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建林专利>正文

信函过戳机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2787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函过戳机供墨装置,包括墨盒,墨盒内设有油墨轮及与油墨轮相切的介轮,油墨轮外包有软质吸墨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轮轴的一端延伸至墨盒外,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油墨轮轴与墨盒可旋转活动连接,油墨轮轴两端外分别套设有一片介轮摇臂,两片介轮摇臂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介轮轮轴两端连接,所述介轮摇臂通过轴承套接在油墨轮轴上,墨盒底部设有储油槽,所述的介轮正面的墨盒上开有印墨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卸方便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加墨均匀、速度快(仅需一秒种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浸透加墨的功能),有效地避免了油墨轮转动后将油墨甩出的现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邮政等信函过戳机用的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邮政行业普遍使用的供墨装置,主要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外层包 裹有羊毛毡层的油墨轮、采用固定支架固定的橡胶介轮、油墨罩;它的供墨步骤如下先将 油墨罩卸下,再把油墨倾倒在羊毛毡层上,然后用毛刷将油墨抹平,这样反复多次后将油墨 罩装上,等待油墨逐步浸入羊毛毡内,然后开机,由驱动装置驱动油墨轮的转动(逆势针旋 转)带动紧贴的橡胶介轮(顺势针旋转)转动,将油墨轮上的油墨不停地粘到橡胶介轮 上,橡胶介轮再将油墨供给邮戳轮的戳面,最后邮戳轮将邮戳盖到信件上。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200510061011. 1公开了一种邮资机自动供油墨装置,包括与过戳头、供给过戳头油墨的油 墨轮,还包括外置的油墨盒,所述的油墨盒与油墨泵连接,所述的油墨泵的输出管与油墨轮 连接,所述的油墨泵设有油量控制装置。该邮资机自动供油墨装置l.设置了外置的油墨 盒,通过油墨泵将油墨从油墨盒经油墨管和喷头供给到油墨轮上,无需将油墨轮卸下添加 油墨;2.油墨泵设有油量控制装置,可以控制供给油墨轮墨量的多少。 但是,现有的供墨装置均是通过油墨轮先吸收油墨,容易造成加墨不均匀,有的地 方过多,有的地方又不足,油墨轮转动后易将油墨轮上过多的油墨甩出在信封上或机器上, 不时要停机清理,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均匀加墨的信函过戳机 供墨装置,避免油墨轮转动后将油墨甩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盖戳质量,确保信件盖戳后 印戳均匀清晰。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种信函过戳机供墨装置,包括墨盒,墨盒内设有油墨轮及与油墨轮相切的介轮,油墨轮外包有软质吸墨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轮轴的一端延伸至墨盒外,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油墨轮轴与墨盒可旋转活动连接,油墨轮轴两端外分别套设有一片介轮摇臂,两片介轮摇臂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介轮轮轴两端连接,所述介轮摇臂通过轴承套接在油墨轮轴上,墨盒底部设有储油槽,所述的介轮正面的墨盒上开有印墨口 。将介轮设置在可绕油墨轮旋转的介轮摇臂上,在驱动油墨轮的同时通过来回摇动介轮摇臂让介轮与储油槽内的油墨和油墨轮反复接触,通过介轮将油墨均匀粘到油墨轮上,油墨轮转动后不会将油墨甩出,而且介轮和油墨轮相对旋转时挤压下来的余墨存留在储油槽内还可再次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的印墨口一侧两片介轮摇臂之间连接有定位片,与定位片的位置 相对的墨盒上设有限位螺钉,不取墨时用来固定介轮的位置。 作为优化,所述的介轮的轮轴两端套有铜套,铜套与介轮摇臂之间设有调节片,调 节片上设有调节螺丝。可根据需要调节油墨轮与介轮之间的间距,保证油墨轮与介轮相切。 作为优化,所述的介轮摇臂上设有取墨柄,便于摇动介轮摇臂。 作为优化,所述的软质吸墨材料为羊毛毡、无纺布、发泡材料或海绵材料,能更好 地吸附和包含墨汁保证向介轮长时间供墨。 作为优化,所述的介轮用橡胶材料制成,该材料软硬适中使得盖戳更清晰。 作为优化,所述的墨盒内设有用于与信函过戳机相连接的墨盒座,所述的墨盒套接在墨盒座外。墨盒通过墨盒座与信函过戳机相连接,便于墨盒维护时拆装。 作为优化,所述的墨盒座上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墨盒座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介轮摇臂相抵靠。摇动介轮摇臂时,便于介轮能更好地复位。 作为优化,所述的储油槽内,介轮面向印墨口 一侧的下方设有挡油板,防止介轮取 墨时油墨从印墨口飞出。 作为优化,所述的墨盒座底板一侧向外延伸并构成插片,防止油墨从墨盒与墨盒 座的底部结合部漏出。 