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生物质气化炉的分段采气加速循环供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607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物质气化炉的分段采气加速循环供氧结构,属于生物材料燃烧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炉体,炉体分为下段的供氧燃烧区、中段的转化产气区和上段的储料区三段结构,炉体的炉桥下方开有进风口,供风装置通过进风管与进风口相通,在炉体的上段、中段和下段各开有一个出气口,上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采气管,中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二采气管,下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三采气管,第一采气管、第二采气管和第三采气管均与灶头的供气总管连通,供风装置经供氧管与灶头的供气总管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燃烧大柴硬柴、备料容易,炉体燃烧时间长,工作效率高,产气量大,并且当炉体中段悬空燃烧时不会出现断气熄火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材料燃烧利用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 炉上的循环供氧分段采气的结构。
技术介绍
能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今,能源资源稀缺,液化 气、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价格不断飙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农村, 更是如此。为此,人们设计了沼气池来解决农村用能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沼气池的诞 生确实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沼气池需要大量的人畜粪便、植物等作为发酵 原料,发酵完毕后清理困难且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并且在有的地方冬季还无法使用,因此, 沼气池的推广也遇到了瓶颈。生物质气化炉的诞生,很好地解决了沼气池所面临的上述技术问题。生物质气化 炉通过燃烧生物质原料,例如秸秆、锯末等,产生烟气燃烧,无污染、环保、用料少,燃烧后清 理容易,一年四季都可使用,由于其具有如此多的优点,生物质气化炉得以被普遍推广和广 泛应用。现有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炉体通常分为上、中、下三段结构,下段是供氧燃烧区,中 段是转化产气区,上段是储料区。燃烧用材料堆满整个炉体,中段的燃料密度较大,这样当 供氧燃烧区的燃料燃烧时,密度较大的中段转化产气区才能产气。炉体的炉桥下方开有进 风口,鼓风机通过进风口向内鼓风供氧。炉体上端开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采气管连接灶 具,鼓风机同时还连通采气管,采气管内的燃气与鼓风机提供的空气共同输入至灶具燃烧。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1275752A,申请公开日为2008年10月1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 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就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燃料筒由筒体和筒盖组成,筒体通过带通 气孔的隔板分筒体为上部的碳化制气室和下部的空气室,空气室的筒壁上设进风口,鼓风 机安装在进风口上,碳化制气室的上部筒壁上设供气口,筒体的顶部通过水封槽安装筒盖, 供气口上的供气总管连通燃气过滤罐,燃气过滤罐通过软管连通灶具。该专利技术是对农业资 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变废为宝,物质能源将成为21世纪农村家用燃气的主流,提高农 业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村小康建设,实现高效生态农业。但上述现有技术这样的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方面,因为出气口设在炉体上端,鼓风机供氧无法从底部燃烧区穿透而穿过中段的转换产气区(因中段燃料密度大),从而不能与上端出气口形成空气循环对流的效果, 这样底部燃烧区进氧不充分,底火自然就不旺,不仅产气少而慢,而且根本无法助燃大柴硬 柴,只能燃烧细碎的如秸秆和其他农作物碎壳、树叶等细柴。这样的结构形式有如下缺点 不能燃烧大柴硬柴使用户备料难度增大,炉体燃烧时间短,工作效率低,产气量小,焦油污 染严重。另一方面,当底部燃烧区的燃料被烧光而出现松动空隙后,由于中段的燃料密度大,很紧,特别是燃料比较大时,燃料不能自动落下而出现悬空燃烧的情况时,上述结构的 炉子就会立刻断气,灶头熄火,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因为一旦悬空燃烧就会阻断气体 上升,正好上述结构的炉子出气口在炉体顶端,自然就无可燃气体输出,因而会出现断气熄 火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生物质气化炉的分段采气加 速循环供氧结构,采用本技术,能燃烧大柴硬柴、备料容易,炉体燃烧时间长,工作效率 高,产气量大,并且当炉体中段悬空燃烧时不会出现断气熄火的情况发生。