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转塔式多色多物料立式注塑机及注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3664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中心转塔式多色多物料立式注塑机包括机架、锁模装置、顶出装置及注射系统;锁模装置上设有中心转塔装置,中心转塔装置包括定位杆固定板,定位杆固定板上安装有转塔定位杆,转塔定位杆上设有固定座,在固定座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减速机,减速机上安装液压马达,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中心转轴,中心转轴的上端安装连杆,连杆上安装有治具;固定座上设有升降液压缸;在模具安装位的外侧设有机械手。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式注塑机和注塑方法,成型的效率高,耗能少,成型产品的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式注塑机以及利用立式注塑机注塑的方法。技术背景注塑机一般包括立式注塑机和卧式注塑机两种。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 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注射 系统是注塑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3种主 要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 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 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能闭 合、开启及顶出制品,同时,在模具闭合后,给予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 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液压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实现注塑 机按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各种动作提供动力,并满足注塑机各部分所需压力、速度、温度等的 要求。电气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合理配合,可实现注射机的工艺要求,如压力、温度、速度、 时间和实现注塑机的各种程序动作。加热系统是用来加热料筒及注射喷嘴的,注塑机料筒 一般采用电热圈作为加热装置,安装在料筒的外部,并用热电偶分段检测。热量通过筒壁导 热为物料塑化提供热源;冷却系统主要是用来冷却油温,油温过高会引起多种故障出现所 以油温必须加以控制。另一处需要冷却的位置在料管下料口附近,防止原料在下料口熔化, 导致原料不能正常下料。注塑机的安全装置主要是用来保护人、机安全的装置。过去,均以一种颜色的产品为主,其成型简单,容易控制注塑的成型工艺,而现 今,出现了许多双色或多色的产品,由此,必然会出现双色或多色成型,双色和多色成型主 要以双色成型机的两只料管和多色成型机的多只料管配合两套模具和多套模具按先后次 序经两次和多次成型制成产品。比起传统射出成型,双色成型和多色成型有如下的优点 (1)核心料可以使用低黏度的材料来降低射出压力,(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核心料可以回 收成二次料,(3)根据不同的使用特性,如厚件成品皮层料使用软质料,核心料使用硬质料 或者核心料可以使用发泡塑料来降低重量,(4)可以利用较低质量的核心料以降低成本, (5)皮层料或核心料可使用价格昂贵且具特殊表面性质,如防电磁波干扰、高电导性等材料 以增加产品性能,(6)适当的皮层料和核心料配合可以减少成型品残余应力、增加机械强度 或产品表面性质,(7)产品的外观美观。目前,多色多物料成型大多是以模具为重心,以模具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技术 为重点,最常见的多色模具注塑成型有两种,一是单个型腔多个浇口注塑成型,即采用多个 料筒,每一料筒的颜色不同或物料不同,每个料筒内的物料经浇口注射到成型型腔内,如型 腔是相通的,这种成型方法会产生物料在型腔内混合的现象,而且是无规律性的,因此,成 型出来的产品会各式各样,很难达到生产的需求;二是连续的两次单色成型,这种成型方法 包括几种方式,如中国专利号为200610053289. 9申请日为2006. 9. 公开日为2008. 3. 12 的专利文献中披露了一种双色安全帽,具体公开了双色安全帽的制造方法,其方法为,首先,将制造帽沿的材料在用于注塑帽沿的模具中注塑成一帽沿;接着,将帽沿固定在用于注 塑帽体的模具内,向用于注塑帽体的模具内注塑制造帽体的材料,从而将帽沿和帽体注塑 成一体,形成一帽体和帽沿具有不同颜色的双色安全帽,这种成型方法是在不同的注塑机 内的模具中完成的,虽然能够成型双色产品,但是,由于注塑成型的保温、冷却时间比较长, 而且,第二色成品的成型需要等待第一色半成品成型完成后方可进行,同时,还需要将第一 色成型的半成品转移到第二色的成型的注射机和模具中,不仅耗费的时间长,成型的效率 低,而且,半成品在第二色模具的定位难,成型的产品质量低。另外,在中国专利号为201010142967. 5申请日为2010. 4. 公开日为2010. 9. 22中公开了一种轿车内拉手及其双色注塑成型方法,具体的注塑成型方法为先合模,第一注 塑系统中本体料射入上模具的本体模型腔内成型本体;再开模,旋转机构的旋转轴带动旋 转体和动模逆时针旋转180度,上模具的本体模、包胶模型腔互换位置;再合模,第一注塑 系统中本体料射入上模具的本体模型腔内成型本体,第二注塑系统中包胶料射入上模具的 包胶模型腔内成型品;此时一侧型腔内为双色成型品,另一侧型腔内为本体。接着,再开模, 顶出型腔内的双色成型品,旋转机构和动模顺时针旋转180度,上模具的本体模和包胶模 互换位置,进行下一轮注塑。