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99647 阅读:4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及制备方法,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其制备方法为:(1)对菌糠的前处理:将食用菌的废弃培养基菌糠粉碎,喷水搅拌,使其充分湿润,搅拌均匀,装入发酵罐内;(2)加水灭菌,降温;(3)加入菌粉;通入空气,然后密闭发酵,得到发酵产物晾晒;(4)调节pH,即制成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行,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可充分利用食用菌的废弃培养基作为生产原料,原料成本低。减少菌糠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饲料生产
,具体地涉及一种菌糠制备蚯蚓饵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蚯蚓又称地龙,是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 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土壤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据测定,蚯蚓的 蛋白质含量约占干重的53. 5% 65. 1%,脂肪含量约为4. 4% 17. 38%,碳水化合物约 为11% 17.4%,灰分7.8% 23%。蚯蚓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约占鲜体重的 0.04% 0.073% ),以及钙和磷(约占鲜体重的0. 1 % 0. 188% )等矿物质元素,所 以蚯蚓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的“肉类”食物;蚯蚓体内含有地龙素、地龙解毒 素、黄嘌呤、抗组织胺和维生素B等多种药用成分,可作为很好的的药用材料;此外,蚯蚓还 在淡水钓鱼中适应面广,各种水域、鱼类、气候都较适宜的钓饵。目前养殖蚯蚓,一般以牛 粪、猪粪等动物粪便及稻草、沼气和生活垃圾等为饲料,但这些资源要么数量少,要么难以 收集。近年来,随着食用菌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农作物秸秆和棉子壳为培养基料栽培 生产食用菌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而栽培各种食用菌类后剩下的底 料——菌糠,数量也大增。据测定,收菌后的菌糠,粗纤维降解50%、木质素降解20%,而粗 蛋白含量由原来的2%可提高到6% 7%,脂肪含量比种菌前能增加1 5倍,而且易于粉 碎、气味芳香、适口性好。此外,菌糠中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及铁、钙、锌和镁等微量元 素,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微量酚性物、少量生物碱、黄酮及其甙类,还含有肌酸、多肽、皂甙 植物留醇及三萜皂甙等化学物质。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菌糠是 农业生产中很好的肥料原料,应充分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蚯蚓养殖培养料资源缺乏和菌糠污染环境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对菌糠的前处理将食用菌的废弃培养基菌糠粉碎,喷水搅拌,使其充分湿 润,搅拌均勻,装入发酵罐内;(2)加入40 50°C水使菌糠的含水质量为50% 60%,优选55%,再用80 85°C热空气灭菌16 20小时,优选18小时,降温至30 40°C ;(3)加入至少含有1*108个菌/克的菌粉,所述菌粉的加入质量为菌糠干重的 1.0% 2.5%,所述菌粉为乳酸菌、芽孢杆菌和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菌株3FL7CGMCCN0. 4008至少一种;通入30_40°C的空气,通空气量为0. 2-0. 3L/min. kg菌糠干重, 通空气M-36小时,然后密闭发酵10 15天,得到发酵产物,将所述发酵产物移出发酵罐, 晾晒1 2天;(4)用草木灰和石灰粉调节PH为6. 0 7. 0,即制成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 蚓饵料。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菌糠的前处理将食用菌的废弃培养基菌糠粉碎,喷水搅拌,使其充分湿 润,搅拌均勻,装入发酵罐内;(2)加入40 50°C水使菌糠的含水质量为50% 60%,优选55%,再用80 85°C热空气灭菌16 20小时,优选18小时,降温至30 40°C ;(3)加入至少含有1*108个菌/克的菌粉,所述菌粉的加入质量为菌糠干重的 1.0% 2.5%,所述菌粉为乳酸菌、芽孢杆菌和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菌株 FL7CGMCCN0. 