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装载恩诺沙星兽药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剂技术

技术编号:529635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装载恩诺沙星兽药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剂。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得到,所述装载恩诺沙星兽药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剂中,恩诺沙星粉末与水和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5份恩诺沙星粉末∶10~30份去离子水∶1~5份二氧化钛纳米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所需设备及其工艺流程简单,药物装载率较高,且可以通过控制工艺条件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该制剂可增强兽药药物的稳定性、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管装载恩诺沙星兽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畜禽药物包括片剂、粉剂、注射剂及普通颗粒剂型等。给畜禽治疗时一 般都是通过口服、肌肉注射或者局部注射等给药方式进行。口服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后,一般 在小肠被吸收,但这种给药方式的药效不高,临床上往往给药次数多,体内作用时间短,生 物利用度不高。而采用肌肉注射或局部注射给药可在动物局部增大药物浓度,提高药效,是 目前畜牧业中采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给药方式。然而,由于无法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导致局 部药物浓度过高,较容易在动物局部产生炎症反应,严重时易腐烂而形成二次感染。因此, 如何实现畜禽药物的控释或者缓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是畜禽药物的一个重 要发展方向,开发长效缓释兽药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为制备和开发长效缓释药物制 剂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给予。纳米生物材料以其结构的特殊性,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材料的 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而在电子、光学、化工、陶瓷、生物和医 药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如在人类医学领域,纳米材料已被制成“生物导弹”实现导向 定点给药;或直接作为杀死癌细胞的武器,如羧基磷灰石纳米材料可杀死肺癌、肝癌、食管 癌等多种癌细胞。但目前最主要的应用是作为药物的载体,与药物组成纳米控释系统。作为 药物载体纳米材料主要有纳米粒子(nanoparticls)和纳米胶囊(nanocapsules)两大类, 它们是直径在10 500nm之间的固态粒子,活性组分(包括药物、生物活性材料)通过溶 解、包裹作用位于粒子内部;或者通过吸附作用位于粒子表面。药物载体材料主要有无机非 金属、生物降解性高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而其中无机纳米材料使用范围较广,大部分易于功 能化修饰,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实现药物分子的载送和控释。尤其高比表面积的无机 吸附材料对药物分子的传递和运输是非常有效的,而且目前有关这类无机材料在药物载体 及输运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较少见。新型结构二氧化钛纳米管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载体材 料。二氧化钛纳米管中心为空心管结构,可以将药物组装至管中形成胶囊状。当二氧化钛 纳米管内径为5 6nm时,二氧化钛管外表面由于活性较强可形成一层良好的亲水膜,若在 表面吸附一些具有靶向作用的配体分子,同时在纳米管内装载药物后,则整个装载药物的 二氧化钛纳米管形成为一个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由于该复合材 料的特殊性质在临床上可以被用作为缓释药剂,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大大提高疗效。因此,二氧化钛纳米管材料作为药物运载工具在人类疾病药物治疗及控释研究方 面已有报道,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药物载体平台构建,二氧化钛纳米管载体材料合成机制以 及载体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可控性、药物的持续定向传递与释放机理等方面。然而,以二氧化钛纳米管装载兽药制备纳米兽药制剂,以及兽药的控释及缓释方 面研究未见报道。由于兽药制剂被通过注射方式对动物进行给药时由于不能有效控制药物释放速率而导致释药速率过快而引起动物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并易产生炎症反应,造成二 次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作为药物控释平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技术的不 足,提供一种可作为药物控释平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采用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的装载有恩诺沙星兽 药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得到,用将1 5g纳米TiO2粉末和10 15M氢氧化钾溶 液混合置于特氟隆内衬不锈钢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50 200°C烘箱中反应15 25h, 反应后用去离子水洗涤2 3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洗涤1 3次,置于60 100°C 烘箱中0. 5 池后即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管径为5 25nm,管长为500 lOOOnm,长径 比为20 200。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装载有恩诺沙星兽药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剂,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1)将恩诺沙星粉末分散到水中,搅拌均勻溶解形成溶液;(2)将二氧化钛纳米管加入步骤(1)所述溶液中,继续搅拌至药物装载入纳米二 氧化钛管中形成纳米兽药制剂。所述恩诺沙星粉末与水和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 5份恩诺沙星 粉末10 30份去离子水1 5份二氧化钛纳米管。步骤( 所述搅拌采用超声波分散或者机械搅拌方式。超声波功率优选为250W, 分散时间为10 30min ;机械搅拌转速为300 500r · min_l,搅拌时间为10 30min。经PH计测定所述制剂的pH值为6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水热合成技术,精确合成条件,工艺条件易控制,合成方法简单,可 以成功合成尺寸可控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均勻分布的二氧化钛纳米管。(2)本专利技术将二氧化钛纳米管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装载入管内,通过改变二氧化 钛纳米管物理结构实现对药物释放速率的控制,形成载药纳米囊缓释药物,增强药物的稳 定性,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从而可有效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 毒副作用,提高药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推广到其它兽药制剂领域,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前景。(3)本专利技术不需专门、复杂和昂贵的设备,工艺流程简单,药物装载率较高,且可以 通过控制工艺条件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附图说明图1 二氧化钛纳米管TEM图图2载药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剂体外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 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 试剂和材料。实施例1将Ig纳米TW2粉末(本实施例采用德国Degussa公司生产的P25纳米二氧化 钛(TiO2)粉末)和12M氢氧化钾溶液混合置于特氟隆内衬不锈钢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 180°C烘箱中反应19个小时,反应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置于 80°C烘箱中烘干后得到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管的管径为20nm,平均长径比为100左右,如 附图1所示。将1 5g纳米TW2粉末和10 15M氢氧化钾溶液混合置于特氟隆内衬不锈钢 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50 200°C烘箱中反应15 25h,反应后用去离子水洗涤2 3 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或者丙酮洗涤1 3次,置于60 100°C烘箱中烘0. 5 池,本领域技 术人员调整纳米TiO2粉末和氢氧化钾比例、反应温度、溶液浓度等条件,可分别获得管径为 5 25nm,管长为500 IOOOnm的二氧化钛纳米管,不在实施例中——赘述。实施例2将Ig恩诺沙星粉末(市售)分散到IOg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勻,形成溶液;然后将 Ig管径为8nm、管长为500nm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加入恩 诺沙星水溶液中,机械搅拌0. 5h,转速为500r · mirT1,至充分分散即得到纳米兽药制剂。将所述制剂进行常规的体外药物释放测试实验,本实施例二氧化钛纳米管装载药 物制剂在中性缓冲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得到,将纳米TiO↓[2]粉末和氢氧化钾溶液混合置于150~200℃下反应15~25h后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或者丙酮洗涤,然后将反应产物置于60~100℃烘箱中烘0.5~2h后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艺张鹏孙永学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