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1961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厚度较薄的以太网转接器,其包含有一由上盖与下盖组合而成的盒体、一母接头与一电路板。上盖的侧壁上设有一具有紧扣部的上缺口与一组设于内面的上限位肋条。下盖的侧壁上设有一底端侧具有定位凸块的下缺口,下盖内面设有一组下限位肋条。上、下缺口与上、下限位肋条组构成一开口槽。一容设于开口槽内的母接头,其包含有一L形的本体,底部设有一组对应于定位凸块的定位嵌槽,直立部向外端面的侧壁设有限位部,而向内端自开口槽延伸至于盒体内,以与一容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局域网络转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厚度较薄且较为轻巧的以 太网转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以太网信号都是通过RJ45规格的公接头网路线来将以太网转接器的信号 传递到达最远100公尺的另外一台网路设备。请参阅图1,其是目前的以太网转接器架 构。如图所示,目前的以太网转接器10包含有一本体12,本体12内容设有一电路板 14,本体12上设置有一四方形穿槽16,以容设一如图Ia所示标准RJ45网路线母接头 18。RJ45网路线母接头18包含有一对应于四方形穿槽16的四方形壳体20,壳体20内 设有一阶梯状开口槽22与一组设置于此开口槽22内的端子24,以如图1所示,供RJ45 公接头26卡固于开口槽22内,并通过端子24与电路板14电性连接。但此种架构下的以太网转接器10却因为RJ45网路线母接头18与本体12结构的 因素下,整体厚度a无法达到较轻薄的设计。有鉴于此,本技术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崭新的以太网转 接器,以有效克服上述的所述的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以太网转接器,其是巧妙地利用盒体来取代 习的母接头的部份结构,以有效的降低以太网转接器的整体厚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以太网转接器,其与一公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该以太网转接器包含 有一上盖,其侧壁上设有一上缺口,内面设有一组位于上缺口两侧的上限位肋 条,该上缺口形成有一紧扣部,以与该公接头的压扣件扣合;一下盖,其与该上盖组成一盒体,该下盖的侧壁上设有一下缺口,且该下缺口 的底端两侧各设有一定位凸块,该下盖内面设有一组位于该下缺口两侧的下限位肋条, 该上缺口、该下缺口、该上限位肋条与该下限位肋条组成一连通外部与内部的开口槽;一母接头,其容设在该开口槽内,该母接头包含有一 L形的本体与一组设置于 该L形本体上的端子,该本体的底部设有一组对应于该定位凸块的定位嵌槽,该本体 的直立部向外端面的侧壁设有限位部,其分别与该组上限位肋条以及该组下限位肋条抵 固,该本体的直立部向内端自该开口槽延伸至于该盒体内;以及一电路板,其容设于该盒体内,并与该本体的直立部向内端连接。其中该本体的直立部包含有一槽口,以容设该公接头的前端凸出部。其中该母接头与该公接头的规格是RJ45。其中该上盖与该下盖的周缘设有相对应的卡合件,以将该上盖与该下盖卡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 新型利用盒体来形成公接头的压扣件所需对应的紧扣部,并利用定位凸块巧妙地将母接 头固设于开口槽,以大幅缩减以太网转接器的厚度,达到更轻巧化。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以太网转接器结构示意图;图Ia是现有的母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透视图;图5是本技术以太网转接器与公接头接合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图4的c-c’线段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以太网转接器;12本体;14电路板;16穿槽;18母接头; 20壳体;22开口槽;M端子;沈公接头;a厚度;30以太网转接器;32盒体;34母 接头;36电路板;38上盖;40下盖;42上缺口 ; 44上限位肋条;46紧扣部;48公接 头;50压扣件;52下缺口 ; M下限位肋条;56定位凸块;58开口槽;60L形本体;62 端子;64定位嵌槽;65直立部;66限位部;68槽口; 70前端凸出部;72卡合件;74 卡合件;b厚度。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精神所在是针对现有与公接头连接的以太网转接器无法达到较薄 厚度的缺失,提出一种崭新的以太网转接器结构,其是巧妙地将现有的四方形母接头的 部份结构转移至盒体上,以减少整体厚度,提高轻巧性。