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670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升降电梯,包含有:一车厢;一引导装置,包括至少一直立设置的导轨以及至少一导滑器固设于该车厢,并与该导轨限位配合;一控制装置,包括一驱动源、一传动轮与至少一钢索,其中该驱动源驱使一动力轴转动,且动力轴上连结该传动轮,该钢索圈绕该传动轮,且一端连结该车厢顶部;一平衡装置,包括至少一配重单元及一限位单元,其中该配重单元与该钢索的另一端连结,该限位单元具有至少一直立设置的滑轨导引该配重单元。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电梯升降路内稳固设置有二平行滑轨,且该二滑轨之间设有配重块,配重块并与各该滑轨以可移动的方式配合,且配重块受到该二滑轨的左右局限而于移动过程中不会有晃动情形发生,可提高电梯的舒适性及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电梯设备有关,更详细地是指一种提高使用平稳度的升降电梯
技术介绍
在高楼层建筑物中,因电梯设备的引入,使得生活更具便利性。电梯的应用除 了可搭载人员至预定楼层外,亦有做为运载货物用,以减轻劳力负担。已知电梯设备是以钢索的两端分别连结车厢与配重块以维持重量平衡,且车厢 的升降方向是与配重块移动的方向相反,惟因配重块是悬空设置在车厢外部,故有潜藏 左右晃动的可能,尤其是在电梯启动或停车的时候,其瞬间惯性易造成配重块晃动,轻 则影响乘坐舒适性,重则危害结构稳定度及使用安全性。另在地震发生时,该悬空设置 的配重块的晃动程度将更为显著,并为乘员带来极度的不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电梯,是在不影响配重块既有功能的情况 下,具有限制配重块晃动的效果,据以提高电梯使用舒适性及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升降电梯,安装于建筑物的电梯升降路 内,包含有一车厢;一引导装置,包括至少一直立设置的导轨,以及至少一导滑器固设于该车厢, 并与该导轨限位配合;—控制装置,包括一驱动源、一传动轮与至少一钢索,其中该驱动源驱使一动 力轴转动,且动力轴上连结该传动轮,该钢索圈绕该传动轮,且一端连结该车厢顶部; 以及一平衡装置,包括至少一配重单元及一限位单元,其中该配重单元与该钢索的另一 端连结,该限位单元具有至少一直立设置的滑轨导引该配重单元。所述的升降电梯,其中该引导装置包括有至少一支撑件邻设于该车厢,该支撑 件固接该导轨与该平衡装置的滑轨,且导轨与滑轨平行立设。所述的升降电梯,其中该至少一支撑件包括有至少一左支撑件与至少一右支撑 件,各支撑件具有一内接面;该平衡装置的至少一滑轨包括有一左滑轨固接于左支撑件 的内接面,及一右滑轨固接于右支撑件的内接面,且平衡装置的配重单元位于该左滑轨 与该右滑轨之间。所述的升降电梯,其中该引导装置的至少一导轨包括有一左导轨固接于左支撑 件,及一右导轨固接于右支撑件;该至少一导滑器包括有一左导滑器与该左导轨配合, 及一右导滑器与该右导轨配合。所述的升降电梯,其中该左支撑件与右支撑件为平行矗立于电梯升降路的立 柱,各立柱具有一该内接面分别为该左、右滑轨固接,且各立柱分别再固接该左导轨与 右导轨。所述的升降电梯,其中左支撑件与右支撑件为支架构成,其数量各为复数个,并以两纵向间隔固设在电梯升降路的壁面上,其中一纵向排列的支架的内接面连结该平 衡装置的左滑轨,以及再固接该左导轨;另一纵向排列的支架的内接面连结该平衡装置 的右滑轨,以及再固接该右导轨。所述的升降电梯,其中该平衡装置的配重单元包括一配重块,及分设于该配重 块两端的一左滑座与一右滑座,该左滑座与左滑轨限位配合,该右滑座与右滑轨限位配合 O所述的升降电梯,其中该支撑件上段连结有一固定架,该固定架上装设该控制 装置的驱动源与传动轮,该驱动源包括有相连动的一马达与一减速机,该减速机具有该 动力轴。所述的升降电梯,其中该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枢轴于该固定架的导轮,该钢索 跨绕该导轮。本技术在不影响配重块既有功能的情况下,达成对配重块产生限位效果, 以避免配重块在任何情况下有晃动情况发生,如此将可提高电梯使用舒适性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图4类同图1,揭示车厢下移。图5类同图3,揭示车厢下移,配重块上升。图6类同图1,揭示车厢上升。图7类同图3,揭示车厢上升,配重块下移。