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快速、高效地向水中加入氧气且节省氧气的高压增氧机,包括电机、叶轮、外壳和氧气瓶,外壳的水流通道中设置带水位开关的滞留室,刚接通总电源时,定时器控制排气电磁阀打开小段时间以排空滞留室内的空气,水位开关根据滞留室内水位的高低控制供气电磁阀、回气电磁阀的动作,而使来自氧气瓶的氧气可以长期在进水通道中与水混合,而析出的氧气经滞留室回收后经回气电磁阀送回到进水通道而不会浪费氧气。(*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氧机,特别是一种高压增氧机。
技术介绍
在 1990年12月19日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67477U中,公开了一种名为“喷水式增 氧机”的专利,由水泵和带有浮体的喷头组成,喷头和浮式水泵都各自浮在水面,用软管把 喷头和水泵连通,水泵所抽送的水由喷头向空中增加渔塘溶氧量,水泵和喷头的连接管配 有快换接头,拆去喷头水泵可作排灌之用。鱼塘中鱼类等生物的排泄物大量沉积在鱼塘底 部后会产生沼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并溶于鱼塘的水中使之成为这种有害气体的饱和溶 液,现有的这种增氧机仅仅是将水喷向空中使水珠在空中与空气接触,值此使空气溶入水 珠,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只有22%,对于鱼类大面积缺氧的危急情况时不能快速有效 地提高水中的含氧量,从而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对于观赏类的珍贵鱼类,价值成千 上万鱼如果因为缺氧而死亡,十分可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增氧机中存在的快速有效提高水中含氧量的 问题,而提出一种可以快速、高效地向水中加入氧气且节省氧气的高压增氧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压增氧机,包括电机、叶轮、外壳和氧气 瓶,所述电机的轴与叶轮相连且叶轮设置在外壳的水流通道内用于驱动所述水流通道内的 水从外壳的吸水口进入而经排水口排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水流通道中设置带水位 开关的滞留室,滞留室出水口位于该滞留室的下部,所述叶轮设置在滞留室进水口与所述 外壳的吸水口之间的进水通道中或滞留室出水口与所述外壳的排水口之间的排水通道中; 在所述进水通道中接入供气管,该供气管另一端与氧气瓶之间设有供气电磁阀,在所述滞 留室的上部连接回气管,该回气管与所述供气管之间接有回气电磁阀,所述回气管与大气 之间设有排气电磁阀,所述供气电磁阀、回气电磁阀均受所述水位开关控制,所述排气电磁 阀受控制器控制;刚接通总电源时,定时器控制排气电磁阀打开,叶轮从外壳的吸水口处将 鱼塘或水槽中的水吸入,水流进入滞留室后,滞留室内的空气一部分经排水通道、另一部分 经回气管和排气电磁阀排入大气,直到滞留室内的空气完全被排出后,滞留室内的水位上 升到所述水位开关动作而关闭回气电磁阀、打开供气电磁阀,定时器控制排气电磁阀关闭 而进入高压增氧状态,氧气瓶内的氧气经供气电磁阀、供气管进入进水通道内与水流混合 成水气混合体,水气混合体进入滞留室后未来得及溶于水中的氧气在滞留室内析出并滞留 在滞留室顶部,溶解有氧气的水经排水通道回流到鱼塘或水槽中,当滞留室内滞留的氧气 越来越多使滞留室内的水位不断下降,直到水位开关复位而关闭供气电磁阀、打开回气电 磁阀,使滞留室内的氧气在滞留室、回气管、供气管、进水通道内循环,其间氧气不断在进水 通道内溶于水中使滞留室内的氧气不断减少,从而导致滞留室内的水位上升,当水位上升 到水位开关动作时,水位开关接通供气电磁阀、关闭回气电磁阀,上述高压增氧状态循环往复直到切断总电源。所述高压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与回气电磁阀之间设有节流调节阀。所述高压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开关由浮球、固定于浮球上的磁粒和干簧 管构成。所述高压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固定所述干簧管的位置处固定有导磁体。所述高压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室进水口的开口向上。所述高压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室进水口高于滞留室出水口。