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生物质气化炉的分段采气加速循环供氧结构,包括炉体,炉体分为下 段的供氧燃烧区、中段的转化产气区和上段的储料区三段结构,炉体的炉桥下方开有进风 口,供风装置通过进风管与进风口相通,其特征在于在炉体的上段、中段和下段各开有一 个出气口,上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采气管,中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二采气管,下段的出气 口连通有第三采气管,第一采气管、第二采气管和第三采气管均与灶头的供气总管连通,供 风装置经供氧管与灶头的供气总管连通。所述第一采气管、第二采气管和第三采气管上均设有疏通口,疏通口靠近采气管 与炉体连接处。所述第一采气管、第二采气管或第三采气管上设有疏通口,疏通口靠近采气管与 炉体连接处。所述第一采气管、第二采气管和第三采气管通过三通管道与灶头的供气总管连ο所述进风管和供氧管上均设有通断阀门。所述的供风装置为鼓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表现在1、由于本技术在在炉体的上段、中段和下段各开有一个出气口,三个出气口 与三个采气管相连,三个采气管经供气总管与灶头连通,供风装置一方面通过进风管向炉 体内进风,另一方面通过供氧管与灶头的供气总管连通。这样的结构形式,一方面,当由供风装置进的风无法吹透装有较大密度燃料的中 段产气区时,燃气也就不能由上段的第一采气管排出,这时,燃气就会自然地从下段的第 三采气管和中段的第二采气管输入至整个管道系统,而供风装置的供氧管也与管道系统连 通,就这样形成了空气(氧气)对流,也就是说,空气在炉体与灶头管道之间形成了循环供 氧,鼓风机加速循环供氧,这样底部燃烧区供氧更足,氧气足了,底火就旺了,自然就能轻易 地燃烧体积较大的大柴和硬柴,使用户的备料更加轻松,燃烧的时间也就自然比现有的炉 子长,工作效率高,产气量大。另一方面,当燃烧区的燃料燃尽时,即使出现悬空燃烧的情况,阻断气体上升,无 法从上段的出气口排出,那么气体就会顺着中段的出气口和下段的出气口排出,进入管道 系统后进行正常的循环供氧,不仅灶头不熄火,而且燃烧更好,若燃料硬壮的话可继续燃烧 八小时以上,不管哪段的燃料燃烧,都能保证有气从出气口输出供灶头燃烧。2、由于本技术在采气管上设有疏通口,疏通口靠近采气管与炉体连接处。这 样,当发生炉体内的燃料堵塞出气口,或者焦油堵塞出气口的情况时,可方便的打开疏通 口,用疏通工具进行疏通,保证了整个炉体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 中图1为分段采气加速循环供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炉体,2、供氧燃烧区,3、转化产气区,4、储料区,5 、进风管,6、供风装置,7、第一 采气管,8、第二采气管,9、第三采气管,10、供气总管,11、供氧管,12、疏通口,13、三通管道, 14、通断阀门,15、出灰口,16、水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物质气化炉的分段采气加速 循环供氧结构,包括炉体1,炉体ι分为下段的供氧燃烧区2、中段的转化产气区3和上段的 储料区4三段结构,炉体1的炉桥下方开有进风口,鼓风机通过进风管5与进风口相通,在 炉体1的上段、中段和下段各开有一个出气口,上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采气管7,中段的 出气口连通有第二采气管8,下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三采气管9,第一采气管7、第二采气管 8和第三采气管9均经三通管道13与灶头的供气总管10连通,鼓风机经供氧管11与灶头 的供气总管10连通。在进风管5和供氧管11上均设有通断阀门14。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采气管7、第 二采气管8和第三采气管9上均设有疏通口 12,三个疏通口 12均靠近采气管与炉体1连接 处。这样,当发生炉体1内的燃料堵塞出气口,或者焦油堵塞出气口的情况时,可方便的打 开疏通口 12,用疏通工具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生物质气化炉的分段采气加速循环供氧结构,包括炉体(1),炉体(1)分为下段的供氧燃烧区(2)、中段的转化产气区(3)和上段的储料区(4)三段结构,炉体(1)的炉桥下方开有进风口,供风装置(6)通过进风管(5)与进风口相通,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的上段、中段和下段各开有一个出气口,上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采气管(7),中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二采气管(8),下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三采气管(9),第一采气管(7)、第二采气管(8)和第三采气管(9)均与灶头的供气总管(10)连通,供风装置(6)经供氧管(11)与灶头的供气总管(1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立琼陈一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同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