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117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包括发动机(1)、动力传递机构(3)、变速箱(4)、转向轮(5)、驱动轮(6)、与该驱动轮(6)平行设置的随动轮(7)、喷头(10)、药液管(11)、药箱(12)、驾驶座位(2)、机架(13)以及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9)的循环气场能够进行高效喷雾与雾滴回收,解决了目前的宽行篱架行作物植保喷雾存在的农药回收难的问题,在保证喷雾效果的基础上,提高了喷雾雾化效果,大量回收飘散的残余农药雾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走施药车,具体地,涉及一种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 施药车。
技术介绍
目前篱架型作物无专用的施药机具,流失与飘失雾滴无法回收,而通用植保机 具在对篱架型作物植保作业时普遍存在低效、高残留、高污染和严重影响篱架型作物品 质等问题,制约着篱架型作物施药的工作效率。要实现节约型植保机械化技术,先进的 施药机具和施药技术是两个必要条件。通过代替传统的施药方式,降低工作强度、节约 农药使用量和减轻环境污染,以满足篱架型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业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国内用于篱架型作物植保喷雾机很少,对于宽行篱架行作物(如葡萄等), 少量采用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但这种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普遍存在着机型行驶稳定性 差、结构不够紧凑、道路行驶速度慢等缺陷,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更为严重的是,其 存在低效、高残留、高污染和严重影响篱架型作物品质等问题。针对篱架型作物植保喷雾机不能有效地进行农药回收,造成农药的极大浪费, 大大污染环境,增加对操作人员的危害,有必要设计一种在喷雾作业过程中能够进行高 效喷雾与雾滴回收的喷雾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以克服现有技 术的上述缺陷,使得自走施药车能够实现高效喷雾和雾滴回收,从而解决现有的植保喷 雾机所存在的农药利用率低、污染大、作业环境差、对工作人员危害大的问题。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包括发动 机、动力传递机构、变速箱、转向轮、驱动轮、与该驱动轮平行设置的随动轮、喷头、 药液管、药箱、驾驶座位以及机架,所述发动机、动力传递机构、变速箱、药箱以及驾 驶座位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发动机经由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所 述驱动轮,所述药箱内的药液经由所述药液管被输送到所述喷头,其中,所述侧置隧道 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还设有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该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设 有敞开式箱体、风机、通风管,所述敞开式箱体包括顶板、左侧板与右侧板,该顶板、 左侧板和右侧板形成三面封闭三面敞开的箱体,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各自设有储液槽, 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口,其中该顶板前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与所述风机的出气口 连接,该顶板后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与所述风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 箱体上。优选地,所述自走施药车还设有药液泵,所述药箱内的药液通过所述药液泵经 由所述药液管输送到所述喷头。优选地,所述发动机还通过动力传递机构和变速箱将动力传输到所述药液泵上。优选地,所述顶板的四个角部设置有四个所述通风口,该顶板前部的两个通风 口通过通风管与两台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连接,该顶板后部的两个通风口通过通风管与两 台所述风机的进气口连接。优选地,所述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通过所述转向轮、驱动轮以及随 动轮与地面接触,其中所述转向轮前置,所述驱动轮和随动轮后置。优选地,所述喷头具有多个并分别安装在所述敞开式活动箱体的左、右侧板的 前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由于本技术的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 装置能够在喷雾作业区域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气场,实现了在敞开式箱体隧道前部辅助 喷雾,在隧道后部及时回收雾滴输送至药箱的过程,从而在保证喷雾效果的基础上,可 以通过循环气场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并大量回收空气中飘散的残余农药,减少了农药 使用量;第二,本技术实现了农药的高效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污染,减轻 了对操作人员的危害,降低了施药成本;第三,本技术还具有行驶稳定、结构紧 凑、操作灵活、道路行驶速度快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的结构示意 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2驾驶座位、3动力传递机构、4变速箱、5转向轮、6驱动 轮、7随动轮、8药液泵、9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10喷头、11药液管、12药箱、13 机架、14敞开式箱体、15通风管、16顶板、17左侧板、18右侧板、19储液槽、20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主要包括发 动机1、动力传递机构3、变速箱4、转向轮5、驱动轮6、与该驱动轮平行设置的随动轮 7、药液泵8、喷头10、药液管11、药箱12、驾驶座位2以及机架13,所述发动机1、动 力传递机构3、变速箱4、药液泵8、药箱12以及驾驶座位2安装在机架13上。