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汉龙专利>正文

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334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具有两纵边梁和两横边梁,两纵边梁和/或两横边梁之间连接有承载梁,所有承载梁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且高出于两纵边梁的上表面,相邻承载梁之间的间隙不大于35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底板呈栅栏状或栅格状,具有透气间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号公开号是101041250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加气混 凝土蒸养底板,包括面板和框架,所述框架纵向的两侧中至少一侧下沉形成台阶,面板固定 在框架的上台阶面上。由于本技术为台阶状,在蒸养底板接近切割机上的活动平板时, 活动平板的边缘插入蒸养底板的台阶中,当蒸养底板紧贴在加气混凝土坯体表面上时,蒸 养底板与活动平板之间的推进停止,所以能保证蒸养底板与加气混凝土坯体表面之间无间 隙接触,保证坯体在翻转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和塌陷。如果需要加强上述加气混凝土蒸养 底板的透气性,则需要在面板上加工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透气性良好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具有两纵边梁和两横边梁,两纵边梁和/或两横边梁之间连接有承载梁,所有承 载梁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且高出于两纵边梁的上表面,相邻承载梁之间的间隙不大于 350mmo所述承载梁平行于横边梁且固定在两纵边梁之间,两横边梁的上表面不高于两纵 边梁的上表面。所述承载梁的平行于横边梁且固定在两纵边梁之间,两横边梁的上表面高出于两 纵边梁的上表面,两横边梁和所有承载梁的两端均设有缺口。在两横边梁同一端的缺口之间设有通过所有承载梁的同端缺口的挡件。所述横边梁与相邻的承载梁之间以及两相邻的承载梁之间设有连接条。所述承载梁平行于纵边梁,承载梁与两横边梁连接。所述承载梁为斜向设置,处于两对角的承载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在角的纵边梁 和横边梁之间,其余的承载梁连接在两纵边梁之间,两横边梁的上表面不高于两纵边梁的 上表面。所述承载梁为斜向设置,处于两对角的承载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在角的纵边梁 和横边梁之间,其余的承载梁连接在两纵边梁之间,两横边梁的上表面高于两纵边梁的上 表面,两横边梁的两端设有缺口,承载梁与纵边梁连接的端头上设有缺口。在两横边梁同一端的缺口之间设有通过承载梁的同端缺口的挡件。本技术的底板呈栅栏状或栅格状,具有透气间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2示图图5的图4的右视图图6是图4的仰视图图7是图4的B-B剖视图;图8是图7的I部放大视图图9是实施例3示图;图10是实施例4示图图11是实施例5示图图12是实施例6示图图13是实施例7示图图14是实施例8示图。图15是实施例9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至图3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具有两纵边梁1和两横边梁2,两 纵边梁1之间连接有承载梁3,所述承载梁3平行于横边梁2,底板呈栅栏状。所有承载梁3 的上表面a处于同一平面上且高出于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b,底板的截面呈“凸”字状,两纵 向侧形成下沉区域。两横边梁2的上表面d与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b持平。上述纵边梁 1、横边梁2和承载梁3均采用型材钢,其中纵边梁1采用方管或矩形管,纵边梁1要求有一 定的宽度L,一般是115mm,横边梁2和承载梁3采用槽钢。相邻承载梁3之间的间隙h不 大于350mm,间隙h的设置是为了透气,所以没有严格的要求,只需要保证加气混凝土坯不 会从间隙中掉下,一般间隙h为50mm。两纵边梁1的两侧各设有2个吊耳6,在两纵边梁1 的顶面上对应两吊耳6处设有两定位孔1-1,在两纵边梁1的侧面上各设有两定位孔1-2。实施例2图4至图8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具有两纵边梁1和两横边梁2,两 纵边梁1之间连接有承载梁3,所述承载梁3平行于横边梁2,底板呈栅栏状。所有承载梁 3的上表面a处于同一平面上且高出于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b,两横边梁2的上表面d高于 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b。两横边梁2和所有承载梁3的两端均设有缺口,这是由于纵边梁1 采用的方管或矩形管的宽度L不够,造成两纵向侧下沉区域的宽度H不够,无法保证蒸养底 板与活动平板之间的配合,通过横边梁2和承载梁3设置缺口,以扩大下沉区域的宽度H。 在两横边梁2的同一端的缺口之间设有通过所有承载梁3的同端缺口的挡件4。从图4上 看,在两横边梁2的左端的缺口之间设有通过所有承载梁3的左端缺口的挡件4,在两横边 梁2的右端的缺口之间设有通过所有承载梁3的右端缺口的挡件4。所述挡件4为角钢,具 有横板4-1和竖板4-2,挡件4的横板4-1的上表面c不高于纵边梁1的上表面b。实施例3图9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其承载梁3连接在两横边梁2上,承载梁 3平行于纵边梁1,底板呈栅栏状。两横边梁2的上表面与纵边梁1的上表面持平。实施例4图10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其承载梁3连接在两横边梁2上,承载 梁3平行于纵边梁1,底板呈栅栏状。两横边梁2的上表面高于纵边梁1的上表面。两横边 梁2的两端均设有缺口,在两横边梁2同一端的缺口之间设有挡件4。即在两横边梁2左端 的缺口之间固定有挡件4,在两横边梁2右端的缺口之间固定有挡件4。实施例5图11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在实施1或实施2的基础上,所述两相 邻的承载梁3之间设有连接条5,横边梁2与相邻的承载梁3之间可以设有连接条5,底板 呈栅格状。实施例6图12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所述承载梁3为斜向设置,处于两对角 的承载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在角的纵边梁1和横边梁2之间,其余的承载梁3连接在 两纵边梁1之间,底板呈栅栏状。两横边梁2的上表面与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持平。实施例7图13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所述承载梁3为斜向设置,处于两对角 的承载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在角的纵边梁1和横边梁2之间,其余的承载梁3连接在 两纵边梁1之间,底板呈栅栏状。两横边梁2的上表面高于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两横边 梁2的两端设有缺口,连接在纵边梁1与横边梁2之间的承载梁3与纵边梁1连接的一端 设有缺口,连接在两纵边梁1之间的承载梁3的两端各设有缺口,在两横边梁2同一端的缺 口之间设有通过承载梁3的同端缺口的挡件4。实施例8图14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不相同的是横边 梁2和承载梁3采取的是角钢。实施例9图15所示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横边梁2和承载梁3采取的是槽钢,与 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不相同的是槽钢采用侧放的形式。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具有两纵边梁(1)和两横边梁O),其特征在于 两纵边梁(1)和/或两横边梁( 之间连接有承载梁(3),所有承载梁C3)的上表面(a)处 于同一平面上且高出于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b),相邻承载梁(3)之间的间隙(h)不大于 350mm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梁(3) 平行于横边梁( 且固定在两纵边梁(1)之间,两横边梁O)的上表面(d)不高于两纵边 梁(1)的上表面(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梁(3) 平行于横边梁( 且固定在两纵边梁(1)之间,两横边梁O)的上表面(d)高出于两纵边 梁(1)的上表面(b),两横边梁( 和所有承载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加气混凝土蒸养底板,具有两纵边梁(1)和两横边梁(2),其特征在于:两纵边梁(1)和/或两横边梁(2)之间连接有承载梁(3),所有承载梁(3)的上表面(a)处于同一平面上且高出于两纵边梁(1)的上表面(b),相邻承载梁(3)之间的间隙(h)不大于3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汉龙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梁汉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