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11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它是利用天然青鲫自交获得后代,选择不同青鲫形态种群的雌雄作为新品种的培育对象,经人工催情产卵授精孵化,以青鲫的全长和全重,作为选择培育后代的依据,按常规鱼类育种培育次数进行培育,培育出标准型、瘦长型和高背型的三个青鲫新品种;用这三个新品种再经孵化繁育和苗种放塘培育,应用于生产实践。该青鲫具有生长快、营养丰富、营养价值好,经检测其蛋白质18.63%、氨基酸866.12mg/g干重,味道鲜美,鲜味氨基酸高达50%、遗传性状稳定,种质纯正,回捕率高。当年最大个体重达465g/尾,Ⅱ龄最大个体重达1221g/尾。已累计推广应用20多万公顷,生产青鲫达10万吨,产值9亿多元。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Method for cultivating new varieties of green crucian carp

A method for breeding new varieties of crucian carp, it is the use of natural blue crucian carp were selfed to obtain offspring, choose a different form of crucian carp populations of male and female as a nurturing new varieties, through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spawning hatch, with full length of crucian carp and the whole weight, as the basis for 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offspring,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of fish breeding cultivation times, cultivate three new varieties of crucian carp standard, slender and high type; with the three new varieties after hatching and larval rearing pond breeding plac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blue crucian carp with fast growth, rich nutrition and good nutritional value, after testing the protein of 18.63% amino acids of 866.12mg / g dry weight, taste delicious, delicious amino acid up to 50%, genetic stability, germplasm purity, the recapture rate is high. In the year, the largest individual weighed 465g / tail, and the second largest population reached 1221g / tail. Has been extende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about 200000 hectares, the production of green crucian carp up to 100 thousand tons, the output value of more than 900 million yuan. Has produced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淡水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青鲫(洞庭青鲫的简称)是淡水鱼的一种,分类上属锂科, 鲫属。鲫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鲫鱼的适应性强, 生长快,易饲养,是人工养殖的优质鱼类。鲫鱼的产地分布极广,由于长期 地生态适应,使之形成了许多变异了的地方性种群,为了开发优良的鲫鱼养殖新品种,近30年来,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开创性的工 作,选育出一批具有优良养殖经济性状和广阔开发前景的鲫鱼养殖新品种。如方正银鲫、松浦银鲫、彭泽鲫、淇河鲫、额乐齐斯河银鲫、白鲫、异育 银鲫、高背银鲫、湘云鲫、湘鲫和盘锦1号杂交鲫鱼等。上述的品种,除白 鲫为二倍体外,均为三倍体或四倍体。这些品种的鲫鱼与以往自生繁殖的鲫 鱼相比,在营养价值,生长速度等方面都有所进步,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仍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鲫鱼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 广大水产养殖者的需求,他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营养价值更好,生长速度更快, 味道更鲜美的鲫鱼新品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长快、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遗传性状稳定、种质纯正,回捕率高的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以最大限度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水产养殖者的需求。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的鱼类资源调查,于2002年在湖 南省澧县北民湖发现了一种二倍体野生原种鲫鱼,因鱼身呈深灰色,便命名 为洞庭青鲫,简称青鲫。