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俊松专利>正文

螺旋发光组件的反光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160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发光组件的反光体结构,包括:一发光组件,为一螺旋状且中央呈中空状的灯管,该发光组件顶部中央设有横置部,且该发光组件于发光组件一端设有灯座。一反光体,置于发光组件中央中空处,该反光体一端设于灯座内部,该反光体表面设有将发光组件内侧光源反射向外的反光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螺旋发光组件内部光源完全放射出来,有效地提升其流明值,具节能减碳效果及提升握持力,符合进步、实用与使用者的所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光体结构,特指一种能将螺旋状的发光组件内侧光源,完 全放射出来的螺旋发光组件的反光体结构
技术介绍
灯泡作为照明的用为当今无论家庭、学校、公司、工厂、商店以及饭店等不可或缺 的必需品,而以往所使用的灯泡为白热灯泡,然因时代进步及环保节能减碳的意识抬头下, 渐渐为各种类省电灯泡所取代,又一般圆球型省电灯泡、U型省电灯泡及螺旋省电灯泡等 与白热灯泡相较下,其发光效率以螺旋省电灯泡最佳,其除达到省电效能外,更节省庞大电 费,然当灯管绕成螺旋状时,因灯管以360°向外发光,因此面向螺旋灯管核心的光源则会 被灯管所遮蔽,造成光源没有完全被放射出来,使得发光效率大打折扣,此乃为业者及消费 者极欲突破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螺旋状灯管(螺旋状 发光组件)其核心光源完全放射出来,进而,提其流明值并具节能减碳的螺旋发光组件的 反光体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旋发光组件 的反光体结构,包括一发光组件,为一螺旋状且中央呈中空状的灯管,该发光组件顶部中 央设有横置部,且该发光组件于发光组件一端设有灯座;一反光体,置于发光组件中央中空 处,该反光体一端设于灯座内部,该反光体表面设有将发光组件内侧光源反射向外的反光面。进一步,所述发光组为柱状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进一步,所述发光组件的材料为T8、T5、T3、T6、CCFL, EEFL或LED。进一步,所述反光体的形状为柱状体或锥状体。进一步,所述反光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棱锥或多棱锥。进一步,所述反光体的上方设有一顶部,该顶部上设有一扣合发光组件其横置杆 的扣合部。进一步,在发光组件外侧包覆设有一灯罩。进一步,灯罩包含有可相互扣合的一上部及一下部,该下部的底部设于灯座上,而 上部则设于下部上方且于周围环设供握持的凸出部。进一步,灯罩相对于发光组件处为透明或雾状。本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可以将螺旋发光组件内部光源完全 放射出来,有效地提升其流明值(LM),具节能减碳效果及提升握持力,符合进步、实用以及 使用者的所需。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将发光组件其面向螺旋状灯管核心的光源放射出来的作用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图(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图(三);图8为本技术的灯罩设有环状凸出部的实施例(一);图9为本技术的灯罩设有环状凸出部的实施例(二);图10为本技术的灯罩设有环状凸出部的实施例(三)。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发光组件 11···灯座10...横置部 2...反光体1...发光组件 10...横置部11···灯座2···反光体20...扣合部 21...反光面22...顶部3...灯罩31···上部32···下部311···凸出部 4···光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本技术的立体组合 图及组合剖面图,本技术的螺旋发光组件的反光体结构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包括有一发 光组件1、反光体2、灯罩3。