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520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灯罩,其包括一罩体,罩体的两侧边向下延伸一安装部用来提供一发光元件安装,该罩体具有在一轴向上分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该第二端及该两个安装部共同界定一开口;灯罩更具有一面向该开口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包含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反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使得该发光元件可产生不对称照度分布的光束,达成增加发光角度及扩大照明范围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罩,特别涉及一种可使发光元件产生不对称照度分布的 光束的灯罩。
技术介绍
现有灯具一般包含一灯罩用以集中发光元件的光线,此外,灯罩的内面通常设 有反光层以反射或折射发光元件的光线,使得照明能更加明亮。图1显示一种现有灯具10,灯具10包括一灯罩11及设置于灯罩11内的发光元 件(灯管)12。灯罩11具有可用来反射光线的内表面111,内表面111具有概呈抛物线 的弧状断面及在一轴向上分隔的第一端112与第二端113。发光元件12在该轴向上安排 位于内表面111的第一端112与第二端113的中间处,使得发光元件12可发出对称照度 分布的光束。进一步而言,发光元件12中心与内表面111的第一端112在该轴向上的间 距Al等于其与内表面111的第二端113在该轴向上的间距A2,使得发光元件12经由灯 罩11的内表面111反射后的光线能集中。然而,发光元件12相对灯罩11的内表面111 的第一端112与第二端113为对称的构造,会使得该灯具10具有发光角度小及照明范围窄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设计人认为应有一种可以改善先前技术的问题的灯罩产生。缘此,本实用新 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发光角度及扩大照明的范围的灯罩。依据本技术构成的灯罩包含可提供一发光元件安装的罩体,该罩体具有在 该发光元件的延伸方向上分隔的两侧边,各侧边向下延伸一安装部用以支持该发光元 件,该罩体更具有在一轴向上分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轴向与该发光元件的延伸方向 垂直,该第一端、该第二端及该两个安装部共同界定一开口。该灯罩更具有一面向该开 口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包含一顶端,该内表面的顶端与该发光元件的中心在一纵向上对 准。该内表面更包含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位在该顶端与该第一端之 间,该第二反射面位在该顶端与该第二端之间。该第一反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大于该第 二反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使得该发光元件可产生不对称照度分布的光束,达成增加发 光角度及扩大照明范围的效果。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为该第二反射面在该轴向的 长度的两倍。关于本技术的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并参照所附附图来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一现有灯具的剖视图;图2为依据本技术构成的灯罩的一立体图;图3显示图2的灯罩上安装一灯管的前视图;图4为沿图3的4-4线所取的剖视图;图5显示图4的灯管经由灯罩反射的光线角度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技术介绍
10-灯具;11-灯罩;111-内表面;112-第一端;113-第二端; 12-发光元件;本技术2-灯罩;20-灯具;21-罩体;211-侧边;212-安装部;213-容 纳空间;214-第一端;215-第二端;22-开口; 23-穿孔;24-内表面;241-第一反射 面;242-第二反射面;25-顶端;26-反光镜面层;27-纹路;3-发光元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实施例 并参照所附附图就本技术较佳结构内容说明如下。参阅图2至图5,显示依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构成的灯罩2,该灯罩2上 可供安装一发光元件3而构成一灯具20,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3为一灯管。灯罩2具有一弧状的罩体21,罩体21具有在该发光元件3的延伸方向上分隔的 两侧边211,各侧边211向下延伸一发光元件安装部212,该两个安装部212与罩体21界 定一发光元件容纳空间213。各安装部212上设有一穿孔23,发光元件3的两端分别结 合在该二穿孔23内而安装在容纳空间213内。罩体21更具有在一轴向上分隔的第一端 214与第二端215,该轴向与该发光元件3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端214、第二端215及 两个安装部212的底端共同界定一开口 22。再者,灯罩21具有一面向开口 22的内表面 24,在本实施例中,灯罩21由耐高温玻璃制成,且在内表面24上设有一反光镜面层26 用以反射发光元件3所产生的光线。再者,内表面24上更设有多条凸出状纹路27的光学 设计,纹路27沿着发光元件3的延伸方向延伸,使得发光元件3光线能进一步的反射。在本实施例中,灯罩21的内表面24形成抛物线的弧状断面且包含一顶端25,该 顶端25与该发光元件3的中心在一纵向(图5的竖直方向)上对准,该纵向与该轴向及 发光元件3的延伸方向垂直。该内表面24更包含第一反射面241及第二反射面242,第 一反射面241位在顶端25与第一端214之间,第二反射面242位在顶端25与第二端215 之间。第一反射面241在该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反射面242在该轴向的长度,使得发光 元件3可产生不对称照度分布的光束。在本最佳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面241在该轴向的 长度(即发光元件3中心与第一端214在该轴向上的间距B 1)为第二反射面242在该轴 向的长度(即发光元件3中心与第二端215在该轴向上的间距B2)的两倍(见图5);换 言之,第一反射面241在该轴向的长度B 1为内表面24在该轴向的总长度B的2/3,而 第二反射面242在该轴向的长度B2为内表面24在该轴向的总长度B的1/3。通过第一 反射面241相对第二反射面242的长度延伸,使得发光元件3经由灯罩2的内表面24反 射后的光线能增加发光角度大及扩大照明范围。要说明的是,该灯罩2的第一反射面241与第二反射面242的长度比可为3 1 或是3 2。然而,最佳比为2 1,亦即,第一反射面241在该轴向的长度为第二反射面242在该轴向的长度的两倍,由此,可使得发光元件3提供的照明范围最佳化。 上列详细说明针对本技术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 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的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 更,均应包含于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灯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一发光元件安装的罩体,该罩体具有在该 发光元件延伸方向上分隔的两侧边,各侧边向下延伸一安装部用以支持该发光元件,该 罩体更具有在一轴向上分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轴向与该发光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 该第一端、该第二端及该两个安装部共同界定一开口;该灯罩更具有一面向该开口的内 表面,该内表面包含一顶端,该内表面更包含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 位在该顶端与该第一端之间,该第二反射面位在该顶端与该第二端之间;该第一反射面 在该轴向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反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该灯罩的内表面形成抛物线的弧状断面, 该顶端与该发光元件的中心在一纵向上对准,该纵向与该轴向及该发光元件的延伸方向 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为该第二反 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的两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该灯罩的内表面设有一反光镜面层;该 内表面更设有多条凸出纹路,各纹路沿着该发光元件延伸方向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安装部与该罩体界定一容纳空间, 各安装部上设有一穿孔,该发光元件的两端分别结合在该两个穿孔内且受支持在该容纳 空间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关于一种灯罩,其包括一罩体,罩体的两侧边向下延伸一安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一发光元件安装的罩体,该罩体具有在该发光元件延伸方向上分隔的两侧边,各侧边向下延伸一安装部用以支持该发光元件,该罩体更具有在一轴向上分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轴向与该发光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该第一端、该第二端及该两个安装部共同界定一开口;该灯罩更具有一面向该开口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包含一顶端,该内表面更包含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位在该顶端与该第一端之间,该第二反射面位在该顶端与该第二端之间;该第一反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反射面在该轴向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振荣
申请(专利权)人:佳业光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