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25649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包括一环锭纺纱机和假捻装置,假捻装置置于环绽纺纱机的输出罗拉对和导纱钩之间,还设置纱线定向装置,所述的纱线定向装置设置在假捻装置和导纱钩之间,所述的纱线定向装置包括定向件,所述的定向件上部带一纱线支撑曲面,纱线靠在定向件纱线支撑曲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有:纺纱装置结构简单,能方便、低成本改造现有环锭纺纱机且制得的纱线质量好。可应用到环锭纺纱的索罗纺、赛络纺、赛络菲、集聚纺装置或者这些装置的组合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纱线纺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使得 纺出的纱线保持稳定的低扭矩。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捻是短纤维纺纱的重要环节。加捻期间纱线将产生大量残余扭矩,进而 对后续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针织物中,由于纱线内部扭转应力的变化,织物的 线圈将旋转并释放内部扭应力,结果它的一头翘起并突出织物表面,而另外一头则滞留在 织物内部。线圈的这种变形将增大织物的转曲度,并产生一种极需避免的类似肋骨效应的 变形。目前降低纱线残余扭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永久法和物理法。永久法主要将纱线 的弹性扭转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从而释放残余扭矩。它主要涉及材料的热处理、化学处理 和加湿处理等,但对于自然纤维,永久法可能会导致纤维的损伤和破坏。物理法则是一种纯机械技术,它充分利用纱线的内部结构,使得不同纤维产生的 残余扭矩相互平衡,仍保持弹性形变的特征。人们为此尝试过许多降低残余扭矩的具体方法和装置,但一直也没有得到较为理 想的装置。现有的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见图1,其包括输出罗拉对1、包括导纱钩4在内的纱 线的加捻和卷绕装置,纱线的加捻和卷绕装置一般包括纱管6、钢领7、钢丝圈8。导纱钩4 是为了压缩纱线气圈9高度以降低纱线张力而设置的,其初始状态的导纱角a较大。随着 纺纱不断进行,钢领7、钢丝圈8和导纱钩4均可上升和下降,从而影响其导纱角a,见图2。为得到低扭矩的环锭纱线,需要改进现有的环锭纺纱方法和纺纱装置,对此出 现了许多研究,试图用传统的降低纱线残余扭矩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如中国专利文献 CN1453401A公开的单股无扭矩环锭纱线的加工方法与设备,其提出了在传统环锭纺纱机上 通过上述降低纱线残余扭矩的物理方法来得到无扭矩的纱线,结构上改进之处主要是在现 有环锭纺纱装置的输出罗拉对和导纱钩之间设置假捻装置和纱线分束装置,但其提供的假 捻装置等纺纱装置结构很复杂,不便制造和使用;尤其是环锭纺纱机上导纱钩的上下运动 会引起导纱角a的变化,所设置的假捻装置也需要随导纱钩的上下移动而随动,这不仅使 整个纺纱装置十分复杂,而且纱线也得不到稳定的假捻效果,纺纱效果较差,成本高,不适 应改造现有工业化生产的环锭纺纱机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环锭纱线加工装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 应工业化生产、假捻装置能对纱线保持稳定假捻效果的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 并能简便地应用于现有环锭纺纱装置的改造中。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包括一环锭纺纱机和假捻装置,假捻装置 置于环绽纺纱机的输出罗拉对和导纱钩之间,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纱线定向装置,所述的纱 线定向装置设置在假捻装置和导纱钩之间,所述的纱线定向装置包括定向件,所述的定向 件上部带一纱线支撑曲面,纱线靠在定向件的纱线支撑曲面上,定向件固定在固定件上,固 定件连接到纺纱机上。上述定向件和固定件也可合二为一。上述假捻装置可以用现有的假捻装置,如气动假捻装置和机械假捻装置,假捻装 置与环锭纺纱机的纱机锭子之间保持一确定的扭转速度的比例,假捻装置用以控制和调节 纱线内部纤维束的排列结构和应力分布状态,使得加工出的纱线具有可控的残余扭矩。上述导纱钩的驱动也采用现有技术,导纱钩是为了压缩纱线气圈高度以降低纱线 张力而设置的,导纱钩采用变动程升降,即从管纱始纺开始,导纱钩的升降动程和级升量逐 渐增大到正常值。上述定向件的纱线支撑曲面最好为圆弧面。上述固定件最好再通过铰链方式固定到纺纱机上。为保证最佳纺纱质量,上述纱线定向装置的定向件设置在靠近导纱钩垂直运动的 上极限位置的上方。上述纱线定向装置的定向件设置在导纱钩内孔的中心轴线上,保证纱线垂直穿过 导纱钩的内孔。上述定向件也可以是滑轮,滑轮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仅需设置纱线定向装置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纺纱装置并达到假捻的效果,因 此整个纺纱装置结构简单,并能方便、低成本改造现有环锭纺纱机。2、通过设置纱线定向装置,可以起到更好的假捻效果,得到的纱线残余扭矩低,因 此制得的纱线质量好。本专利技术可应用到环锭纺纱的索罗纺、赛络纺、赛络菲、集聚纺装置或者这些装置的 组合装置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纺纱装置在导纱钩垂直运动下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纺纱装置在导纱钩垂直运动上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纺纱装置在导纱钩垂直运动下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纺纱装置在导纱钩垂直运动上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纱钩最佳位置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纺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3、图4所示,一种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其包括现有的环锭纺纱 机(参见图1和图幻和假捻装置2。在假捻装置2和导纱钩4之间设置纱线定向装置,所述的纱线定向装置包括定向 轮12,纱线3贴在定向轮12 —侧的圆弧121上,见图5。上述定向轮12可连接在固定件上,固定件再通过铰链固定到环锭纺纱机的机架 或机子的其他地方,也可固定在纺纱机周边的合适位置上。铰链的作用和导纱钩的铰链作 用一样(图中未显示),主要是为了断纱后或纺纱结束后方便取出纱管。上述定向轮12也可直接通过铰链固定到纺纱机上。上述环锭纺纱机的纱线的加捻和卷绕装置与现有的纺纱机相同,包括纱管6、钢领 7、钢丝圈8。在纺纱过程中,随着纺纱进程,导纱钩4需要上下移动,但导纱角b始终不变,见图 3和图4,因此假捻装置真正起到了假捻的作用,达到了假捻的效果,制得的纱线才能减小 残余扭矩。上述定向轮12最好设置在靠近导纱钩4垂直运动的上极限位置的上方H,见图5, 这样纺出的纱线质量最好。上述定向轮最好设置在导纱钩内孔13的中心轴线15上,保证纱线3垂直穿过导 纱钩内孔13,见图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纱线定向装置为滑轮装置,其包括滑轮14、固定杆 16,滑轮14由轴可旋转地固定在固定杆16上,固定杆16再通过铰链固定到环锭纺纱机的 机架或机子的其他地方,纱线3贴在滑轮14 一侧的圆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包括一环锭纺纱机和假捻装置,假捻装置置 于环绽纺纱机的输出罗拉对和导纱钩之间,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纱线定向装置,所述的纱线 定向装置设置在假捻装置和导纱钩之间,所述的纱线定向装置包括定向件,所述的定向件 上部带一纱线支撑曲面,纱线靠在定向件纱线支撑曲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支 撑曲面为圆弧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 线定向装置的定向件设置在靠近导纱钩垂直运动上极限位置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低扭矩环锭纱线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 线定向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韵德王卫徐时平周小平方扬邬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昌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