此外,以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公接头是既有的技术,因此将不对 公接头的结构进行过多的赘述,仅针对与本技术相关的部份进行描述。请一并参阅图2、图3、图4、图5与图6,其各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元 件分解示意图、俯视透视图、本技术的以太网转接器与公接头接合时的示意图,以 及图4的c-c’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以太网转接器30主要包含有一盒体32、一母接头34与 一电路板36。盒体32其由一上盖38与一下盖40所组合而成。上盖38的侧壁上设有一 上缺口 42,内面设有一组位于上缺口 42两侧的上限位肋条44,上缺口 42更形成有一紧 扣部46,以与公接头48的压扣件50扣合。下盖40的侧壁上设有一下缺口 52,下盖40 内面设有一组位于下缺口 52两侧的下限位肋条M,下缺口 52的底端两侧设有定位凸块 56。上缺口 42、下缺口 52、上限位肋条44与下限位肋条M组构成一连通外部与内部的 开口槽58。母接头34容设于开口槽58内,母接头34包含有一 L形的本体60,以及一组设 置于L形本体60上且两端显露出的端子62,本体60的底部设有一组对应于定位凸块56 的定位嵌槽64。本体60的直立部65向外端面的侧壁设有限位部66,其分别与上限位肋条44以及下限位肋条M抵固。本体60的直立部65向内端自开口槽58延伸至于盒体32 内。上述的端子62的设置与现有的RJ45母接头的端子设置相同。因此,本技术的 母接头30与公接头50的规格可以是RJ45。电路板36容设于盒体32内,端子62的一端凭借自开口槽58延伸至盒体32内 的本体60的直立部65底端与电路板36接触,以使端子62与电路板36达成电性连接。此外,如图6所示,本体60的直立部65更包含有一槽口 68,以容设公接头48 的压扣件50的前端凸出部70。此外,上盖38与下盖40的周缘设有相对应的卡合件72、 74,以将上盖38与下盖40精确卡固,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以太网转接器30利用上缺口 42、下缺口 52、上限位肋条44与下 限位肋条讨所组构成的连通外部与内部的开口槽58,以及设置于下缺口 52的底端两侧的 定位凸块56,以固设母接头34,并利用设置于上缺口 42的紧扣部46与公接头48的压扣 件50扣合,来将与公接头48与母接头34稳固接合,避免松脱。如此,本技术利用盒体来形成公接头的压扣件所需对应的紧扣部,并利用 定位凸块巧妙地将母接头固设于开口槽,以大幅缩减以太网转接器的厚度b,达到更轻巧 化。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 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以太网转接器,其与一公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该以太网转接器包含有 一上盖,其侧壁上设有一上缺口,内面设有一组位于上缺口两侧的上限位肋条,该上缺口形成有一紧扣部,以与该公接头的压扣件扣合;一下盖,其与该上盖组成一盒体,该下盖的侧壁上设有一下缺口,且该下缺口的底 端两侧各设有一定位凸块,该下盖内面设有一组位于该下缺口两侧的下限位肋条,该上 缺口、该下缺口、该上限位肋条与该下限位肋条组成一连通外部与内部的开口槽;一母接头,其容设在该开口槽内,该母接头包含有一L形的本体与一组设置于该L形 本体上的端子,该本体的底部设有一组对应于该定位凸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太网转接器,其与一公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该以太网转接器包含有:  一上盖,其侧壁上设有一上缺口,内面设有一组位于上缺口两侧的上限位肋条,该上缺口形成有一紧扣部,以与该公接头的压扣件扣合;  一下盖,其与该上盖组成一盒体,该下盖的侧壁上设有一下缺口,且该下缺口的底端两侧各设有一定位凸块,该下盖内面设有一组位于该下缺口两侧的下限位肋条,该上缺口、该下缺口、该上限位肋条与该下限位肋条组成一连通外部与内部的开口槽;  一母接头,其容设在该开口槽内,该母接头包含有一L形的本体与一组设置于该L形本体上的端子,该本体的底部设有一组对应于该定位凸块的定位嵌槽,该本体的直立部向外端面的侧壁设有限位部,其分别与该组上限位肋条以及该组下限位肋条抵固,该本体的直立部向内端自该开口槽延伸至于该盒体内;以及  一电路板,其容设于该盒体内,并与该本体的直立部向内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裕民温进君
申请(专利权)人:振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