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镇煜专利>正文

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6636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有由箱体框架和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储物箱,光伏控制器及连接导线,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储物箱箱体三个侧面的太阳能电池板并联连接后,依次与安装于储物箱盖体上表面的电池板以及盖体内部的光伏控制器串接,所述光伏控制器的正、负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分别与电动车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极、连接导线以及光伏控制器连接触点均采用硅胶封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环保实用、完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摩托车、电动自动车等。(*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的太阳能 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在这种背景下,各类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应 运而生,其中尤其以二轮电动车发展最为迅猛,已经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而成为较主要交 通工具。然而,由于二轮电动车蓄电池大都采用家用电源充电,其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存 在如下局限性1、行程短。由于电动车蓄电池容量小,一次充电仅能行驶50 70公 里;2、充电不方便。现有的二轮电动车太都配备连接家用电源的充电器,因此,当蓄电 池电能耗尽需再充电时,往往因在路上而无法充电;其次,给蓄电池完全充电需要6 10小时,充电时间长。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9月17日还公开了授权公告号为CN2011177,名称为 “电动车后箱式太阳能充电装置”的技术专利,该专利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由箱体框架和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后箱构成发电源,发电源再依次连接到具有稳压、防过充保 护功能的控制器,12V蓄电池,充电控制器再连接到电动车蓄电池上,实现对电动车蓄 电池的充电。该技术方案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对电动车蓄电池实现“边走边充电”,具有 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如下局限性1、结构复 杂,成本高。该充电装置需要5块太阳能电池板,2个控制器和1个附加蓄电池,结构复 杂,成本高,同时这些配件也增加电动车的负载;2、缺乏安全保护措施。该充电装置直 接将相关控制电路、电子元件安装在后箱内部,一旦淋雨容易引起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 廉、环保实用的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的太阳能 充电装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本技术包括有由箱 体框架和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储物箱,光伏控制器及连接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 能电池板分别安装在储物箱盖体上表面和箱体三个侧面,所述安装于箱体三个侧面的电 池板并联连接后,其正极与安装于盖体上表面的电池板的负极连接,再经由该电池板的 正极连接到光伏控制器的正极输入端,其负极连接到光伏控制器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光 伏控制器的正、负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分别与电动车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太 阳能电池板的电极、连接导线以及光伏控制器连接触点均采用硅胶封装。采用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实现对蓄电池的充电仅需4块太阳能电池板及1个光伏控制器,与现有技术需要5块太阳能电池板,2个控制器和1个附加蓄电池 相比,所需元件大大减少,所需成本大大降低;2、具备防水功能,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对电池板电极,光伏控制器及连 接导线均进行密封封装,因此,在雨天,甚至在不慎发生电动车浸水的情况下,也不会 因为电极,导线或者电子元件湿水引起短路或者损坏,更加安全可靠;此外,本实用新 型采用的光伏控制器具有防过充、防雷、低压保护功能,使本技术具备更高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3、环保实用。本技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并实现“边走 边充电”,即使在夜间,只要有路灯或照明灯,便能对电动车蓄电池进行充电,避免因 蓄电池电能耗尽而无法继续行驶,也避免为蓄电池充电而长时间等待,环保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有由箱体框架结构和 太阳能电池板构成的储物箱,光伏控制器以及连接导线10,所述储物箱安装于电动车后 座的延伸架9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采用PET层压板作为底板,表面采用由单晶硅、多 晶硅相结合的多菱采光板体,其中安装于储物箱箱体左侧面、右侧面以及后侧面的电池 板1、2、3规格为24V、7.5W,安装于储物箱盖体上表面的电池板4规格为36V、12W, 光伏控制器采用HC24-10 (D)集成控制器,其安装于储物箱盖体内部。其中太阳能电 池板的电极、连接导线10以及光伏控制器连接触点均采用硅胶封装。当然,储物箱也可根据需要安装在电动车前挂篮位置上,此时,为确保光能利 用率,太阳能电池板相应安装在储物箱盖体上表面和箱体左侧面、右侧面及前侧面。如图2所示,太阳能电池板1、2、3并联连接后,其正极与电池板4的负极串 接,再经由电池板4的正极连接到光伏控制器的正极输入端5,其负极串接到光伏控制器 的负极输入端6,光伏控制的正极7、负极8分别与电动车蓄电池Vcc的正、负极连接。 这样,电池板1、2、3并联连接后,再与电池板4串联,便形成60V的输出电压,经光伏 控制器稳压、整流后,便能对36V或者48V的蓄电池Vcc进行充电。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有由箱体框架和太阳能电池板组 成的储物箱,光伏控制器及连接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安装在储物 箱盖体上表面和箱体三个侧面,所述安装于箱体三个侧面的电池板并联连接后,其正极 与安装于盖体上表面的电池板的负极连接,再经由该电池板的正极连接到光伏控制器的 正极输入端,其负极连接到光伏控制器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光伏控制器的正、负极输出 端通过连接导线分别与电动车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极、连接 导线以及光伏控制器连接触点均采用硅胶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安装在电动车后座延伸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储物箱盖体 上表面和箱体左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安装在电动车前挂篮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储物箱盖体 上表面和箱体左侧面、右侧面和前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 5之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在储物箱盖体上表 面和箱体三个侧面的太阳能电池板均采用PET层压板作为底板,表面采用由单晶硅、多 晶硅相结合的多菱采光板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于储物箱箱体三个侧面的太 阳能电池板规格为24V、7.5W,安装于储物箱盖体上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规格为36V、 12W。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控制器采用HC24-10(D) 集成控制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控制器安装在储物箱盖体内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有由箱体框架和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储物箱,光伏控制器及连接导线,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储物箱箱体三个侧面的太阳能电池板并联连接后,依次与安装于储物箱盖体上表面的电池板以及盖体内部的光伏控制器串接,所述光伏控制器的正、负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分别与电动车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极、连接导线以及光伏控制器连接触点均采用硅胶封装,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环保实用、完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摩托车、电动自动车等。文档编号H02N6/00GK201805254SQ20102054557公开日2011年4月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有由箱体框架和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储物箱,光伏控制器及连接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安装在储物箱盖体上表面和箱体三个侧面,所述安装于箱体三个侧面的电池板并联连接后,其正极与安装于盖体上表面的电池板的负极连接,再经由该电池板的正极连接到光伏控制器的正极输入端,其负极连接到光伏控制器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光伏控制器的正、负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分别与电动车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极、连接导线以及光伏控制器连接触点均采用硅胶封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镇煜
申请(专利权)人:吴镇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