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送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在骨架材料层的上方设置有耐灼烧防撕裂层,在耐灼烧防撕裂层的上表面及骨架材料层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覆盖胶层,在覆盖胶层、耐灼烧防撕裂层及骨架材料层之间均设置有相互结合的过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耐灼烧防撕裂层铺设在覆盖胶层与骨架材料层之间,能有效地阻止高温红料对覆盖胶层及带体骨架材料层的破坏,同时,利用它的防撕裂性能,使覆盖胶层在运行和老化过程中在其内部有牵引力,不至于从带体脱落,进而保护了骨架材料层,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适用于钢铁公司、水泥公司等行业,用来实现高温烧结矿、球团矿石、高温水泥熟料的输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输送带
,特指一种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技术背景耐高温输送带通常由覆盖胶层、骨架材料层复合而成。工作面覆盖胶采用丁苯橡 胶或乙丙橡胶或丁基橡胶构成,该覆盖层在输送物料时,若遇超过600度以上的高温物料 时,其表面会在接触高温炙热物料的瞬间被烧穿,严重时甚至整条带子报废,从而严重影响 到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正常生产,又增加了公司的运营费用,同时也是制约公司生产效率的 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大大降低高温红料对输送带体的破坏,使用寿命 长的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在骨架材料层的上方设置有耐灼烧防撕裂层,在 耐灼烧防撕裂层的上表面及骨架材料层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覆盖胶层,在覆盖胶层、耐灼烧 防撕裂层及骨架材料层之间均设置有相互结合的过渡胶层。上述的耐灼烧防撕裂层为金属复合结构或金属与化纤复合结构。上述的耐灼烧防撕裂层的厚度为2_3mm,其宽度可是输送带高温物料的有效宽度 或输送带的全宽度。上述的覆盖胶层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与卤化丁基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与丙烯酸酯 橡胶共混所成。上述的骨架材料层由化纤织物芯或金属芯构成。上述的耐灼烧防撕裂层内铺设有织物网。上述的织物网为钢丝网或玻纤网或芳纶网制成。上述的织物网厚度为l_2mm。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本技术采用耐灼烧防撕裂层铺设在覆盖胶层与骨架材料层之间,能有效地 阻止高温红料对覆盖胶层及带体骨架材料层的破坏,同时,利用它的防撕裂性能,使覆盖胶 层在运行和老化过程中在其内部有牵引力,不至于从带体脱落,进而保护了骨架材料层;2、本技术利用织物网耐烧穿、防撕裂、耐高温的特性,把它铺设在耐灼烧防撕 裂层里,能有效避免高温红料对覆盖胶层以及带体骨架材料层的破坏,使骨架材料层得到 有效的保护;3、本技术织物网的结构是网络状结构,便于橡胶在加工制作时,流动到其网 络结构中去,使覆盖胶层与织物网形成牢固的三维结构,其具备了耐高温红料的灼烧性能, 大大降低了高温红料对耐高温输送带的快速破坏,使用寿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 2-3倍;4、本技术适用于钢铁公司、水泥公司等行业,用来实现高温烧结矿、球团矿 石、高温水泥熟料的输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在骨架材料层1的上方设置有耐灼烧防撕裂层3, 在耐灼烧防撕裂层3的上表面及骨架材料层1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覆盖胶层2,在覆盖胶层 2、耐灼烧防撕裂层3及骨架材料层1之间均设置有相互结合的过渡胶层。上述的耐灼烧防撕裂层3为金属复合结构,也可以是金属与化纤结构。上述的耐灼烧防撕裂层3的厚度为2_3mm,其宽度可是输送带高温物料的有效宽 度,也可以是输送带的全宽度。上述的覆盖胶层2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与卤化丁基橡胶,也可以是三元乙丙橡胶与 丙烯酸酯橡胶共混所成。上述的骨架材料层1由化纤织物芯,也可以是金属芯构成。上述的耐灼烧防撕裂层3内铺设有织物网。上述的织物网为钢丝网,也可以是玻纤网,也可以是芳纶网制成。上述的织物网厚度为l_2mm。本技术采用耐灼烧、防撕裂层铺设在覆盖胶层与骨架材料层之间,能有效地 阻止高温红料对覆盖胶层及带体骨架材料层的破坏,同时,利用它的防撕裂性能,使覆盖胶 层在运行和老化过程中在其内部有牵引力,不至于从带体脱落,进而保护了骨架材料层;利 用织物网耐烧穿、防撕裂、耐高温的特性,把它铺设在耐灼烧防撕裂层里,能有效避免高温 红料对覆盖胶层以及带体骨架材料层的破坏,使骨架材料层得到有效的保护;织物网的结 构是网络状结构,便于橡胶在加工制作时,流动到其网络结构中去,使覆盖胶层与织物网形 成牢固的三维结构,其具备了耐高温红料的灼烧性能,大大降低了高温红料对耐高温输送 带的快速破坏,使用寿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 2-3倍;适用于钢铁公司、水泥公司等行 业,用来实现高温烧结矿、球团矿石、高温水泥熟料的输送。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 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在骨架材料层的上方设置有耐灼烧防撕裂层,在耐灼烧防撕裂层的上表面及骨架材料层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覆盖胶层,在覆盖胶层、耐灼烧防撕裂层及骨架材料层之间均设置有相互结合的过渡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灼烧 防撕裂层的厚度为2-3mm,其宽度可是输送带高温物料的有效宽度或输送带的全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材 料层由化纤织物芯或金属芯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灼烧 防撕裂层内铺设有织物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网 为钢丝网或玻纤网或芳纶网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网 厚度为l_2mm。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输送带
,特指一种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在骨架材料层的上方设置有耐灼烧防撕裂层,在耐灼烧防撕裂层的上表面及骨架材料层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覆盖胶层,在覆盖胶层、耐灼烧防撕裂层及骨架材料层之间均设置有相互结合的过渡胶层;本技术采用耐灼烧防撕裂层铺设在覆盖胶层与骨架材料层之间,能有效地阻止高温红料对覆盖胶层及带体骨架材料层的破坏,同时,利用它的防撕裂性能,使覆盖胶层在运行和老化过程中在其内部有牵引力,不至于从带体脱落,进而保护了骨架材料层,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适用于钢铁公司、水泥公司等行业,用来实现高温烧结矿、球团矿石、高温水泥熟料的输送。文档编号B65G15/32GK201634176SQ200920241740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戴均满, 王奇 申请人:浙江天际橡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耐灼烧、防撕裂、耐高温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在骨架材料层的上方设置有耐灼烧防撕裂层,在耐灼烧防撕裂层的上表面及骨架材料层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覆盖胶层,在覆盖胶层、耐灼烧防撕裂层及骨架材料层之间均设置有相互结合的过渡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奇,戴均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际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