因此,本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卸方便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加 墨均匀、速度快(仅需一秒种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浸透加墨的功能),有效地避免了油墨轮 转动后将油墨甩出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盖戳质量,确保了盖戳信件的印戳清晰度,而 且油墨轮与介轮挤压下来的余墨存留在储油槽内可反复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技术介轮、介轮摇臂和油墨轮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3是本技术墨盒印墨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技术墨盒与戳轮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5是本技术墨盒与墨盒座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墨盒,2墨盒座,3介轮摇臂,4定位片,5铜套,6调节片,7调节 螺丝,8限位螺钉,9扭簧,10取墨柄,11挡油板,12储油槽,13油墨轮轴,14油墨轮,15吸墨 材料层,16介轮,17戳轮,18印墨口 , 19墨盒座底板,20插片,21连接片,22安装主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 —种信函过戳机供墨装置,附图1、2、3所示,包括墨盒1,墨盒1内设有墨盒座2, 墨盒1套在墨盒座2夕卜,通过螺钉相连接。墨盒1内设有油墨轮14及与油墨轮14相切的 橡胶介轮16,油墨轮14外包有羊毛毡层15,油墨轮轴13的一端延伸至墨盒1夕卜,与信函过 戳机上的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油墨轮轴13与墨盒1可旋转活动连接。介轮16正面的墨 盒1上开有印墨口 18。油墨轮轴13两端外分别套设有一片介轮摇臂3,两片介轮摇臂3的 一端通过连接片21相互连接成叉状,连接片21上设有取墨柄10。另一端分别与介轮16的 轮轴两端连接,介轮摇臂3通过轴承套接在油墨轮轴13上,使介轮摇臂3可以绕油墨轮轴13自由旋转;印墨口 18 —侧两片介轮摇臂3之间连接有定位片4,与定位片4的位置相对 应的墨盒1上设有限位螺钉8。墨盒1底部设有储油槽12,储油槽12内,介轮16面向印墨 口 18—侧的下方设有直立的挡油板11。介轮16可以绕介轮16的轮轴自由旋转,介轮摇 臂3与介轮16的轴的连接端为一拱形的插口,介轮的轴置于插口内,轮轴两端套有铜套5, 铜套5与介轮摇臂3之间设有调节片6,调节片6上设有调节螺丝7。墨盒座2上设有扭簧 9,扭簧9的一端与墨盒座2连接,扭簧9的另一端与介轮摇臂3相抵靠。戳轮17通过印墨 口 18与介轮16相接触(参见附图3、4)。如附图4、5所示,墨盒1和墨盒座2为一侧面开 口的盒体,墨盒1侧面开口 ,墨盒座2顶面开口 ,墨盒1和墨盒座2的开口面相向扣合,墨盒 1套在墨盒座2外,墨盒座底板一侧向外延伸并构成用于可插入墨盒1底部的插片20,墨盒 1通过墨盒座2固定到设置在信函过戳机上的安装主板22上。 工作时,启动油墨轮驱动电机驱动油墨轮旋转,同时手握取墨柄来回摇动介轮摇 臂让介轮与储油部内的油墨和油墨轮反复接触,使油墨均匀粘涂到油墨轮上,待油墨轮均 匀浸透后,将介轮从储油槽中升起,上升至油墨液面之上,并将介轮摇臂上的定位片复位到 限位螺钉处,旋紧限位螺钉使介轮摇臂固定,然后手离开取墨柄完成加墨和上墨的过程,开 动戳轮便可进行信函过戳的工作。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的权利范 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同形式的改动或修改同样落 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函过戳机供墨装置,包括墨盒,墨盒内设有油墨轮及与油墨轮相切的介轮,油墨轮外包有软质吸墨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轮轴的一端延伸至墨盒外,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油墨轮轴与墨盒可旋转活动连接,油墨轮轴两端外分别套设有一片介轮摇臂,两片介轮摇臂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介轮轮轴两端连接,所述介轮摇臂通过轴承套接在油墨轮轴上,墨盒底部设有储油槽,所述的介轮正面的墨盒上开有印墨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信函过戳机供墨装置,包括墨盒,墨盒内设有油墨轮及与油墨轮相切的介轮,油墨轮外包有软质吸墨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墨轮轴的一端延伸至墨盒外,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油墨轮轴与墨盒可旋转活动连接,油墨轮轴两端外分别套设有一片介轮摇臂,两片介轮摇臂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介轮轮轴两端连接,所述介轮摇臂通过轴承套接在油墨轮轴上,墨盒底部设有储油槽,所述的介轮正面的墨盒上开有印墨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函过戳机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墨口一侧两片 介轮摇臂之间连接有定位片,与定位片的位置相对应的墨盒上设有限位螺钉。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函过戳机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轮的轮轴 两端套有铜套,铜套与介轮摇臂之间设有调节片,调节片上设有调节螺丝。4. 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石建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