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英专利>正文

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239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包括:12-O-Tiglo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和12-O-Acet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二萜类化合物的用途为制备杀烟草花叶病毒和植物病原菌的生物农药。经试验证明,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12-O-Tiglo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和12-O-Acet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均能显著的抑制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和增殖,能显著的抑制黄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植物病原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
,涉及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 还涉及此二萜类化合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农业正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严格苛刻的农药 残留量标准正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食用“无公害”农副产品也成为国人所必需。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对人畜和 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泛等优点。因 此,高效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眉、ο烟草花叶病毒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植物病毒,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能侵染烟草、番 茄、水稻等300多种植物,引起植物枯萎等,是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病毒。植物病原菌包括植物病原真菌和植物病原细菌,主要有黄瓜疫霉枯萎病菌、番茄 白绢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甘蔗凤梨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 稻瘟病菌、玉米纹枯病菌等,其分布广泛,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当前对于农作物感染烟草花叶病毒和植物病原菌的防治,虽然有一些生物农药, 但主要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因此,市场急需高效低毒、无污染残留的生物农药。巴豆是一味著名的中药,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及同属数种植物 的成熟种子,其枝、叶在民间常用作杀虫药。而巴豆属(Croton)植物在中国分布面广,资源 丰富,因此,为了开发利用巴豆枝叶这一可再生资源,本专利技术特对巴豆枝叶进行深入研究, 从中提取出二萜类化合物,制作生物农药,用于防治烟草花叶病毒和植物病原菌引起的农 作物病害。经检索,尚未见此方面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二萜类化合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二萜类化合物是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包括12-0-Tigloylphorbol-1342-methy lbutyrate)禾口 12_0_Acetylphorbol_13_(2_methylbutyrate)。其分子结构如下化合物 I :12-0-Tiglo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权利要求1.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用于制备生物农药的二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类二萜化合 物包括12-0-Tigloylphorbol-13-O-methylbutyrate)和 12-0-Acetylphorbol-13- (2-m ethylbutyrate),其分子结构分别为12-0-Tigloylphorbol-13-O-methylbutyrate)2.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制备杀烟草花叶病毒的生物农药。3.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其用 于制备杀植物病原菌的生物农药。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农药剂型是乳油、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任何一种现有农药剂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包括12-O-Tiglo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和12-O-Acet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二萜类化合物的用途为制备杀烟草花叶病毒和植物病原菌的生物农药。经试验证明,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12-O-Tiglo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和12-O-Acet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均能显著的抑制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和增殖,能显著的抑制黄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植物病原菌。文档编号A01N37/02GK102050731SQ201010533709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马英 申请人:马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从巴豆枝叶中提取的用于制备生物农药的二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类二萜化合物包括:12-O-Tiglo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和12-O-Acet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其分子结构分别为:化合物Ⅰ:12-O-Tiglo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化合物Ⅱ:12-O-Acetylphorbol-13-(2-methylbutyrat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英
申请(专利权)人:马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