是套设在该套环上,且该弹簧的一端是抵靠住该第二凸缘的另一侧;该 弹簧盖是抵靠住该弹簧的另一端;该摩擦组件的中央开设有一开口,该摩擦组件是借由该开 口套设在该固定部上;该螺固元件是锁合固定在该螺纹上,以将该摩擦组件固定在该固定部 上。由于,该滑动元件是由铁氟龙材料所构成,其摩擦系数极小(小于或等于0.1),为目前已 知摩擦系数最小的固体的一,因此,当该可动盘转动,且以摩擦力带动该油封盖旋转时,该油 封盖即因该滑动元件的固态润滑性,而无法再利用摩擦力带动该套环及该弹簧转动,能有效 防止该弹簧因扭转而累积产生过大的扭力,且避免该弹簧因瞬间释放所累积的扭力影响到该 总成构造的顺畅运作,进而大幅提升车辆加速的流畅度。不仅如此,由于借由该滑动元件的固 态润滑性能有效防止该弹簧因扭转而变形,令该弹簧能顺畅地进行轴向伸缩,故不仅能消除 该弹簧与周围零件摩擦所产生的噪音,更能大幅增加该弹簧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包括一固 定盘、一可动盘、一油封盖、一套环、一弹簧、一弹簧盖、一摩擦组件及一螺固元件,其中除了 该油封盖、该套环及该弹簧之外,其余元件的技术特征均与上述目的所描述者相同。该油封 盖邻近于该可动盘的一端周缘,向外侧凸设有一第一凸缘;该套环是由铁氟龙材料所构成, 该套环邻近于该第一凸缘的一端周缘上,向外侧凸设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是抵靠在 该第一凸缘上;该弹簧是套设在该套环上,且该弹簧的一端是抵靠住该第二凸缘的另一侧。 如此,借由该套环的固态润滑性,即能有效防止该弹簧因扭转而累积产生过大的扭力。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包括一固 定盘、一可动盘、一油封盖、一滑动元件、一弹簧、一弹簧盖、一摩擦组件及一螺固元件,其中除了该滑动元件及该弹簧之外,其余元件的技术特征均与上述第一目的所描述者相同。该 滑动元件的一侧是抵靠住该油封盖的第一凸缘,且该弹簧是抵靠住该滑动元件的另一侧。 如此,即可利用该滑动元件的润滑性,避免该弹簧过度扭转,进而提升车辆加速的流畅度。承接上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盘,其一侧面中央设有一基座套筒,该基座套筒的外侧表面设有数个扭力 导销,且该基座套筒远离该固定盘的一端上,设有一固定部;一可动盘,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离合器与皮带盘的总成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盘,其一侧面中央设有一基座套筒,该基座套筒的外侧表面设有数个扭力导销,且该基座套筒远离该固定盘的一端上,设有一固定部;一可动盘,其一侧面中央设有一中空导柱,该中空导柱是套设在该基座套筒上,该中空导柱上设有数个扭力导槽,且各该扭力导槽是分别对应于各该扭力导销;一油封盖,是套设在该中空导柱上,且该油封盖邻近于该可动盘的一端周缘,向外侧凸设有一第一凸缘;一滑动元件,该滑动元件的一侧是抵靠住该第一凸缘,且该滑动元件具备固态润滑性;一金属片,其一侧是抵靠住该滑动元件的另一侧,以支撑该滑动元件;一套环,是套设在该油封盖上,且该套环邻近于该第一凸缘的一端周缘上,向外侧凸设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二凸缘的一侧是抵靠在该金属片的另一侧上,使该滑动元件及该金属片被夹在该第一凸缘及该第二凸缘之间;一弹簧,是套设在该套环上,且该弹簧的一端是抵靠住该第二凸缘的另一侧;一弹簧盖,是抵靠住该弹簧的另一端;及一摩擦组件,其中央开设有一开口,该摩擦组件是借由该开口套设在该基座套筒的该固定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毅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