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传动轴的同方向浇口位置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372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传动轴的同方向浇口位置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蜗轮型腔、蜗杆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型腔和蜗杆型腔安装在模具本体上面,在蜗杆型腔轴头位置设置进料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进料浇口的位置,使进料顺着同一方向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同心度高,外观光洁,节省修剪人员的劳动,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产传动轴的模具的改进,特别涉及一种生产传动轴的同方 向浇口位置的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或者摩托车等仪表盘的工作是通过传动轴来完成的,常用的有蜗轮蜗杆传 动,由于部件要求精确计数,所以每个配套的蜗轮蜗杆都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尺寸进行生 产。由于蜗轮蜗杆对配合度要求较高,生产模具也是以同一个模具为本体,进料进行浇制。现有的模具是一个本体,两个蜗轮蜗杆型腔组成一体,但是进料浇口在两个型腔 之间,这样的模具设计有很多的缺点,首先需要在进料浇口处进行修剪,而且产品的外观不 理想,同时产品由于需要分别向上和向下进料,由于进料方向的不一致造成同心度差,影响 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传动轴的同方向浇口位置的模 具,使进料浇口在同方向上给蜗轮蜗杆型腔进料,生产产品的同轴度好,产品质量高,节省 大量的人力。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产传动轴的同方向浇口位置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蜗轮型腔、蜗杆型腔, 所述蜗轮型腔和蜗杆型腔安装在模具本体上面,在蜗杆型腔轴头位置设置进料浇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进料浇口的位置的改变,使原来的进料从同一个 方向流入,生产的配套的蜗轮蜗杆同轴度好,生产出来的产品外观光洁,稳定性好,同时又 节省修剪进料浇口的工时,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生产传动轴模具图2是本技术生产传动轴的同方向浇口位置的模具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是现有技术生产传动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上面安装了蜗 杆型腔2和蜗轮型腔3,在蜗杆型腔2和蜗轮型腔3之间设置了进料浇口 4,所以在进行生 产蜗轮和蜗杆时,原来是通过进料浇口 4,分别向上和向下进入各自型腔的,这样生产的产 品最大的缺点就是同轴度差,影响产品装配后的计数,有些甚至直接是不合格产品,大量浪 费了原料和人力物力。如图2,是本技术生产传动轴的同方向浇口位置的模具简图,根据上述的模具,将进料浇口 4设置在蜗杆型腔轴头位置上。这样原料是顺着一个方向流入型腔的,生产 产品的同轴度大大提高,无需再经过人工修剪,稳定性良好,表现在产品合格率上面,就是 产品的合格率提高5%以上。权利要求1. 一种生产传动轴的同方向浇口位置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蜗轮型腔、蜗杆型腔,其 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型腔和蜗杆型腔安装在模具本体上面,在蜗杆型腔轴头位置设置进料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传动轴的同方向浇口位置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蜗轮型腔、蜗杆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型腔和蜗杆型腔安装在模具本体上面,在蜗杆型腔轴头位置设置进料浇口。本技术通过改变进料浇口的位置,使进料顺着同一方向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同心度高,外观光洁,节省修剪人员的劳动,产品质量大大提高。文档编号B22C9/08GK201841239SQ20102056109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倪忠, 季飞, 梅文, 黄晓冬 申请人:上海冰峰仪表塑料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传动轴的同方向浇口位置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蜗轮型腔、蜗杆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型腔和蜗杆型腔安装在模具本体上面,在蜗杆型腔轴头位置设置进料浇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忠季飞梅文黄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冰峰仪表塑料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