图8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图9为本技术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升降电梯,10车厢,11车厢门,12引导装置,13左支撑件,13a内接面,14 右支撑件,14a内接面,15左导轨,16右导轨,17左导滑器,18右导滑器,19固定架, 20控制装置,21驱动源,21a马达,21b减速机,21c动力轴,22传动轮,23导轮,24 钢索,25平衡装置,26限位单元,26a左滑轨,26b右滑轨,27配重单元,27a配重块, 27b左滑座,27c右滑座,30支架,30a内接面,30b外侧面,30c内接面,30d外侧面, 4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升降电梯包括一车厢、一引导装置、一控制装置与一平衡 装置。其中,引导装置包括至少一直立设置的导轨,以及至少一导滑器固设于该车厢, 并与该导轨限位配合;控制装置包括一驱动源、一传动轮与至少一钢索,其中该驱动源 驱使一动力轴转动,且动力轴上连结该传动轮,该钢索圈绕该传动轮,且一端连结该车 厢顶部;平衡装置包括至少一配重单元及一限位单元,其中该配重单元与该钢索的另一端连结,该限位单元具有至少一直立设置的滑轨导引该配重单元。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至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安装于建筑物电梯升降路内的升降电梯 100示意图,该升降电梯100包括有一车厢10、一引导装置12、一控制装置20与一平衡 装置25;其中车厢10用以搭载人员或其它货物,并以至少一车厢门11作为进出管控。该引导装置12包括有一左支撑件13、一右支撑件14、一左导轨15、一右导轨 16、二左导滑器17、二右导滑器18与一固定架19,其中该左、右支撑件13、14各为一刚性立柱构成,其平行矗立于电梯升降路内,且 靠近壁面及邻近该车厢10,各支撑件并具有一内接面13a、14a;该左、右导轨15、16各为横切面概呈T型的钢构体,其中左导轨15固接于该左 支撑件13外侧,右导轨16固接于该右支撑件14外侧;该些左、右导滑器17、18是固设于该车厢10的同一侧,且分成两组而各安装在 车厢10的顶部及底部处,其中左导滑器17与左导轨15限位配合,右导滑器18与右导轨 16限位配合;该固定架19连结于该左、右支撑件13、14的上段,用以将该控制装置20架设 在电梯升降路的上方处。控制装置20包括有一驱动源21、一传动轮22、一导轮23以及一钢索24,其 中驱动源21装设在该固定架19上且具有相连动的一马达21a与一减速机21b,该 减速机21b具有一间接受该马达21a驱转的动力轴21c ;传动轮22与导轮23是枢轴于该固定架19的不同位置处,其中传动轮22还连结 在该动力轴21c上,并受动力轴21c带动旋转;钢索24圈绕该传动轮22,且一端跨绕该导轮23后连结该车厢10的顶部。平衡装置25包括有一限位单元26与一配重单元27,其中限位单元26具有一左滑轨26a与一右滑轨26b,该左滑轨26a固接于左支撑件13 的内接面13a,该右滑轨26b固接于右支撑件14的内接面14a,且各滑轨是与该引导装置 12的导轨呈平行立设;配重单元27具有一个以上的配重块27a及分设于该配重块27a两端的一左滑座 27b与一右滑座27c,其中配重块27a与该钢索24的另一端连结,且位于该左滑轨26a与 该右滑轨26b之间,配重单元27的左滑座27b并与该左滑轨26a限位配合,其右滑座27c 则与该右滑轨26b限位配合。以上即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升降电梯100结构叙述,接着说明其升 降动作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电梯,安装于建筑物的电梯升降路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车厢;一引导装置,包括至少一直立设置的导轨,以及至少一导滑器固设于该车厢,并与该导轨限位配合;一控制装置,包括一驱动源、一传动轮与至少一钢索,其中该驱动源驱使一动力轴转动,且动力轴上连结该传动轮,该钢索圈绕该传动轮,且一端连结该车厢顶部;以及一平衡装置,包括至少一配重单元及一限位单元,其中该配重单元与该钢索的另一端连结,该限位单元具有至少一直立设置的滑轨导引该配重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梅生
申请(专利权)人:好厝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