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进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1031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进入装置。具体地,提供了一种用于流体(2)到容器(3)的内部空间(4)中的引入和分布的装置(1),包括进口通道(5)和分布通道(6),其中,进口通道(5)通向分布通道(6),以便可以将流体从进口通道(5)引导至分布通道(6)中。分布通道(6)具有夹套(10),夹套(10)具有至少一个出口开口(11、12)。进口通道(5)经由布置在分布通道(6)的夹套(10)中的至少一个开口(8)连接到分布通道(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将流体(特别是包含液体的气体)引 入以及分布到容器中的装置和方法。该容器可以被制成为设备或分离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 具有此类装置的容器。
技术介绍
将流体引入容器的最简单的可能方式是被附接于容器壁的进口短管(stub)。所述 流体是包含有以液滴的形式微细地分布的液体的气体。容器中的流体的分布不能再在进口 短管的下游受到影响。流体未被均勻地分布在容器的内部空间中。例如从W00612^40已 知一种具有改善的流体分布的流体进入装置。该装置包括邻接所述进口短管并基本上在容 器的总直径上延伸的竖直通道。该分布通道具有多个导板。每个导板对齐每个第一流体的 一个部分流量并使第一流体基本上偏转90°。该流体由此被在容器的左侧和右侧引入容器 中。同时,发生液体与流体的分离,所述流体作为带有一部分残液的气体离开导板。该气体流过容器并到达接触表面,在该接触表面中,气体和残液由于其不同的密 度而分离。该液体在气体通过接触表面的同时在接触表面处分离。该接触表面可以例如被 制成为编织分离器。依照W00612^40的装置代表了相对于进口短管的改进,因为气体被更均勻地分 布在容器中。然而,已经发现液体的分离以不令人满意的方式发生,并且液体被一起带入布 置在接触表面下游的那部分容器中。此外,已经发现依照W00612^40的装置的下游的容器的截面具有两个相应的区 域,在这两个区域中,气体的流动速度比在截面的其余部分中更大。这意味着依照W00612^40的装置确实代表了相对于容器壁处的传统进口短管的 改进,但其仍被证明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仍存在气体在容器中的非均勻分布,即所谓的 分布不均,并且液体仍然被带入位于装置下游的那部分容器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流体在容器中的分布的装置,借助于该装置, 发生将流体分成气体和液体的改进的分离,并且可以实现气体在容器中的均勻分布。由用于将流体引入并分布到容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装置来达到此目的。该装置包括 进口通道和分布通道。所述进口通道通向所述分布通道,使得可以将流体从进口通道引导 至分布通道中。所述分布通道具有夹套(jacket),其具有至少一个排出开口。所述进口通 道经由被布置在所述分布通道的夹套中的至少一个开口连接到所述分布通道。所述开口因 此被布置为使得流体与所述开口相切地进入分布通道,以便可以在分布通道的内部空间中 产生旋流。该分布通道被有利地制成为管元件,该管元件特别地具有旋转对称的截面,优选 地为圆形截面。所述开口被布置在所述夹套中,该夹套特别地是被形成为管元件的分布通 道的管夹套,因此,流体相对于所述管夹套相切地流过所述开口。所述流体特别地是可压缩流体,通常是包括有以液滴形式分布在气体中的液体的 气体。从而,该气体从进口通道、通过所述开口被引导到至少一个分布通道中,并优选地被 引导到多个分布通道中。所述分布通道包括相对于进口通道的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 特别是相对于进口通道的大于60°且小于120°的角。依照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进口 通道与所述分布通道之间的角等于约90°。重要的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开口在分布通道中的不同布置。该开口可以特别地布置 在所述夹套的上半部和/或下半部中。由此,朝向分布通道的流动是相切的。一方面,这具 有可以使一部分流动分支至随后的分布通道的优点,另一方面具有使流体通过开口相切地 进入分布通道中的优点。在这方面,相切意指流体基本上平行于分布通道的最接近于进口 通道顶部或基部的点处的切线而流过所述开口。