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直接向水中加入高纯度的氧气,而 且在滞留室内析出的氧气可以反复循环进入进水通道内与水混合,不会直接排入大气而造 成浪费,这种高压增氧机特别适用于珍贵观赏鱼或鱼塘出现大量鱼类严重缺氧时,对危险 期的鱼进行急救而避免损失。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稍作改动后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32、供气电磁阀,5、干簧管,61、磁粒,6、浮球,71、滞留室进水口,31、供气管, 30、供气口,20、吸气口,101、叶轮,1、电机,2、外壳,72、滞留室出水口,200、排水口,62、连 杆,60、轴,7、滞留室,51、导磁体,43、排气电磁阀,42、节流调节阀,41、回气电磁阀,3、氧气 瓶,071、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所述高压增氧机,包括电机1、叶轮101、外壳2和氧气瓶3,外壳 2内从吸水口 20到滞留室进水口 71处构成所述的进水通道、滞留室进水口 71到滞留室出 水口 72之间为滞留室7、滞留室72到排水口 200之间为所述的排水通道,上述进水通道、滞 留室、排水通道构成所述的水流通道,电机1固定在进水通道中,电机1向下伸出的轴上固 定叶轮101,滞留室7内设置浮球6,连杆62左端与浮球6固定右端通过轴60枢接在外壳 的内壁中,浮球6上还固定有磁粒5,外壳上侧固定有导磁体51,导磁体51旁边固定有干簧 管5,供气管31下端的供气口 30接在吸水口 20附近,供气管31与氧气瓶3之间设有供气 电磁阀32,滞留室7的上部连接回气管4,回气管4与供气管31之间串接有、节流调节阀42 和回气电磁阀41,回气管4上端与大气之间接有排气电磁阀43 ;浮球61、磁粒61、干簧管5 构成所述的水位开关,供气电磁阀的线圈控制端接干簧管51的常开触点,回气电磁阀的线 圈控制端接干簧管51的常闭触点;刚接通总电源时,定时器控制排气电磁阀43打开,电机 旋转带动叶轮从外壳的吸水口 20处将鱼塘或水槽中的水吸入,水流进入滞留室7后,滞留 室内的空气一部分经排水通道的排水口排入大气、另一部分经回气管4和排气电磁阀43排 入大气,直到滞留室内的空气完全被排出后,滞留室内的水位上升带动浮球6上升,浮球6 上边的磁粒61与导磁体51吸合,同时磁粒上的磁性经导磁体传递到干簧管5而使干簧管 动作,从而关闭回气电磁阀41、打开供气电磁阀32,定时器控制排气电磁阀43关闭而进入 高压增氧工作状态,氧气瓶3内的纯氧经供气电磁阀32、供气管31、供气口 30进入进水通道内与水流混合成水气混合体,水气混合体经滞留室进水口 71向上进入滞留室后未来得 及溶于水中的氧气在滞留室内析出并滞留在滞留室顶部,溶解有氧气的水经排水通道末端 的排水口 200回流到鱼塘或水槽中,当滞留室内滞留的氧气越来越多使滞留室7内的水位 不断下降,直到磁粒61与导磁体51之间的吸力与浮球受到的浮力之和小于浮球重量时,磁 粒61与导磁体51分享,干簧管5复位而关闭供气电磁阀32、打开回气电磁阀41,使析出在 滞留室内的氧气在滞留室7、回气管4、节流调节阀42、回气电磁阀41、供气管31、进水通道 内循环,此时调节节流调节阀42即可以调节流经的氧气流量,其间氧气不断在进水通道内 溶于水中使滞留室内的氧气不断减少,从而导致滞留室内的水位上升并使磁粒61越来越 接 导磁体51,当水位上升到磁粒与导磁体之间的吸力与浮球受到的浮力之和大于浮球的 重量时,磁粒与导磁体之间相互吸合在一起而使干簧管再次动作,而接通供气电磁阀、关闭 回气电磁阀,上述高压增氧状态循环往复直到切断总电源。实施例2,是在图1的基础上稍作改动而来的,主要是将图1中进水通道伸入滞留 室内的管状部分取消,并加设了挡板则得到图2所示的实施例。从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增氧机,包括电机、叶轮、外壳和氧气瓶,所述电机的轴与叶轮相连且叶轮设置在外壳的水流通道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水流通道中设置带水位开关的滞留室,滞留室出水口位于该滞留室的下部,所述叶轮设置在滞留室进水口与所述外壳的吸水口之间的进水通道中或滞留室出水口与所述外壳的排水口之间的排水通道中;在所述进水通道中接入供气管,该供气管另一端与氧气瓶之间设有供气电磁阀,在所述滞留室的上部连接回气管,该回气管与所述供气管之间接有回气电磁阀,所述回气管与大气之间设有排气电磁阀,所述供气电磁阀、回气电磁阀均受所述水位开关控制,所述排气电磁阀受控制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振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