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2305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气缸、泵,在气缸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外连接的连接口,在连接口内设置有密封阀,气缸通过该连接口与泵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活动式的输送连接,在气缸上设置有气缸进气时活塞做复位运动的自动复位装置,在泵上还设置有可与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出气口相连接的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体收集器,只需将其与充油电气设备采集气体装置连接并放置一段时间,而后通过对气体收集器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便捷地取出在气体采集装置中的均衡气体进行色谱分析,达到方便地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消除设备隐患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收集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充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后的气体收集的气体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充油的电气设备内部是否含有潜伏性故障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绝缘油中 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法来进行。所谓的色谱分析方法,是指通过提取充油设备内的油样进行 油气分离处理后再进行气相分析的一种测试方法。而对于高压电气设备来说,除主变外如 主变套管、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藕合电容器等,为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需要安排设 备停电后,才可再进行预防性试验,而往往因为无法安排停电而延误了检测周期、使设备缺 陷在萌芽状态时无法得以控制、而造成设备缺陷扩大和发展。同时上述的各种充油电气设 备来说,经常性的取油还容易造成设备的渗漏和补油情况的发生。 而高压电气设备往往地处运离市区偏运地带,从实验室到事故现场、采样、再回到 实验室进行油处理和测试分析,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同时还存在试验失败、而不得不 返工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使充油电气设备 无须停电、可直接进行测试的、及时发现充油电气设备缺陷的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 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种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结构要点在 于包括气缸、泵,在气缸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外连接的连接口 ,在连接口内设置有密封阀, 气缸通过该连接口与泵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活动式的输送连接,在气缸上设置有气缸进气时 活塞做复位运动的自动复位装置,在泵上还设置有可与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出气口相连接 的连接口。 在使用时,将气体收集器与高压少油电气设备上的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导气管的 端部连接,利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在运行中受热发生自然扩散平衡的原理,使扩散的气体 通过膜气体采集装置,进入导气管,当膜气体采集装置和导气管中的气体积累到一定量且 达到油气平衡后,导气管与气体收集器的泵构成一个气体循环回路。启动泵将回路中的气 体快速置换为浓度均匀的气体,通过可拆卸式的活动式连接装置将气体输送并储存于微型 集气缸中。这时只需通过便携式的色谱仪对微型气缸中所收集的气体进行测试即可。使用 这种气体收集器可方便的通过色谱仪对高压充油设备中的绝缘油中的溶解的气体进行分 析,而无需按往常的试验方法对充油设备进行取油和油的前处理步骤(油气分离)才可进 行分析,因而可解决高压电设备因油量少而又不得不被取油所可能带来的漏油或补油的现 象,并可方便快速测试、縮短设备的检测周期,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消除设备隐患、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减少因停电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所述的泵或为循环泵或为气泵。 所述的循环泵通过循环回路分别与气缸及透膜气体采集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气泵与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之间的连接或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或通过连接管、管接头相连接。 所述的循环回路主要由管道、管接头构成。 所述的循环泵为微型循环泵,所述的气泵为微型取气泵。 采用微型的泵,便于携带、储存。 所述的气缸中的自动复位装置或为回位弹簧、或为回位膜片,所述的自动复位装 置或安装于气缸缸体内,或安装于气缸缸体外。 安装于气缸缸体的自动回位装置的弹簧一端支撑于气缸的壳体上,一端支撑于活 塞外露于壳体那一端部的定位件上、并套装于活塞杆上。 所述的定位件或为螺母、或为定位片等。 所述的气缸为微型集气缸。 所述的气缸与泵之间通过钢管相连接,或通过钢管、阀门与管接头相连接。 所述的气缸与泵之间通过软管与管接头相连接。 在气缸上设置有两个的对外连接口 。 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利用本技术的气体收集器,只需将其与充油电气设备采集气体装置连接并放 置一段时间,而后通过对气体收集器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便捷地取出在气体采集装置中的 均衡气体进行色谱分析,达到方便地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消除设备隐 患的目的。同时由于采用了微型气缸和微型泵,因此可方便简捷的安装、拆卸和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l循环泵2气缸21缸体211缸体上的连接口 3不锈钢管4接头 5气泵6透膜气体采集装置7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 : —种如图1所示的用于充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膜气体采集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其 包括循环泵1及气缸2。在循环泵上设置有不锈钢管3和接头4与透气膜装置连接,气缸2 通过不锈钢管3、接头4、软管7与接头4对接,所述的气缸2包括缸体21,缸体上设置有两 个的连接口 211,在连接口上安装有密封阀及接头4。透膜气体采集装置6通过出气口由不 锈钢管3、接头4和循环泵1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气体回路与循环泵相连接,气缸2通过不锈 钢管3、接头4、软管与循环泵要成的密闭的气体回路相通,透出的气体可用循环泵实行内 部循环,也可直接取出。 气缸是利用顶部弹簧力推动活塞杆向上运动,(开始安装时,推动活塞杆顶部的螺 母把活塞杆向下运动到最低,使缸体内腔下部的体积最小)将由循环泵透出的气体收集到 缸体内腔下部中,如要把气体取走试验可用相类似的气体收集器互换,具体的操作方法为 利用软管的可变形性,把软管对折,这样软管对折点就会变形,从而起到密封作用,把不锈 钢管从接头的密封阀中拔出,密封阀会自动变形把缸体内腔相对于外界密封,这样就可把 气缸带回实验室做试验,或现场试验。再把不锈钢管1插入替换的气缸接头4中,以备再次 收集气体。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2: —种如图2所示的用于充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膜气体采集后的气体收集装置,其 包括微型气泵5及气缸2。在微型气泵上设置有不锈钢管3和接头4与透膜气体采集装置 6连接,气缸2通过不锈钢管3、接头4与微型气泵5对接,所述的气缸2包括缸体21,缸体 上设置有两个的连接口 211,在连接口上安装有密封阀及接头4。 气缸是利用顶部弹簧力推动活塞杆向上运动,(开始安装时,推动活塞杆顶部的螺 母把活塞杆向下运动到最低,使缸体内腔下部的体积最小)将由循环泵透出的气体收集到 缸体内腔下部中,如要把气体取走试验可用相类似的气体收集器互换,具体的操作方法为 启动微型气泵,将透气膜装置中和不锈钢管中的气体全部收集到微型气泵中,再把全部气 体通过接头、不锈钢管都转移到微型气缸2中。把不锈钢管从气缸接头的密封阀中拔出,密 封阀会自动变形把缸体21内部与相对于外界密封,这样就可把气缸带回实验室做试验,或 现场试验。再把不锈钢管3插入替换的气缸接头4中,以备再次收集气体。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2)、泵,在气缸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外连接的连接口(211),在连接口内设置有密封阀,气缸通过该连接口与泵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活动式的输送连接,在气缸上设置有气缸进气时活塞做复位运动的自动复位装置,在泵上还设置有可与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出气口相连接的连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2)、泵,在气缸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外连接的连接口(211),在连接口内设置有密封阀,气缸通过该连接口与泵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活动式的输送连接,在气缸上设置有气缸进气时活塞做复位运动的自动复位装置,在泵上还设置有可与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出气口相连接的连接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或为循环泵(1)或为气泵(5)。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通过循环回路分别与气缸及透膜气体采集装置(6)相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回路主要由管道(3)、管接头(4)构成。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泵与透膜气体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远诸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福州电业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