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管式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857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改进的管式冷却器,属于车用冷却器领域,主要包括带有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的外套管,特点是外套管的内腔内还设置有一个内套管,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内型腔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进油接头、出油接头分别通过连接套管与内套管的内型腔相通。增大了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用冷却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改进的管式冷却器
技术介绍
冷却器用于车辆变速器的冷却、降温,对车辆的正常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现在一般采用的是管式冷却器,由内管、外管及散热翅片组成,由于散热面积有 限,在汽车变速器工作期间,当润滑油液温度过高时,不能有效进行散热,导致润滑性 能下降,甚至出现烧损机构件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接式的改进的管式冷却器,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改进的管式冷却器,主要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内型腔内设置有散热翅片,外 套管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内型腔相通的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管 的内腔内还设置有一个由内管和外管组成的内套管,内套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内型腔 内也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进油接头、出油接头分别通过连接套管与内套管的内型腔相ο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外套管内增设一个内套管,润滑油同时流经外 套管和内套管的内型腔,增大了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外套管、2为内套管、3为散热翅片、4为连接套管、5为进油接 头、6为出油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套接式冷却器,主要包括外套管1和内套管2, 外套管1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内管、外管围成内型腔,内型腔内设置有散热翅片3;内套 管2设置在外套管1的内腔内,也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内套管2的内管、外管围成的内型 腔内也设置有散热翅片3。在外套管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外套管1的内型腔相通的进 油接头5和出油接头6,该进油接头5和出油接头6分别通过连接套管4与内套管2的内 型腔相通,连接套管4分别位于内套管2的两端部。使用时,装配在汽车散热器的下水室中或横流式散热器的出水室中,用于冷却 变速器油。权利要求1.改进的管式冷却器,主要包括外套管(1),外套管(1)的内型腔内设置有散热翅片 (3),外套管(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内型腔相通的进油接头(5)和出油接头(6),其 特征在于在外套管(1)的内腔内还设置有一个由内管和外管组成的内套管(2),内套管 (2)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内型腔内也设置有散热翅片(3);所述进油接头(5)、出油接头 (6)分别通过连接套管(4)与内套管(2)的内型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4)分别位 于内套管⑵的两端部。专利摘要本技术为改进的管式冷却器,属于车用冷却器领域,主要包括带有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的外套管,特点是外套管的内腔内还设置有一个内套管,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内型腔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进油接头、出油接头分别通过连接套管与内套管的内型腔相通。增大了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了散热效果。文档编号F28F1/40GK201802847SQ20102055869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克锋, 赵峰, 赵涛 申请人:山东嘉鑫换热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的管式冷却器,主要包括外套管(1),外套管(1)的内型腔内设置有散热翅片(3),外套管(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内型腔相通的进油接头(5)和出油接头(6),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管(1)的内腔内还设置有一个由内管和外管组成的内套管(2),内套管(2)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内型腔内也设置有散热翅片(3);所述进油接头(5)、出油接头(6)分别通过连接套管(4)与内套管(2)的内型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李克锋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鑫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