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推进式三维用户界面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523134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渐变推进式三维用户界面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用户界面的图标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从XY、XZ、YZ面视角都能见到每一个图标;选中一个图标后,选中图标逐步向屏幕方向移动,而且逐渐变大,同时在该图标的周围和后方填充半透明效果,且随时间推移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直至完全不透明;选中图标移动一段距离后,在半透明效果的后方绘制新一组用户界面;当选中图标移出屏幕显示范围后,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渐提高直至为完全透明,新用户界面也向屏幕方向移动直至停留在显示位置;进行下一次的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使用户界面通过半透明渐变自然切换,又能够达到不断前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三维用户界面。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移动终端交互技术,主要是继承了桌面应用的相关交互组件。通过简单的 减小面积和简单化操作的方式,移植到移动终端上。随着移动终端性能的提升和3G网络的商用化,移动终端已经有能力支撑三维用 户界面的应用。三维界面可以使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变得更加流畅和直观,再加上终端本身 具有移动的特性,可以承载多种增值服务种类,将成为无线增值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当前手持设备中的用户图形界面图形形式单一,仍然多为2维平面中选择图 标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平面感强,没有纵深感,用户体验不好。而且现有技术中的三维用户 界面也多为简单的将图标作为贴图材质,直接覆盖在三维图形的不同面,用户体验太过简 单,纵深感和趣味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半透明渐变式三维用户界面实现方法及 移动终端,它即能够使用户界面通过半透明渐变自然切换,又能够达到不断前进的效果、增 加纵深感、提高用户操作体验。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半透明渐变式三维用户界面实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用户界面的图标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而且从XY、XZ、YZ 面视角都能在屏幕上见到每一个图标;步骤20、选中一个图标后,所述选中图标逐步向屏幕方向移动,而且该图标逐渐变 大,同时在该图标的周围和后方绘制填充半透明效果,即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直 至不可见;步骤30、所述选中图标移动一段距离后,在半透明效果的后方开始绘制新用户界步骤40、当选中图标移出屏幕显示范围后,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渐增大,直至透 明度为可见,同时新用户界面也不断向屏幕方向移动,直至停留在显示位置;步骤50、此时可以进行下一次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实现渐变推进式三维用户界面的移动终端包括图标位置设置单元,用于将用户界面的图标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 而且从三维用户界面XYZ坐标系的XY、XZ、YZ面视角都能在屏幕上见到每一个图标;半透明效果填充单元,用于选中一个图标后,使选中图标逐步向屏幕方向移动,而 且该图标逐渐变大,同时在该图标的周围和后方绘制填充半透明效果,且随时间推移,半透 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直至完全不透明;新用户界面绘制单元,用于在所述选中图标移动一段距离后,在半透明效果的后 方开始绘制新一组用户界面;透明度提高单元,用于当选中图标移出屏幕显示范围后,使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 逐渐提高,直至透明度为完全透明,同时新用户界面也不断向屏幕方向移动,直至停留在显 示位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3维半透明渐变式用户界面,以3维立体的界面为基础,将用户界 面立体化三维化,大幅增加用户使用的趣味性,克服了当前手持设备中的用户图形界面图 形形式单一,多为2维平面中选择图标进行的操作;2.在用户界面切换时,始终保持图标向屏幕的渐进移动,以达到用户不断向前推 进的用户体验,使得用户使用用户界面时增加好奇心和更强烈代入感;而且在用户界面切 换时采用了半透明渐变,使得用户界面可以自然切换;3.用户在触摸操作时选中图标后,图标会产生自动旋转正对屏幕的动作,加强了 用户界面的动感和趣味性。