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114 阅读:5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该方法是将石斑鱼鱼苗放养在水深80cm以上,水温在13-38℃的海水池塘内,放养密度在每667m↑[2]水面750-850尾,在放养过程中每天至少投喂饵料二次,投喂饵料的量是:养殖前期为鱼体重的3-4%,养殖中期为4-5%,养殖后期为5-7%;所述的放养鱼苗的规格为每6-8尾/公斤以上,放养的池塘为沙石底,且池塘水深1.5m以上,并设置有独立的进排水渠道;所述的池塘池底铺设有一些乱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废旧轮胎或瓦水筒;具有养殖方法简单,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养殖的鱼类成活率高,能够养殖和生产健康,优质,无公害水产品等特点。

Method for culturing grouper

A fish pond culture method, this method is the grouper fry stocking at a depth of more than 80cm, the water temperature at 13 to 38 DEG C water ponds, stocking density in each 667m = 2 water 750 - 850 tail, in the stocking process every day at least two times feeding, feeding amount is the early breeding fish weight 3 - 4%, 4 - 5% for mid farming, breeding period of 5 to 7%; stocking fry the specifications for each of the 6 - 8 tail / kg, stocking ponds for the sand bottom, and pond water depth more than 1.5m, and is equipped with an independent drainage channel; the bottom of the pond is paved with some stones or put a perforated tile with water or waste tires; aquaculture breeding method is simple, relatively low cost, high survival rate of fish breeding, Able to breed and produce healthy, high quality, pollution-free aquatic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属于一种人工养鱼技术。
技术介绍
石斑鱼隶属于舻形目、石斑鱼属;青石斑鱼属暖水性鱼类,其生存的适应水温为15 35 'C,适盐范围11%。~30%。,青石斑鱼具有营养丰富,肉质鲜嫩、色泽艳丽等特点,是宴席 上的名贵海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青石斑鱼还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词养成活 率高,经济价值高等养殖特点。随着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产健 康,优质,无公害的石斑鱼,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水产品成为一些水产养殖企业的发展 方向,但目前人工养殖石斑鱼只能按照常规的鱼类养殖方法进行,养殖的成本高,养出来 的石斑鱼品质底,养殖时间长,经济效益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养殖方法简单,养殖成本相 对较低,养殖的鱼类成活率高,能够养殖和生产健康,优质,无公害水产品的石斑鱼池塘 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该方法是将石斑鱼鱼苗放养在水深80cm 以上,水温在13—38的海水池塘内,放养密度在每667m2水面750—850尾,在放养过程 中每天至少投喂饵料二次,投喂饵料的量是养殖前期为鱼体重的3—4%,养殖中期为4 一5%,养殖后期为5—7%。所述的放养鱼苗的规格为3cm以上,放养的池塘为沙石底,且池塘水深1.5m以上, 并设置有独立的进排水渠道。所述的池塘池底铺设有一些乱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废旧轮胎或瓦水筒。所述的池塘在鱼苗放养前先经过池底平塘消毒,清除池底污泥,其中鱼苗放养前半个 月前,用每667m2用生石灰100—150kg全池泼撒消毒一遍,并接着暴晒至少2天后注入 50cm深的水,施肥养水,培育活微生物, 一般667m2施生物肥15—25kg,待池水转变成 茶褐色后,再向池中投入光合细菌、牙孢杆菌进行调水,使水色、水质达到鱼苗放养的最 佳状态。所述的池塘水质在养殖期间应保持如下水质指标透明度40cm 50cm,水色黄绿色或 黄褐色,pH值7.8 8.6,溶解氧4mg/L以上,氨氮(NH+4-N) 0. 5mg/L以下,亚硝酸盐 0. 20mg/L以下,硫化氢0. lmg/L以下。所述的池塘水质,在鱼苗放养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 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进水需用60目以上的筛网过滤。所述的池塘在养殖期间的水质,每隔半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5mg/L,调节池水pH、 增加生长所需钙质,与漂白粉lmg/L 1. 5mg/L或二氧化氯0. 3 mg/L 0. 4mg/L交替使用, 以消毒水体,同时,根据水质情况不定期使用沸石粉作为水质改良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养殖方法简单,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养殖的鱼类成活率高,能够养殖和生产健康,优质,无公害水产品等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介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该方法是将石斑鱼鱼苗放养在水深80cm以上,水温到13度以上的海水池塘内,放养密度 在每667m2水面750—850尾,在放养过程中每天至少投喂饵料二次,投喂饵料的量是 养殖前期为鱼体重的3—4%,养殖中期为4一5%,养殖后期为5—7%。所述的放养鱼苗的规格为3CM以上,放养的池塘为沙石底,且池塘水深1.5m以上, 并设置有独立的进排水渠道。