这种成型方法是通过旋转模具交替变换型腔来达到成型双色 产品的目的,这种成型方法的缺点是1)由于模具的重量比较中,通过旋转模具来变换成型 型腔的旋转力大,消耗的能量多,2)此成型方法一般只有上模具或下模具发生旋转,与其对 应的下模具或上模具是固定不动的,这就要求固定的模具的成型件的结构相同,否则无法 成型,对模具的设计和加工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本 专利技术的立式注塑机和注塑方法,成型的效率高,耗能少,成型产品的质量高。为达到上述目的,中心转塔式多色多物料立式注塑机包括机架、锁模装置、顶出 装置及注射系统;所述的锁模装置包括锁模油缸、固定模板、活动模板、锁模导杆、锁模板, 锁模导杆滑动的设在机架上,固定模板安装在机架的顶面上,活动模板固定安装在锁模导 杆的上端,锁模板固定安装在锁模导杆的下端;固定模板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转塔装置,中 心转塔装置包括定位杆固定板,定位杆固定板上安装有垂直向上的转塔定位杆,转塔定位 杆上滑动的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中心位置处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轴承,在固定 座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减速机,减速机下方安装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 入轴相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伸入到固定座上第一通孔内,所述的固定模板上开有与第一 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安装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内贯穿有中心转轴,中心转轴 的下端伸入到第一通孔内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且设在轴承内,在中心转轴上位于固 定座和固定模板之间安装有中心转盘,中心转盘上安装有定位套,中心转轴上端连接有连 杆,连杆的上端安装有治具;所述的定位杆固定板和固定模板之间设有升降液压缸,升降液 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的缸体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活塞杆的上端伸出缸体和固定模 板固定连接,活塞杆的下端伸出缸体与定位杆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模具安装位的外侧设有 机械手。利用上述中心转塔式多色多物料立式注塑机的注塑方法为(1)在固定模板和活动模板上安装二套以上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安装的位置处在治 具的外侧,且位于机械手的内侧;成型模具的型腔中心与锁模油缸的中心重合;(2)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锁模板带动锁模导杆向上运动,锁模导杆带动活动模板向上 运动实现开模动作;(3 )开模完成后,顶出装置顶出,同时,缸体带动固定座沿转塔定位杆向上运动,固定座 带动液压马达、减速机、中心转轴、连杆、中心转盘、治具一起向上运动直到治具的上表面不 与成型模具的上模最低点接触为限;(4)固定座向上运动完成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带动中心转轴旋转,中心转 轴带动连杆和中心转盘旋转,连杆带动治具旋转一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中心转塔式多色多物料立式注塑机,包括机架(1)、锁模装置、顶出装置及注射系统;所述的锁模装置包括锁模油缸(20)、固定模板(201)、活动模板(202)、锁模导杆(203)、锁模板(204),锁模导杆(203)滑动的设在机架(1)上,固定模板(201)安装在机架(1)的顶面上,活动模板固定安装在锁模导杆(203)的上端,锁模板(204)固定安装在锁模导杆(203)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固定模板(201)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转塔装置,中心转塔装置包括定位杆固定板(301),定位杆固定板(301)上安装有垂直向上的转塔定位杆(302),转塔定位杆(302)上滑动的设有固定座(304),固定座(304)的中心位置处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轴承(306),在固定座(304)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减速机(307),减速机(307)下方安装液压马达(308),液压马达(308)的输出轴与减速机(307)的输入轴相连接,减速机(307)的输出轴伸入到固定座(304)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的固定模板(201)上开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安装有直线轴承(309),直线轴承(309)内贯穿有中心转轴(310),中心转轴(310)的下端伸入到第一通孔内与减速机(307)的输出轴相连接,且设在轴承(306)内,在中心转轴(310)上位于固定座(304)和固定模板(201)之间安装有中心转盘(303),中心转盘(303)上安装有定位套(305),中心转轴(310)上端连接有连杆(3101),连杆(3101)的上端安装有治具(311);所述的定位杆固定板(301)和固定模板(201)之间设有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包括缸体(314)和活塞杆(315),所述的缸体(314)与固定座(304)固定连接,活塞杆(315)的上端伸出缸体(314)和固定模板(201)固定连接,活塞杆(315)的下端伸出缸体(314)与定位杆固定板(301)固定连接;在模具安装位的外侧设有机械手(3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昌亮
申请(专利权)人:丰铁塑机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