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681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给第一织物的供给工序;    粘接所述第一织物和弹性构件的第一粘接工序;    配置第二织物、以便与所述第一织物夹住所述弹性构件的配置工序;和    在多个部分粘接所述第一织物、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第二织物的第二粘接工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穿着用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具有侧片的穿着用物品众所周知(例如,国际公开号WO00/37009)。侧片构成尿布或衬裤的胴部的一部分,从前身和后身向左右突出。具有侧片的尿布或衬裤用所谓纵向流动方法制造(例如,国际公开号WO99/65439,欧洲公开号0 320 991 A3)。所谓“纵向流动”是指将尿布或衬裤的宽度方向设定为与织物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状态,是相对于尿布或衬裤的宽度方向沿着上述流动方向的“横向流动”的制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般来说,侧片的成本高,并且,用一字排列式(横向流动)方法难以生产侧片。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要利用价格便宜且一字排列式的方法来制造具有与侧片类似的构件的物品。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供给连续的第一织物的工序;间歇地涂敷粘接剂、或者、将粘接剂涂敷在弹性构件上的涂敷工序;在拉伸状态下切断并分割连续的弹性构件的切断工序;在将上述切断的弹性构件拉伸的状态下利用上述粘接剂依次将上述弹性构件粘接在上述第一织物上的第一粘接工序;在将上述弹性构件拉伸的状态下将第二织物配置在与上述弹性构件粘接的第一织物上、并将上述弹性构件插在上述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之间的配置工序;利用热熔合将上述第一织物、上述弹性构件和上述第二织物粘接的第二粘接工序。由于弹性构件在拉伸状态下插入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之间,所以配置了第一织物、弹性构件和第二织物的层叠部分,在制造穿着用物品之后,弹性构件收缩,形成穿着用物品的折裥。因此,即使没有购入与预先配置弹性构件的侧片相当的构件,也可利用所谓横向流动(一字排列式)制造物品。上述折裥可以形成物品的合身折裥和侧片的折裥。在上述第二粘接工序中,可在配置着上述第一织物、弹性构件和第二织物的层叠部分上,通过热压纹形成多个由贯通孔构成的通气孔。这样,通过形成通气孔可防止穿着时的不通气。还具有将吸收体配置在间歇地配置上述弹性构件之间的位置上的配置工序,这样,可以使该吸收体的一部分和上述弹性构件不重合配置地制造物品。在配置吸收体的部分上,如果实质上不配置弹性构件,则不受弹性构件收缩的影响,这样,由于厚的吸收体不易发硬,因此穿着感改善。作为上述弹性构件可采用布帛状构件。布帛状构件与线状构件不同,可以面接合,在上述涂敷工序中,可在与上述分割的弹性构件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相当的部分上涂敷上述粘接剂,容易地形成层叠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述两端部之间至少有一部分不涂敷上述粘接剂,则可减小由粘接剂引起的折裥的发硬感。上述第一织物的宽度比上述弹性构件的宽度宽,因此可在上述第一织物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及其附近(宽度方向的一端和另一端附近)配置上述弹性构件。这样,通过将弹性构件配置在第一织物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上,可由弹性构件形成合身折裥。第一织物,可以构成穿着用物品的外面材料,例如可以采用液体透过性或液体非透过性的无纺布。另外,还可采用将带有花样的设计片材配置在上述无纺布的一部分或全部上的多层体。上述第二织物可构成穿着用物品的内部材料,可采用液体透过性或液体非透过性的无纺布。作为上述弹性构件来说,也可采用包含线橡胶、平橡胶、网眼橡胶、弹性薄膜或热塑性弹性材料的材料。作为包含热塑性弹性材料的材料,可考虑采用热熔性树脂。另外,可在弹性薄膜中开出多个孔或隙缝。作为上述粘接剂来说,可采用热熔性树脂。由于第一及第二织物和弹性构件可热熔合后进行粘接,所以可用互相粘接的亲和性好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构成。物品可以是穿着用物品。作为穿着用物品,包括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尿布、一次性衬裤或包带等穿着用物品的用品或半成品,而且,还可包括织布、无纺布、液体透过性的片材或液体非透过性的片材等的片材的单体或多层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装置或制造方法制造的穿着用物品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a)是第二配置装置52的剖面示意图;图3(b)是第二配置装置52的重新定间距鼓轮2的正面示意图。图4(a)是表示衬垫P1接受连续的弹性构件F的情形的图;(b)是表示重新定间距鼓轮2与转印部4进行协动、将所切断的弹性构件F转印在第一织物W1上的情形的图。图5是转印部4附近的放大图。图6(a)是表示复合织物N的图;(b)是将(a)的复合织物N用切断线X-X切断的剖面图;(c)是表示配置了吸收体C的复合织物N的图;(d)是表示第二织物W2为一块的复合织物N的图;(e)是将(d)的复合织物N沿切断线X2-X2切断的剖面图。图7(a)是表示第二配置装置52和供给部150的图;(b)~(d)是表示供给部150的生成部151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a)是表示其它的穿着用物品的复合织物N2的图;(b)是沿切断线X3-X3切断复合织物N2的剖面图;(c)是表示切断复合织物N2后、交互地显现凸部、凹部的图;(d)是将吸收体C配置在已切断的复合织物N2上的图。图9(a)是表示穿着用物品或半成品的一个例子的图;(b)是表示复合织物N3的图;(c)是表示穿着用物品或半成品的一个例子的图;(d)是表示吸收体CL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a)是表示其它的穿着用物品的复合织物N4的图;(b)是沿切断线X3-X3切断复合织物N4的剖面图;(c)是表示用冲切切刀60切断的复合织物N4的图;(d)是表示将吸收体C和胴部用的弹性构件77配置在已切断而且宽度扩宽的复合织物N4上的图;(e)是表示整理腿孔H1的形状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装置或制造方法制造的穿着用物品的一个例子。穿着用物品300具有第一胴部301、第二胴部302和吸收体C。第一胴部301的两端部303和第二胴部302的两端部303连接。另外,吸收体C的一端与第一胴部301连接,吸收体C的另一端与第二胴部302连接。吸收体C可以吸收保持穿用者的体液例如尿或血液。在第一胴部301和第二胴部302上配置着弹性构件F。通过弹性构件F的收缩,穿着用物品300与穿用者合身。在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装置或制造方法制造的穿着用物品中,由于配置着吸收体的第一胴部301及第二胴部302的部分,不会因弹性构件F而收缩,因此可以制造商品价值更高的穿着用物品。因此,弹性构件F基本上不配置在配置着吸收体C的第一胴部301及第二胴部302的部分上。另外,利用本专利技术制造的物品,第一胴部和第二胴部连接,第一胴部和/或第二胴部可以是覆盖吸收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物品。以下,利用图2来说明制造第一胴部和第二胴部作为一体的穿着用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该制造装置具有第一配置装置51、第二配置装置52、第三配置装置53、热熔合装置50和装配部54。第一配置装置51将由皮带51a输送的设计片材Ds吸引在砧座辊51b的表面上,用切刀辊51c进行切断,将设计片材Ds配置在第一织物W1上。在砧座辊51b的表面上开出多个吸引设计片材Ds的吸排孔。当将设计片材Ds配置在第一织物W1上时,吸引停止。或者,通过从吸排孔排出空气,可以容易地使设计片材Ds与砧座辊51b分离。作为第一配置装置51来说,也可以使用特开2003-237011号所示的机构。另外,利用在所述的第二配置装置52中使用的重新定间距鼓轮代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林丰志仓田修平田中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瑞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