上述的发光组件1,为一中央呈中空状的螺旋状灯管且在顶部中央设有横置部 10,而该发光组件1 一端设有作为固定的灯座11,本技术的发光组件1只要绕成螺旋状 且并不限制任何的样式,都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本实施例发光组件1呈柱状圆形, 但并不以此限制本技术,其也可为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其他任何形状,都属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发光组件1所构成中空状的灯管材料,除可为传统外径为8/8(1英吋)的 T8,但并不以此限制本技术,也可为5/8英吋的T5,或为3/8英吋的T3或为6/8英吋的 T6 或为 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灯管,或为 EEFL((Ex 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外部电极荧光灯管,或为 LED (LIGHT EMITING D0IDE)发光 二极管或为其他任何灯管材料。上述的反光体2,置于发光组件1中央中空处,该反光体2—端设于灯座11内部, 至于反光体2其表面另设有可将发光组件1内侧光源4(如第四图所示)反射向外的反光 面21,该反光体2的形状选自柱状体或锥状体,且其大小并不受到限制,只要能容置于螺旋 发光组件1其灯管中央中空处,都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敬请参阅如图5、图6、图7所 示的本技术实施例图(一)、(二)、(三)。在本实施例中该反光体2的形状呈圆柱形的中心柱,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其可为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或其他任何形状,都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者,为了 使该反光体2能与发光组件1紧固嵌合,该反光体2其底部固定于与发光组件1结合的底 座11外,也可以在反光体2的上方所设可作分离及扣合的顶部22设有一扣 合部20,在本实 施例该扣合部20呈两片相对的夹片所构成的夹扣结构,但并不以此限制本技术,凡是 任何可与发光组件1顶部的横置部10扣夹的结构,都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借由扣合 部20与发光组件1灯管顶部的横置部10处作稳固扣合。上述的灯罩3,可作选择性包覆设于发光组件1的外侧,其进一步包含可相互扣合 的上部31及下部32,其中,下部32底部设于灯座11上,而周围环设有凸出部311的上部 31则设于下部32上方,使得本技术在具有灯座11的发光组件1外侧可作选择性设有 灯罩3或不设灯罩3,敬请参阅如图8、图9、图10所示,为本技术其灯罩设有环状凸出 部的实施例(一)、(二)、(三),其一目的乃在使其螺旋形的发光组件1表面造型圆滑单 纯简单,因而能有效节省清理的时间,其二目的,乃因于该灯罩3的上部31外侧设有凸出部 311,该凸出部311系以环状凸出来包覆于灯罩3的外侧,故可提升握住灯泡的力量及增加 手接触灯泡的触感,旋转灯泡时可以产生紧密感,因此,在操作时不易掉落摔坏,更不会因 无法控制力量而拧坏,本技术的灯罩3相对应于发光组件1处的构造可为透明或雾状 (喷砂),而该透明或雾状上也可设有颜色或图案,又该可透光剖分呈透明或雾状或设有颜 色或图案部分相对于发光组件1,灯罩3其他部分不提供透光部分则可为不透明状,敬请参 阅如图5、图6、图7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图(一)、(二)、(三)。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将发光组件其面向螺旋状灯管核心的光源放射出 来的作用图,本技术由于其发光组件1因呈螺旋状且于中央呈中空状并于其中央设有 具反光面21的反光体2,因此,原本会被灯管表面遮蔽的面向发光组件1其呈螺旋状灯管 核心的光源4,即会借由的发光组件1其中央所设的反光体2作用,使原本以360°向外发 光的发光组件1不论其外部作直接放射外,更将其面向螺旋灯泡核心的灯管光源4,透过反 光体2其反光面21透过螺旋空隙向外折射,进而将整支发光组件1其呈螺旋状的灯管的光 源4,完全被放射出来,故有效提升螺旋灯管其在发光时所形光线线数的流明值(LM),更具 节能减碳的效果,提升握持力,符合进步、实用与使用者的所需。以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发光组件的反光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发光组件,为一螺旋状且中央呈中空状的灯管,该发光组件顶部中央设有横置部,且该发光组件于发光组件一端设有灯座;一反光体,置于发光组件中央中空处,该反光体一端设于灯座内部,该反光体表面设有将发光组件内侧光源反射向外的反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松杨汉忠王岩石
申请(专利权)人:林俊松杨汉忠王岩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