4008至少一种;通入30_40°C的空气,通空气量为0. 2-0. 3L/min. kg菌糠干重, 通空气M-36小时,然后密闭发酵10 15天,得到发酵产物,将所述发酵产物移出发酵罐, 晾晒1 2天;(4)用草木灰和石灰粉调节pH为6. 0 7. 0,即制成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 蚓饵料。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本专利技术可充分利用食用 菌的废弃培养基-菌糠作为生产原料,原料成本低。减少菌糠对环境的污染。2、本专利技术所得产物营养成分全面,无污染。经发酵后,经检测,菌糠的粗纤维下降 至3. 0 5. 0%、粗蛋白质提高到10. 0 20. 0%、粗脂肪为1. 0 2. 0%、灰分为10. 0 13. 0 %、钙为0. 5 2. 0 %、磷为0. 5 1. 5 %,各种氨基酸含量总和8. 0 15. 0 %,满足蚯 蚓生长所需营养成分。3、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少菌糠对环境的污染、净化环境并改善土壤。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例方式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菌株FL7已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 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进行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 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0年7月13日,保藏号CGMCC NO. 4008。实验结果表明,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菌株FL7CGMCC NO. 4008具有溶 解无机磷化合物的能力,并且具有利用纤维素的能力,对高温、高NaCl浓度、高铵离子浓度 和偏碱性环境等具有好的耐受性能。以下简称粉状毕赤酵母菌株FL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对菌糠的前处理将食用菌的废弃培养基菌糠粉碎,将粉碎好的原料平铺于 地面,喷水搅拌,使其充分湿润,搅拌均勻,装入塔式发酵罐内;(2)在搅拌条件下,于罐底通入50°C水,调节含水质量为60%,再用80 85°C热空气灭菌18小时,降温至35°C ;(3)在通风口加入至少含有1*108个菌/克的菌粉,菌粉的加入质量为菌糠干重的 2%,菌粉是由质量比为1 1 1的乳酸菌、芽孢杆菌和粉状毕赤酵母菌株FL7组成,通入 30-40°C的空气,通空气量为0. 2L/min. kg菌糠干重,通空气30小时,然后密闭发酵12天, 得到发酵产物,将所述发酵产物从发酵罐移出,晾晒1天;(4)用草木灰调节pH为7. 0,即制成一种蚯蚓饲料。采取室内养殖蚯蚓,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蚯蚓饲料均勻铺在100 X 30 X 30 (cm)的陶 瓷盆里,厚度10cm,铺好后,撒上适量的水,饲料的湿度保持在50% -70%之间。将蚯蚓均勻 撒上,每平方米投放蚯蚓500g,温度保持在15-25°C。蚯蚓投放一天后,观察无异常反应,20 天,扩群质量一倍,比不加菌发酵直接喂养的方法扩群时间缩短5天。本实施例的菌糠的来源以质量组成为棉籽壳89%,麸皮10%,石膏为培养基 成份,对金针菇进行培养,收集收获金针菇后的废弃培养基——菌糠。实施例2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用下述方法制成(1)对菌糠的前处理将食用菌的废弃培养基菌糠粉碎,将粉碎好的原料平铺于 地面,喷水搅拌,使其充分湿润,搅拌均勻,装入塔式发酵罐内;(2)在搅拌条件下,于罐底通入50°C水,调节含水质量为60%,再用80 85°C热 空气灭菌18小时,降温至40°C ;(3)在通风口加入至少含有1*108个菌/克的菌粉,菌粉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其特征是用下述方法制成:(1)对菌糠的前处理:将食用菌的废弃培养基菌糠粉碎,喷水搅拌,使其充分湿润,搅拌均匀,装入发酵罐内;(2)加入40~50℃水使菌糠的含水质量为50%~60%,再用80~85℃热空气灭菌16~20小时,降温至30~40℃;(3)加入至少含有1*10↑[8]个菌/克的菌粉,所述菌粉的加入质量为菌糠干重的1.0%~2.5%,所述菌粉为乳酸菌、芽孢杆菌和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菌株FL7CGMCCN0.4008至少一种;通入30-40℃的空气,通空气量为0.2-0.3L/min.kg菌糠干重,通空气24-36小时,然后密闭发酵10~15天,得到发酵产物,将所述发酵产物移出发酵罐,晾晒1~2天;(4)用草木灰和石灰粉调节pH为6.0~7.0,即制成一种菌糠混合发酵制备的蚯蚓饵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建军孙丽范关丛笑盛凯朱宏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