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滑刃属线虫的培养装置,属线虫培养
技术背景植物病原线虫的培养是植物病理学教学与科研中重要的实验环节。针对伞滑刃属中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最常用的培养方法是PDA培养基灰葡萄孢菌培养法,通常在玻 璃培养皿中进行。具体方法是先将灰葡萄孢菌接种在无菌的固体PDA培养基上,培养灰 葡萄孢长满培养皿时,接种所需要的线虫,培养约两周后当可见大量灰葡萄孢菌丝被线 虫取食时,即可用无菌水冲洗培养基表面回收线虫,该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l.回收 到的线虫悬浮液中混有大量的灰葡萄孢菌丝和孢子;2.获得的线虫悬浮液中死虫占了相 当大的比例;3.获得虫量相对较少。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用三角瓶装麦粒培养基进行培养, 此方法获得虫量较大,但死虫数量较多,菌丝碎片和孢子混杂的缺点依然存在。因此在 后续实验中,不得不从大量的线虫悬浮液中逐条挑取以获得干净的健康活虫,从而加大 实验难度,延长实验时间,费工费时。因此,线虫的培养及实验用虫的选取成为研究植 物病原线虫的一个重要难题。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公开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线虫培养及实验用虫选取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操作方便的伞滑刃属线虫的培养装置。本技术由组织培养瓶体(1)、组织培养瓶盖(2)组成;其中,组织培养瓶盖(2)上开有孔,孔中镶嵌有由离心管盖(3)和离心管(4)构成的离心管管体。本技术的离心管(4)的数量按需要确定;组织培养瓶选用通用的任何形状的透明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实验难度降低,实验用虫的 纯度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等优点。可广泛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滑刃属线虫的培养装置,由组织培养瓶体(1)和组织培养瓶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组织培养瓶盖(2)上开有孔,孔中镶嵌有由离心管盖(3)和离心管(4)构成的离心管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星,李维蛟,王扬,姚茹瑜,喻盛甫,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