从发现之日起进行了形态学特性(杨品红,吴维新 等,2005;吴珊,吴维新,2006)、生态学特性(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 繁育技术(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苗种培育技术(杨品红,黄晶柱等, 2005)、增养殖技术(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病害防治技术(杨品红, 吴维新等,2005)、营养需求(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肌肉营养评价(杨 品红,张倩等,2008)、青鲫染色体倍性及核型(杨品红,王晓艳等,2007)、 同工酶(杨品红,谢春华等,2006)以及与鲤杂交分子生物学(杨品红等,2006, 2007, 2008)等的多方面的研究。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是利用天然青鲫自交获得后代,选择不同青鲫 形态种群的雌雄作为新品种的培育对象,经人工催情产卵授精孵化,以青鲫 的全长和全重,作为选择培育后代的依据,按常规鱼类育种选择次数进行培 育,即培育出标准型、瘦长型和高背型的三个类型的新型青鲫,用这三个类 型再经孵化繁育和苗种发塘培育,应用于生产实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l.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培育出三个青鲫品种,增加 了三个鲫鱼新品种。2.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培育出的青鲫具有生长快(比全国 推广应用的彭泽鲫快10%以上)、营养丰富、营养价值好,经检测其蛋白质 18.63%、氨基酸866. 12mg/g干重,味道鲜美,鲜味氨基酸高达50%、遣传性 状稳定,种质纯正,回捕率高的鲫鱼。当年最大个体重达465g/尾,II龄最大 个体重达1221g/尾。因此,青鲫可全国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己累计推广应 用面积达20多万公顷,生产青鲫达10万吨,产值达9亿元。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从同龄的野生青鲫中选择5 — 1000组大于平均全重30%雌雄各半的个体 作为亲本进行隔离培育,培育中适时投喂饲料;b. 到繁殖季节的3月 5月份,对培育中的野生青鲫进行人工催情,使其 产卵、受精、孵化,经一年培育出Fl代青鲫新种群;c. 从获得的Fl代青鲫新种群中,依据全长、全重选择新的亲本种群,其 中选择步骤和标准随机抽样50 100000尾进行称重量,测全长并记录,再 根据记录分别计算出平均值,选择其中全重、全长均大于平均值20—40%以上 的个体作为第1组,再选择全重大于平均全重20-40%,但全长小于平均值 20-40%的个体作为第2组,再选择全长大于平均值20-40%,而全重小于平均 值20-40%的个体作为第3组,从总群体中从大到小各选5-1000组做亲体,隔 离培育,在繁殖季节的3月 5月,再对其进行人工催情、产卵、孵化分别 得到F2代1 3组青鲫新种群;d. 从产生的F2代青鲫新种群中,按步骤c中的方法各随机抽样50 100000尾,1组中选择其全重、全长均大于平均值20-40%的个体,2组中选 择其全重大于平均值20-40%的个体,全长均小于平均值20%的个体,3组中选其全长大于平均值20-40%,全重小于平均值20-40%的个体,隔离培养;按常 规鱼类育种培育次数重复步骤d,即选育出生长速度比野生青鲫快40%以上的 三个类型的新品种,即标准型、瘦长型、高背型的三个青鲫新品种或品系;e.对培育出来的三个类型新品种进行隔离养殖,保种,并在繁殖季节进行 繁育,应用于生产实践。实施例2: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从同龄的野生青鲫中选择30组大于平均体重30%雌雄各半的个体作为 亲本进行隔离培育,培育中适时投喂饲料;b. 到繁殖季节的3月 5月份,对培育中的野生青鲫进行人工催情,使其 产卵、受精、孵化,经一年培育出F1代青鲫新种群;c. 从获得的Fl代青鲫新种群中,依据全长、体重选择新的亲本种群,其 中选择步骤和标准随机抽样1000尾进行称重量,测全长并记录,再根据记 录分别计算出平均值,选择其中体重、全长均大于平均值20%的个体作为第1 组,再选择体重大于平均体重20%,但全长小于平均值20%的个体作为第2组, 再选择全长大于平均值20%,而体重小于平均值20%的个体作为第3组,从总 群体中从大到小各选30组做亲体,隔离培育,在繁殖季节的3月 5月,再 对其进行人工催情、产卵、孵化分别得到F2代1 3组青鲫新种群;d. 从产生的F2代青鲫新种群中,按步骤c中的方法各随机抽样1000尾, l组中选择其体重、全长均大于平均值20%的个体,2组中选择其体重大于平 均值20%的个体,全长均小于平均值20%的个体,3组中选其全长大于平均值 20%,体重小于平均值20%的个体,隔离培养,按常规鱼类育种培育次数重复 步骤d,即选育出生长速度比野生青鲫快40%以上的三个类型的新品种,即标 准型、瘦长型、高背型的三个青鲫新品种或品系;e. 对培育出来的三个类型新品种进行隔离养殖,保种,并在繁殖季节进 行繁育,应用于生产实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天然青鲫自交获得后代,选择不同青鲫形态种群的雌雄作为新品种的培育对象,经人工催情产卵授精孵化,以青鲫的全长和全重,作为选择培育后代的依据,按常规鱼类育种培育次数进行培育,培育出标准型、瘦长型和高背型的三个类型的新型青鲫;用这三个类型再经孵化繁育和苗种发塘培育,应用于生产实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天然青鲫自交获得后代,选择不同青鲫形态种群的雌雄作为新品种的培育对象,经人工催情产卵授精孵化,以青鲫的全长和全重,作为选择培育后代的依据,按常规鱼类育种培育次数进行培育,培育出标准型、瘦长型和高背型的三个类型的新型青鲫;用这三个类型再经孵化繁育和苗种发塘培育,应用于生产实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它 包括如下步骤a. 从同龄的野生青鲫中选择5 — 1000组大于平均全重30%雌雄各半的个 体作为亲本进行隔离培育,培育中适时投喂伺料;b. 到繁殖季节的3月 5月份,对培育中的野生青鲫进行人工催情,使其 产卵、受精、孵化,经一年培育出F1代青鲫新种群;c. 从获得的Fl代青鲫新种群中,依据全长、全重选择新的亲本种群,其 中选择步骤和标准随机抽样50 100000尾进行称重量,测全长并记录,再 根据记录分别计算出平均值,选择其中全重、全长均大于平均值20_40%的个 体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品红张小立黄晶柱李梦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杨品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