如果流体在分布通道中,则流体被分布通 道的内壁转向。流体由此被设置为进行旋转,且气体中的液体液滴被朝着管壁加速,然后在 夹套的内侧被分离并被导引离开通过液体收集元件。在这方面,通过与分布通道内壁的更 密切接触来增加液体与气体分离的有效性。因此液体在进口进入容器之前已被分离并导引 离开,因此不会到达气体的主流。根据优选实施例,特别地在夹套的上半部布置多个开口 ; 根据特别优选实施例,在夹套的上半部中布置两个开口。此外,所述开口具有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特别地被制成为突片(tab),所述 突片被从分布通道的壁压出并随后在其上面弯曲。替换地或除此之外,还可以提供多个引 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可以突出到分布通道的内部,但是其还可以沿着流体进入的方向延 伸到分布通道的外面。所述引导元件可以特别地沿着分布通道的内部空间的方向并在所 述开口的边缘处突出,流体流首先到达该引导元件,且该引导元件可在刚刚由流体流对齐 (registered)的开口的边缘处向上游取向。可以由此形成流入通道以便为流体提供更准确 限定地流动方向,使得在旋流中产生较少的边界旋涡,该边界旋涡可能对液体的分离具有 不利影响。还可以将所述引导元件分别焊接到所述管元件,形成所述分布通道。有利地提供了液体收集元件,其可以是进口通道本身,或者是位于分布通道或分 布元件的壁处并被连接到分布通道或分布元件的壁中的液体出口开口的通道件。可以借助 于液体引导元件将在所述夹套的内壁处分离的液体引出至分布元件或分布通道的夹套的 外面。液体收集元件可以包含被预期用于液体排出的至少一个孔。可以在液体收集元件的环境中或在液体收集元件的上游布置预分离元件。可以借 助于所述预分离元件来进一步改善液体分离。如果预分离元件被制成为诸如网、编织材料、 纺织材料或毡制品等包含中空空间的结构,则液滴被捕获在该结构中,可以在那里聚合并 可以沿着液体出口开口的方向被引导。作为其替换,可以将所述预分离元件制成为阻塞元 件,流体撞击在其上面且经历被迫偏转。该阻塞元件还可以具有限制效果。此外,所述阻塞 元件还被布置为使得被分离的液体被直接引导至液体出口开口。在开口的宽度不变的情况 下,开口的长度越小,则旋流越明显,因为从开口直至出口开口的路径长度随着较短的开口 而增大,并且旋转过程的数目更高,直至流体到达出口开口。所述开口特别地被制成为缝, 开口的第一缝端部与第二缝端部之间的间距是开口的长度。所述开口的第一壁与第二壁之 间的间距是开口宽度。在这方面,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在第一和第二缝端部之间延伸。依照优选实施例,分布元件可以邻接分布通道,分布通道和分布元件经由排出开 口相连接,以便可以将流体从分布通道引导至分布元件中。分布元件具有夹套,在夹套中提供了突破口(breakthrough),流体可以通过该突 破口被指引到容器的内部空间中。此突破口被布置在分布元件处,使得气体的流动基本上 沿着容器的纵向轴线的方向发生。这意味着与液体分离的气体沿着容器纵向轴线的方向离 开突破口,该突破口可以特别地被设计为缝状开口。特别地,可以将分布元件配置为管元 件。分布元件的夹套具有第一夹套端部和第二夹套端部,以便夹套在第一与第二夹套 端部之间延伸。可以引导夹套通过进口通道,使得夹套在进口元件内形成分布通道。作 为其替换,可以引导分布元件通过分布通道,且分布元件可以包含在分布通道内部的切口 (cut-out)。作为其替换,分布元件的第一夹套端部可以邻接分布通道,或者突出到分布通 道中。突破口可以被制成为缝,其具有在缝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纵向尺 度。第一壁和第二壁在所述缝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流体(2)到容器(3)的内部空间(4)中的引入和分布的装置(1),包括进口通道(5)和分布通道(6),其中,所述进口通道(5)通向所述分布通道(6),使得所述流体能够从所述进口通道(5)被引导至所述分布通道(6)中,其中,所述分布通道(6)具有夹套(10),所述夹套(10)具有至少一个出口开口(11、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通道(5)经由被布置在所述分布通道(6)的夹套(10)中的至少一个开口(8)与所述分布通道(6)连通,其被布置为使得所述流体与所述开口(8)相切地进入所述分布通道(6),以便能够在所述分布通道(6)的所述内部空间中产生旋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蔡特塞夫A格布勒
申请(专利权)人:苏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