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124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用于检测细胞的转移能力。一种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由有机玻璃制得的下室、上室和帽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室设有一圆底形小孔,圆底形小孔上方为一延至上表面的扩径部,在扩径部与圆底形小孔间形成一平台;所述的上室外廓为T形,其内设一孔径与圆底形小孔的孔径相同的通孔,上室的下部插在扩径部内,周向与扩径部匹配,底部与平台贴合,上室上部的底面与下室的上表面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使实验成本大大降低,因实验时每个装置为独立的个体,彻底杜绝了交叉污染,提高了实验的准确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用于检测细胞的转移能力。
技术介绍
一般测定细胞转移是采用孔板,包括酶标板或细胞培养板,依底部形状的不同可 分为平底和圆底(U型和V型);培养孔的孔数有6、12、24、48、96、384、1536孔等;根据材质 的不同有Terasaki板和普通细胞培养板。具体选择时根据培养细胞的类型、所需培养体积 及不同的实验目的而定。二者的区别一般酶标板要比细胞培养板贵,细胞板主要做细胞培 养,但也可以用来测蛋白浓度;酶标板包括包被板和反应板,一般不能用做细胞培养,它主 要做免疫酶联反应后的蛋白检测,它需要更高的要求还需要特定的酶标工作液。孔板为一 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当操作不当时,孔与孔之间有污染问题,且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所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重复使用,实验中不会有交叉污染 的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 置,由玻璃材制的下室、上室和帽部组成,其中,下室设有一圆底形小孔,圆底形小孔上方为 一延至上表面的扩径部,在扩径部与圆底形小孔间形成一平台;上室外廓为T形,其内设一 孔径与圆底形小孔的孔径相同的通孔,上室的下部插在扩径部内,周向与扩径部匹配,底部 与平台贴合,上室上部的底面与下室的上表面贴合。方便清洗,且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本实 用新型的个数,各装置间因独立放置,不会有交叉污染情况出现。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增加上室与下室间的密封性,至少上室的下部外廓与 下室的扩径部表面为磨砂有机玻璃,使上室的下部外廓与下室的扩径部紧密配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下室与上室的外廓为圆柱形,上室的上部与下室的外 径相同,当上室的下部插至下室的扩径部的平台时,上、下室形成一密配合的圆柱体,帽部 盖在上室的上部平面处,帽部与上室的上部外廓周围有环隙,以利于透气。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当用于测定细胞转移力时,在上室的底部贴上多 孔滤膜构成侵袭小室,上室加入待测转移力细胞培养液,下室加入胎牛血清的培养液,置于 37°C、5%的(X)2培养箱中培养约10小时,计数即可。本技术的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使实验成本大大降 低,因实验时每个装置为独立的个体,彻底杜绝了交叉污染,提高了实验的准确率。附图说明附图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1一下室,11一圆底形小孔,12—扩径部,2—上室,21—通孔,3—帽部。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由有机 玻璃材制的下室1、上室2和帽部3组成,其中,下室1设有一直径为0. 9cm圆底形小孔11, 圆底形小孔11上方为一延至上表面的扩径部12,在扩径部12与圆底形小孔间形成一平台; 上室2外廓为T形,其内设一孔径与圆底形小孔11的孔径相同的直径为0. 9cm通孔21,上 室1的下部插在扩径部12内,周向与扩径部12匹配,底部与平台贴合,上室2上部的底面 与下室1的上表面贴合。方便清洗,且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本技术的个数,各装置间因 独立放置,不会有交叉污染情况出现。其中,至少对上室2的下部外廓与下室1的扩径部12表面进行粗糙处理的磨砂有 机玻璃,增加上室2与下室1接触面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下室1与上室2的外廓为圆柱形,上室2的上部与下室1的外径相同, 当上室的下部外径为1. 6cm,下室1的扩径部径向尺寸亦为1. 6cm,当上室2的下部插至下 室1的扩径部12的平台时,上、下室形成一密配合的圆柱体,帽部3盖在上室2的上部平面 处,帽部与上室的上部外廓周围有环隙,以利于透气。应用例用于测定前列腺癌细胞(PC-3M)转移力在上室2的底部贴上无聚碳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多孔滤膜(Sum孔径)构成 侵袭小室,使多孔膜置于平台处,在多孔膜的上表面铺以50ul的基质胶于37°C下作用1小 时,使胶凝固,PC-3M细胞离心后以无血清的F12培养液重悬,加到侵袭小室的上室中,下室 加入10%胎牛血清的F12培养液,置37°C、5%的(X)2培养箱中培养约10小时,计数即可确 定细胞转移力。权利要求1.一种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由有机玻璃制得的下室、上室和帽部组成,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下室设有一圆底形小孔,圆底形小孔上方为一延至上表面的扩径部,在扩径部与 圆底形小孔间形成一平台;所述的上室外廓为T形,其内设一孔径与圆底形小孔的孔径相 同的通孔,上室的下部插在扩径部内,周向与扩径部匹配,底部与平台贴合,上室上部的底 面与下室的上表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上室的下部外 廓与下室的扩径部表面为磨砂有机玻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室与上室的 外廓为圆柱形,上室的上部与下室的外径相同,当上室的下部插至下室的扩径部的平台时, 上、下室形成一密配合的圆柱体,帽部盖在上室的上部平面处,帽部与上室的上部外廓周围 有环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用于检测细胞的转移能力。一种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由有机玻璃制得的下室、上室和帽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室设有一圆底形小孔,圆底形小孔上方为一延至上表面的扩径部,在扩径部与圆底形小孔间形成一平台;所述的上室外廓为T形,其内设一孔径与圆底形小孔的孔径相同的通孔,上室的下部插在扩径部内,周向与扩径部匹配,底部与平台贴合,上室上部的底面与下室的上表面贴合。本技术的优越性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使实验成本大大降低,因实验时每个装置为独立的个体,彻底杜绝了交叉污染,提高了实验的准确率。文档编号C12M1/34GK201817490SQ20102054028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向云, 孙祖越 申请人: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胞转移力体外测定装置,由有机玻璃制得的下室、上室和帽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室设有一圆底形小孔,圆底形小孔上方为一延至上表面的扩径部,在扩径部与圆底形小孔间形成一平台;所述的上室外廓为T形,其内设一孔径与圆底形小孔的孔径相同的通孔,上室的下部插在扩径部内,周向与扩径部匹配,底部与平台贴合,上室上部的底面与下室的上表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云孙祖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