其中,发动机1经由动力传递机构3和变速箱4将动力传递到驱动轮6,所述药 液泵8将药箱12内的药液经由药液管11输送到所述喷头10。此外,本技术也可以 不设置药液泵,例如可以将药箱安装在机架的顶部,从而依靠药液的自重进行药液的输 送,并通过相应的送风装置使得药液从所述喷头喷出,这些明显变型方式对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是明显的,其同样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图中所示的自走施药车为三轮布置模式,随动轮7与驱动轮6平行设置, 该随动轮7主要起到支撑自走施药车的作用,从而使得自走施药车行驶稳定。当然,本 技术的自走施药车并不限于采用三轮布置形式,例如其还可以采用四轮布置形式。 优选地,所述侧置隧道式自走施药车通过三个轮子,即所述转向轮、驱动轮以及随动轮与地面接触,其中所述转向轮前置,所述驱动轮和随动轮后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的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还设有隧 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9,该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9设有敞开式箱体14、风机20、通 风管15,所述敞开式箱体14包括顶板16、左侧板17与右侧板18,该顶板16、左侧板17 和右侧板18形成三面封闭三面敞开的箱体,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各自设有储液槽19, 所述顶板16上设有多个通风口,其中该顶板16前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15与所述风机 20的出气口连接,该顶板16后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15与所述风机20的进气口连接, 并且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优选地,敞开式箱体14的顶板16的四个角部可以设置有四个通风口,顶板16 前部的两个通风口通过通风管15与两台风机13的出气口连接,顶板16后部的两个通风 口通过通风管15与所述两台风机13的进气口连接,在喷雾作业过程中形成一个前后循环 的气场,实现在隧道前部辅助喷雾,在隧道后部及时回收雾滴输送至药箱12的过程,从 而在保证喷雾效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循环气场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并大量回收空气 中飘散的残余农药,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实现了农药的高效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 了污染,减轻了对操作人员的危害,降低了施药成本。此外,所述发动机1可以优选地安装所述驾驶座位2下部,这样能够使得本实用 新型的自走施药车的布置结构更紧凑。另外,所述发动机1还可以通过动力传递机构3与变速箱4将动力传输到药液泵 8上,这样药液泵8就无需单独设置驱动装置,通过发动机1的动力即可实现药液泵8的 运转。优选地,所述喷头10安装在敞开式箱体14的左、右侧板17,18的前部。左、 右下侧板17,18的前部均安装喷头10是为了使农作物叶面、叶背全部附着有雾滴,大大 提高喷雾的均勻性。喷头组可以由四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包括发动机(1)、动力传递机构(3)、变速箱(4)、转向轮(5)、驱动轮(6)、与该驱动轮(6)平行设置的随动轮(7)、喷头(10)、药液管(11)、药箱(12)、驾驶座位(2)以及机架(13),所述发动机(1)、动力传递机构(3)、变速箱(4)、药箱(12)以及驾驶座位(2)安装在机架(13)上,其中所述发动机(1)经由动力传递机构(3)和变速箱(4)将动力传递到所述驱动轮(6),所述药箱(12)内的药液经由药液管(11)被输送到所述喷头(10),其特征是,所述侧置隧道气场循环式自走施药车还设有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9),该隧道式雾滴防飘回收装置(9)设有敞开式箱体(14)、风机(20)和通风管(15),所述敞开式箱体(14)包括顶板(16)、左侧板(17)与右侧板(18),该顶板(16)、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形成三面封闭三面敞开的箱体,所述左侧板(17)和右侧板(18)各自设有储液槽(19),所述顶板(16)上设有多个通风口,其中该顶板(16)前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15)与所述风机(20)的出气口连接,该顶板(16)后部的通风口通过通风管(15)与所述风机(20)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箱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宏王高鹏吕国芳缪宏沈辉张剑峰高晓宏任海良薛学彪赵映袁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