所述的池塘池底铺设有一些乱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废旧轮胎或瓦水筒。 所述的池塘在鱼苗放养前先经过池底平塘消毒,清除池底污泥,其中鱼苗放养前半个 月前,用每667m2用生石灰100—150kg全池泼撒消毒一遍,并接着暴晒至少2天后注入 50cm深的水,施肥养水,培育活微生物, 一般667m2施生物肥15—25kg,待池水转变成 茶褐色后,再向池中投入光合细菌、牙孢杆菌进行调水,使水色、水质达到鱼苗放养的最 佳状态。所述的池塘水质在养殖期间应保持如下水质指标透明度40cm 50cm,水色黄绿色或 黄褐色,pH值7.8 8.6,溶解氧4rag/L以上,氨氮(NH+4-N) 0. 5mg/L以下,亚硝酸盐 0. 20mg/L以下,硫化氢0. lmg/L以下。所述的池塘水质,在鱼苗放养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处理的养成用水,在 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进水需用60目以上的筛网过滤。4所述的池塘在养殖期间的水质,每隔半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5呢/L,调节池水pH、 增加生长所需钙质,与漂白粉lmg/L 1. 5mg/L或二氧化氯0. 3 mg/L 0. 4mg/L交替使用, 以消毒水体,同时,根据水质情况不定期使用沸石粉作为水质改良剂。 实施例1 ,一、 池塘条件1、 池塘条件沙泥石底,池塘水深1.5米以上,水源、水质、天气、土壤等符合国 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和农业部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 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进、排水有独立渠道,生态环境良好。大潮汛进排水方便。在池 底铺设一些乱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废旧轮胎,瓦水筒等,以适应石斑鱼喜钻洞的习性。养殖池塘条件要符合GB/T 18407.4-200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2、 鱼种投放前彻底干塘消毒,清除池底污泥。鱼种放养前l个月,每667m-'用生石灰 10(Tl50kg全池泼洒消毒一遍,暴晒3 d后注入50cm深的水,施肥养水,培育浮游生物, 一般667 1112施生物肥15~25kg。待池水转变成茶褐色后,在向池塘注入水50cm。池塘水位 提高后,再向池中投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使水色、水质达到最 佳状态。3、 海水池塘养成池,沿海地区在潮间带建池塘,应在50年一遇的标准海塘内修建为 宜。面积以8—-15亩为宜,为方形或长方形,滩面水深l.Om以上为宜。池底平整,向排 水口略倾斜,比降0.2%左右,池底不漏水,必要时加防渗漏材料。池的两端设进、排水设 施。4、 面积以8^~~15亩为宜,为方形或长方形,水深lm以上。壤土或砂土底质,池底 平整不漏水。池的两端设进、排水设施。5、 养成池配套设施,蓄水池应能完全排干,水容量为总养成水体的五分之一以上。6、 池塘水质处理采用循环用水养殖方式,池塘20%的滩涂养殖蛏子净化水质,使水 质清新。在鱼苗下塘后,每天逐渐添加新水,到高温季节池水要加深到2m以上。每到大 潮汛每换水l次,每次排出池塘老水,然后再加注清水,当水温升高水色变浓时,适当加 大进排水量。二、 产地环境通电、通水、交通方便、环境无污染、淤泥少的沿海地区、咸淡水地区。产地环境应符 合GB/T 18407. 4的要求。水源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海水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5三、鱼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 清淤整池收鱼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干,封闸晒池,整修塘 埂、堤坝、塘底、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杂草及污染杂物。池中淤泥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 晒或须反复冲洗清淤,促进有机物分解和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淤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 或外河中。2、 清塘消毒清淤整池后,应清除鱼池内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 宿主。常规清塘消毒药物及用量见表l。表1常用清塘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沐药期<table>table see ori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该方法是将石斑鱼鱼苗放养在水深80cm以上,水温在13-38℃的海水池塘内,放养密度在每667m2水面750-850尾,在放养过程中每天至少投喂饵料二次,投喂饵料的量是:养殖前期为鱼体重的3-4%,养殖中期为4-5%,养殖后期为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该方法是将石斑鱼鱼苗放养在水深80cm以上,水温在13—38℃的海水池塘内,放养密度在每667m2水面750—850尾,在放养过程中每天至少投喂饵料二次,投喂饵料的量是养殖前期为鱼体重的3—4%,养殖中期为4—5%,养殖后期为5—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养鱼苗的规格 为每3CM以上,放养的池塘为沙石底,且池塘水深1.5m以上,并设置有独立的进排水渠 道。3、 根据权利2所述的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池底铺设有一些 乱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废旧轮胎或瓦水筒。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其特证在于所述的池塘在 鱼苗放养前先经过池底平塘消毒,清除池底污泥,其中鱼苗放养前半个月前,用每667m2 用生石灰100—150kg全池泼撒消毒一遍,并接着暴晒至少2天后注入50cm深的水,施肥 养水,培育活微生物, 一般667m2施生物肥15—25kg,待池水转变成茶褐色后,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能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能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