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的图标XZ面的排布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的图标XY面的排布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的图标YZ面的排布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旋转时XZ面的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旋转结束后XZ面的示意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旋转结束后XY面的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开始时XZ面的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开始时XY面的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时产生新用户界面后XZ面的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时旧图标移出屏幕后XZ面的示意图。图6C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时旧图标移出屏幕后XY面的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时新用户界面向屏幕移动时XZ面的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用户界面切换时新用户界面向屏幕移动时XY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1至图7B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功能需要总线,所 述总线为一个互联的单元,将挂载在总线上的各个单元连接在一起,任一个总线上的单元 可以通过总线访问到挂载在总线的其他单元;CPU(中央处理器),负责通过总线对触摸屏 控制器和显示控制单元和GPU进行控制;GPU(图形处理单元),负责根据CPU的控制,通过总线从外部存储器获取所需的材质图像,然后绘制出待显示的图像数据后存储到外部存储 器;外部存储器,负责存储用户界面所需的全部材质和图像数据和经过GPU处理后待显示 的图像数据;触摸屏控制器,负责将用户在触摸屏上的触碰操作转化为屏幕坐标信息并将 信息送往CPU ;显示控制单元,负责通过总线从外部存储器读取待显示图像数据,并把数据 显示屏幕显示;显示屏幕,负责将显示控制单元提供的显示数据变为图像显示到屏幕上。操作流程为1.当硬件开始上电工作后,CPU将各个单元初始化,使得各个单元开始正常工作;2.当软件系统启动后,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操作,用户对触摸屏的控制信息 从触摸屏控制器传送到CPU ;3. CPU根据从触摸屏控制器得到的用户触碰屏幕点的坐标,然后查询个图标所对 应的坐标范围,得到用户希望选择的图标;4.当确定用户所选的图标后,CPU开始对GPU进行配置,命令GPU绘制出所需要效 果的图形效果;5.当GPU得到CPU的命令后,开始从外部存储器读取绘制所需的材质图像,然后再 绘制完后将待显示的图像存储到外部存储器;6.当GPU绘制图像完毕后,CPU开始配置显示控制单元,命令显示控制单元显示 GPU绘制的图像;7.显示控制单元得到CPU命令后,从外部存储器读取待显示图像,处理为显示屏 幕所需的数据格式后,送往显示屏幕显示;8.当用户界面更新完毕后,CPU重新开始接受触摸屏控制器的数据,开始新一轮 的用户操作。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户界面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用户界面的图标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而且从XY、XZ、YZ 面视角都能在屏幕上见到每一个图标;步骤20、选中一个图标后,所述选中图标逐步向屏 幕方向移动,而且该图标逐渐变大,同时在该图标的周围和后方绘制填充半透明效果,且随 时间推移,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直至完全不透明;步骤30、所述选中图标移动一 段距离后,在半透明效果的后方开始绘制新一组用户界面;步骤40、当选中图标移出屏幕 显示范围后,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渐提高,直至透明度为完全透明,同时新用户界面也不 断向屏幕方向移动,直至停留在显示位置;步骤50、此时可以进行下一次的操作。半透明效果可以为云雾半透明效果,还可以使用水纹,玻璃等不同材质的材料实 现水纹半透明效果、或玻璃半透明效果,本实施例的半透明效果采用的是云雾效果。结合图3Α、图3Β、图3C,用户界面的图标图标1、图标2、图标3、图标4、图标5、图 标6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用户可以从ΧΥ、ΧΖ、ΥΖ面视角都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渐变推进式三维用户界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用户界面的图标设置在离屏幕一定距离的显示位置,而且从三维用户界面XYZ坐标系的XY、XZ、YZ面视角都能在屏幕上见到每一个图标;步骤20、选中一个图标后,所述选中图标逐步向屏幕方向移动,而且该图标逐渐变大,同时在该图标的周围和后方绘制填充半透明效果,且随时间推移,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直至完全不透明;步骤30、所述选中图标移动一段距离后,在半透明效果的后方开始绘制新一组用户界面;步骤40、当选中图标移出屏幕显示范围后,半透明效果的透明度逐渐提高,直至透明度为完全透明,同时新用户界面也不断向屏幕方向移动,直至停留在显示位置;步骤50、此时可以进行下一次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裕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